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布袋壕生态治理项目涉嫌偷逃税款超千万

神木地处陕北,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500亿吨,是全国第一产煤大县。丰富的煤炭资源,在推动神木经济腾飞的同时,因采煤工艺落后,也给当地埋下了安全隐患。

陕西神木:布袋壕生态治理项目涉嫌偷逃税款超千万

“随着时间推移,残留的煤柱和顶板开始风化,引发煤层上部土岩覆盖层大面积垮塌,地表出现裂缝,残留煤开始自燃,大量有害气体泄露,环境污染严重,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仅2010年以来就发生30次。面对日益恶化的矿山环境,神木的采煤沉陷区和火烧隐患区治理工作已刻不容缓,必须加快实施。”神木市委书记张生平曾在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并描述了整治采空区的思路。

从2009年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以来,神木市共审批采煤沉陷区和火烧隐患区综合治理项目32个,神木布袋壕生态恢复治理项目是其中之一。

媒体曝光:布袋壕生态治理项目涉嫌贩运“黑煤”

日前,上游新闻发表题为《煤价快速回暖陕北频现违规开采销售“黑煤”》的调查报道,对神木布袋壕生态治理项目涉嫌贩运“黑煤”、倒卖储煤等行为提出了质疑。

陕西神木:布袋壕生态治理项目涉嫌偷逃税款超千万

梳理上述报道发现:神木市大柳塔镇布袋壕村炭窑渠煤矿正式建成于1997年,属于村办煤矿,已于2010年12月关闭。该矿登记面积0.9989k㎡,最早为房柱式炮法开采,目前部分煤层已采空,采空区面积0.717k㎡。为消除当地煤矿采区的安全隐患、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生产条件,规范煤田自燃火烧隐患区地质环境项目管理,布袋壕煤矿被纳入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名单。

2012年3月23日神木市煤矿综治领导小组第17次全体会议研究,同意布袋壕煤矿项目主体按照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组织施工。批准治理总面积1498.35亩,回收残留煤柱面积1224亩;2015年9月6日,神木市煤矿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第33次会议纪要同意项目治理区内残煤量的变更,核定残煤量为645.58万吨,并明确治理工期为3年;2017年6月30日,神木市政府同意布袋壕项目在矿管部门的监督下回收残留煤645.58万吨。

“去年布袋壕煤矿出煤有15多万吨,全部销售了。”5月17日,陕西神木布袋壕生态恢复治理有限公司前任张总工程师表示,“开工令是今年正月才下达的,之前没有‘煤管票’。”

在陕北,业内把“煤炭运销管理票据”简称为“煤管票”。作为煤炭生产调度的重要依据,“煤管票”的存在至关重要,不仅保障了税费,还体现出了煤矿产量、销量、流向、用途、价格等数据,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征税依据。

当地煤矿负责人分析称,“有‘煤管票’,每吨开采运输的煤炭成本就是300多元,如果没有就是200多,这中间有每吨100多的利润。”当地煤炭人士据此计算,布袋壕煤矿2017年“卖黑煤”赚取的利润差额在1500万到1600万左右。

此外,布袋壕生态恢复治理有限公司有意将该项目的“煤矿储量分块出售”。据该公司张姓总工程师表示,“已经有一部分卖给了福建人,其他部分也在寻找买主。”

神东集团负责人介绍,神木布袋壕煤矿原先为村办竖井煤矿,后经当地政府整改审批,被纳入生态恢复治理项目,负责人为韩程彪,“韩程彪在2010年前在布袋壕越界开采过神东的煤炭,数量巨大,我们多次向煤炭管理部门反映,要求该煤矿停止越界开采,并赔偿我们的损失,经过测算总计是5亿多元。”

15万吨“黑煤”涉嫌偷逃税款超千万

陕西神木:布袋壕生态治理项目涉嫌偷逃税款超千万
陕西神木:布袋壕生态治理项目涉嫌偷逃税款超千万

布袋壕生态治理公司张工的一段录音显示:去年确实在200余亩北采区挖出15万吨煤,没有煤管票,卖出去了。南采区300亩,其中150亩已经卖给一位福建人。如果想买,只能在剩余的1000余亩范围内商谈,价格基本在80元每吨,按每亩产煤约4000余吨计算,治理区一亩地转让费至少要在35万元左右。

监管部门遮遮掩掩

布袋壕生态治理项目涉嫌偷逃税款、倒卖煤田的行为,监管部门是否知情?

“我们只负责给正常生产的煤矿核发煤管票,生态治理项目的煤管票在服务站。”神木煤炭局运销科负责人介绍说。

陕西神木:布袋壕生态治理项目涉嫌偷逃税款超千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