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是不是美国逼迫日本签订的?

余映灯

有美国逼迫的因素,但不能完全这么理解;


图注:签署广场协议的五国财长。

“广场协议”说白了,就是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降低美国贸易逆差,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巨大的财政赤字情况。

在1985年9月签订的“广场协议”时,当时的五国政府(美、日、德、法、英)一致同意,以联合抛售美元等手段干预外汇市场,“强迫”美元贬值。

在那时对日本来说,美元贬值并非绝对的“坏事”,因为在当时,美元贬值就意味着日元升值,如果可控在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实际对日本政府的影响很小,但对日本民间的受利很大;

比如在1985年9月签订协议时,当时的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250日元上下波动,在协议签订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中,美元对日元就下跌到1美元:200日元附近,美元跌幅在20%左右,而当时的日本财长“竹下登”则表示:美元兑日元贬值20%是“OK”的。

因为美元的贬值就意味着日元的“升值”,美元贬值20%,就代表日本政府与民间的日元,凭空多出了20%,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会有所增长,日本民间财富也会增加。

但问题在于,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日元升值就代表着,日本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开始上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开始下降,实际经济增长开始下跌。



“协议”签订后的第二年,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仅为2.6%,是1974年日本经济大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政府的经济不景气,让日本的制造企业经营状况开始“恶化”,石油、化学、钢铁、有色金属等制造业成本上升,人工费用率同比大幅上涨。

而唯一对日本有利的,就是日本“财富”的剧增,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5年内,日元对美元升值了86.1%,等同于日本人人都凭空多出来一倍的个人“财富”,而日本政府的外汇储备也从1984年的263.1亿美元,猛增到1990年的770.5亿美元,增涨了近两倍。

巨大的意外之财,让几乎所有日本人都陷入了“疯狂”,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几年中,大量的资金从日本制造业流失,流向到商业地产、娱乐、餐饮等第三产业中,尤其是商业地产,从“广场协议”签署后,东京地价就开始“疯涨”


在那几年中,日本对国内外的投资大幅增加,到处都可以看见买、买、买的日本人,在国内购买股票、高尔夫球场会员、名贵艺术品、古董、豪华汽车的人比比皆是,在国外,美国甚至有媒体高呼,“日本将要买下美国”。

而日本政府,在那几年中所实行的超低利率政策,也加剧了这种近乎“病态”的狂热行为。

但是正如我们常说的那句“天要使人灭亡,必先使之疯狂”一样,日本八十年代民众“疯狂”的行为,就是其经济崩溃的开始,1989年,日本国内经济泡沫开始空前膨胀。

1989年的年末,日本市场股市交易创下接近4万日元的“新历史”纪录,日经225种股票均价达到了惊人的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得意忘形的日本人认为这是“最美好的时代,明年的股价可望达到5万日元”。

但是1990年的第一天,日本股价就开始下跌,土地价格也在1991年左右贬值,被日本人称为“最美好时代”的经济泡沫破裂了,1992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日元,不到1989年顶点的一半,日本人用短短几年的经济“疯狂”,换来了“失去的20年”。



可以明确的说,日本的经济持续低迷的20年绝对是日本自找的,这里面确实是有“广场协议”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当初签署“协议”的五国政府,除美国外,其余四国都对本国货币进行了升值。


其中以德国“马克”为最,在1987年年底,德国马克对美元升值超过了日本,达到了惊人的101.27%,而到了1988年升值了70.5%,同样都是本国货币升值、商品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减少,为什么德国不仅没有衰退,反而经济持续走高,发展成为今天人所共知的制造业强国,欧洲顶级经济体。

而日本则迎来了20余年的经济低迷,相信这是值得大家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