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據史書記載,順治八年(1662年)正月初二福臨患病,正月初七駕崩於養心殿。《清世祖實錄》對順治帝患病的經過,去世前的活動、死亡情況等是這樣記載的:“順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爽朔,上不視朝。免請王文武群臣行慶賀禮。孟春時享太廟,遺都統穆理瑪行禮。壬子,上不豫……丙辰,諭禮部:大享殿合祀大典,朕本欲親詣行禮,用展誠敬。茲朕躬偶爾違和,未能親詣,應遣官恭代,著開列應遺官職名具奏。爾部即遵諭行。上大漸,遣內大臣蘇克薩哈傳諭:京城內,除十惡死罪外,其餘死罪,及各項罪犯,悉行釋放。”丁已,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

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從《實錄》中的詳細記載可以看到,順治帝患病是在初二日,而到初六日已經“大漸”,就是病情急劇加重而且很危險,到初七日凌晨就去世了。而對死亡情況的記述卻僅有11個字:“丁已,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並未對其病因提及半字正是基於《實錄》所載,順治帝病發突然,死因不明,後人不免產生了懷疑:為什麼關乎皇帝生死的大事,只以寥寥數字敷行了事,並且對死因隻字未提?順治帝正當人生盛年,並沒有聽說患什麼病,怎麼突然就撒手人寰了呢?

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另外,順治帝的遺詔也引起了人們的懷疑。在這份遺詔中,順治帝列舉了自己平生的14條罪行,比如對自己漸習漢俗、早逝無法盡孝、與親友隔閱等。,均充滿了自責之語,為什麼順治帝會對自己所作所為如此自責?這樣的自責似乎很不符合一代少年天子離開人世時的最後心情。因此有人懷疑這份遺詔並非出自順治帝本人,而是出自順治帝的母親孝莊皇太后之手,因為自責的內容,多是皇太后對順治帝的不滿之處。這自然加深了人們對順治帝之死的更深一層的懷疑。

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孟森認為王熙作為順治帝的寵臣,且在順治帝病亡之前一直待奉其左右。其《年譜》並非官方史書,沒有必要避諱隱,其上所言可信。他還進一步發現,當時的兵部督捕主事張宸在所撰的《青綢集》中也提到了這一點:“辛且正月,世祖章帝賓天,予守制禁中二十七日,初七日,釋刑獄諸囚一空。傳諭民間勿炒豆,毋燃燈毋潑水,始知上疾為出痘。”張宸與王熙一樣,都是順治帝病逝前後的親身經歷者,,都說順治帝是死於天花,這些事實似乎都確鑿無疑地證明順治帝確實死於宮中。

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至於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順治帝患天花而死的原因,孟森認為,由於當時人們談“天花”而色變,為了穩定人心,避免引起朝野恐慌,才對這一病因秘面不宣,後來的史者出於避諱,也沒有在史書上說明。

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有關專家還分析認為,從順治帝的感情基礎和思維方式分析,遺詔中的自責並非不合情理。入主中原後,順治帝所面臨的環境是完全不同於他的先祖們的,可以說相當陌生的,他不但要盡力去熟悉與適應新情況,有時還要背離滿族原有的習俗,這難免會使他陷入一種困惑與矛盾之中。另外,順治帝曾經一度篤信基督教,也可能會形成感恩所得、自我懺悔的性格。在這種情況下,順治帝因自己不能很好地解決新問題而自責是完全可能的。事實也是這樣,他在位期間曾屢次下詔自責,並要求各種文書不能稱自己為“聖”,甚至還常把各種災害或者動亂歸於自己的“政教不修,經綸無術”。所以說,在遺詔中自責也是縫合順治的性格的。

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從上面的分析看,順治帝患天花而死,似乎是最接近歷史真相的答案。但是也有學者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並提出了質疑。首先,據醫書記載,人患天花後,痘瘡成漿,精神倦息,神思昏沉,不省人事,呼之不應,自語呢喃,如邪崇狀。從醫理上看,患天花的人死前根本不可能神志清醒,就是皇帝也不例外,還怎麼可能口授遺詔?因而,《年譜》中記載的關於順治之死的一些內容是不太真實的。《年譜》最讓人懷疑的是,如果順治真的染上了天花,他不可能在初二發病初期冒著高燒到憫忠寺看太監吳良輔剃度,更不可能在初三那天還和王熙討論事情。而且讓人們感到費解的是,王熙最後討論的內容,用了“俱不敢載”四個字簡單帶過。如果沒有什麼別的原因或苦衷的話,王熙為什麼要在順治帝駕這一問題上遮遮掩掩呢?順治患病去世應該屬於正常死亡,為什麼清宮檔案對他的死因隻字未提,諱莫如深?

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對於此,民間廣為流傳著另一種說法,稱順治帝根本沒有死於天花,而是到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孝莊太后為了顧及大清的聲名,只好對外宣佈順治帝駕崩,由順治帝8歲的皇子玄燁即位,即康熙帝。

參考文獻:

《清世祖實錄》《請初三大疑案考實》《救賜圓照溪森禪師語錄》《年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