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貧困生優先錄取?網友:如何評定貧困生是關鍵!

日前,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18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有一條對於今年參加高考的“貧困生”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對於貧困生家庭將加大政策優惠傾斜力度,達到高校投檔要求的貧困高考生,同等條件下可優先錄取!

高考貧困生優先錄取?網友:如何評定貧困生是關鍵!

另外,為了確保政策能夠落地實施,並且確保受惠群體能夠切身享受,《通知》還出臺了相關細則進行規定和約束,降低了大家的擔憂也提升了“貧困高考生”對未來的信心。

網友:如何評定貧困生是關鍵!

同等條件指的是分數

通知一出,有人高興也有人憂愁,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公平——“讓貧困學生在同等條件下能被優先錄取,本身就是公平。”有人認為不公平——“如果我的孩子因為和貧困生同一分數而沒被錄取,是我錯嗎?我努力工作賺錢,比貧困生的父母錯在哪裡?”

輸在“起跑線”的孩子考到一樣的分數容易嗎?因此“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貧困家庭考生”是對“起跑線”差距的平衡。

需要關注的是如何定義“貧困生”

經過以上,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現在需要關注的重點就只是“如何定義貧困生?”標準是什麼?由誰評定?評定程序是否公開透明?如何預防貧困生材料存在作假?審核是否嚴苛?貧困生申請流程是否有利於貧困生家庭?

也有相關教育專家指出:教育的公平性不能通過優先錄取來實現,優選錄取也體現不出教育的公平性。我們更應該從源頭上考慮如何均衡配置優質教育資源的問題,如何讓貧困家庭和農村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這才是根本。

對於“優先錄取高考貧困生”,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呢?

語句排序題技巧指導

1、關聯詞語的搭配

如果一些語句的開頭有關聯詞的話,一定不會是段首句,而是應該通過關聯詞表示的關係,尋找其他幾句中與之相匹配的一項。

2、時間順序、空間順序

遵循事物發展的時空順序。

3、從選項入手,確定發語詞(首句)和尾句

四個選項中,如果有2個或者3個選項標示的段首句同為一句,則這個選項是正確的可能性較大。

4、代詞指代

代詞一般不直接出現在句首,其前方需要有指代的內容出現。

5、主體的一致性、連貫性

文段的主體要保持一致,或者如果文段的主體不斷變化的話,這些主體之間要有關係,同時保持連貫性。

6、例子

例子一般不是段首句,但是一定可以通過例子證明的內容找到與之相匹配的一句,這句話一般在例子的前面。

7、行文脈絡

行文脈絡分為:總--分--總,總--分,分--總,並列這幾種格式。總--分--總格式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一般解決問題的部分由關聯詞“只有……才”、“只要……就”,或者關鍵詞“應該”、“需要”、“必須”等詞引導。

二、題型舉例

【例1】①單純羅列史料,構不成歷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導下發揮想象力,才能把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豐富內涵表現出來

③歷史研究不僅需要發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學家通過史料發揮合理想象

④所謂合理想象,就是要儘可能避免不實之虛構

⑤這是一種悖論,又難以杜絕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難以避免不實虛構出現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④⑤⑥③②①B.③①②④⑥⑤C.⑤⑥②①④⑥D.①③④⑥⑤②

【技巧一】

1、此題四個選項的第一句分別是④③⑤①,由於代詞出現在句首的語句一般不為段首句,所以排除⑤為首句。

2、③提出了“合理想象”,而④對其進行解釋,可以確定③和④相連,而且③在④之前。

3、所以,D是正確選項。

【技巧二】

利用行文脈絡

1、①屬於提出問題類型的語句

2、②出現“只有……才”,屬於解決問題類型的語句,應該在文段的末尾部分,所以很可能是文段的最後一句,D選項中②為最後一句,①為段首句。所以正確答案是D。

【例1】①在丹麥、瑞士等北歐國家發現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頭、箭頭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用樹幹造於的獨木舟便是遺證

②陸地上的積冰融化後,很快就出現了苔蘚。地衣和細草,這些凍土原始植物引來了馴鹿等動物

③又常年受著從西面和西南面刮來的大西洋暖溼氣流的影響,很適合生物的生長

④動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歐的獵人在夏天來到北歐狩獵

⑤北歐雖說處於高緯度地區,但這一帶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經的地方

⑥這大約發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時代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⑥⑤③②④①B.⑤②③④①⑥C.⑤③②④⑥①D.⑥②④①⑤③

【技巧】

1、首先通過選項可以確定⑤或⑥一定是文段的首句。而⑥在開頭部分出現代詞“這”,代詞出現是為了指代前文出現的內容,所以一般除了文學作品以外,代詞很少直接出現在段首,故⑤是段首句,排除A和D選項。

2、BC選項的第二句和第三句分別是②和③,閱讀後可以確定③與⑤的聯繫更為緊密,符合事物發展的順序,邏輯關係正確。

3、所以正確答案是C選項。

如果你掌握了中國剩餘定理,你是可以做到的,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剩餘定理的幾種形式。

一、餘同加餘

現在有一堆蘋果,分給一群人,每個人分3個,剩兩個,每個人分4個,剩兩個,如何求蘋果總數的表達式呢?我們來分析一下,根據已知條件我們可知蘋果數除以3 餘2,除以4也餘2,餘數相同都為2,我們如果設蘋果總數為X,說明(X-2)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4整除,也就是能被3和4的最小公倍數12整除,所以 X-2=12N,X=12N+2,所以當餘數相同時,表達式為除數的公倍數加上相同的餘數,這就是餘同加餘的含義。

二、和同加和

現在還是有一堆蘋果,每個人分4個剩1個,每個人分3個剩2個,求蘋果總數的表達式,分析一下題幹,兩種情況餘數不同,但是除數與餘數的和相同,都為5,除以4餘1,是相當於除以4餘5,除以3餘2,相當於除以3餘5,那麼現在我們就把和同的形式轉化成了餘同的形式,根據上段的結論,蘋果數的表達式 X=12N+5,從而我們得出了第二個結論,當除數與餘數的和相同時,就用除數的公倍數加上這個相同的和。

三、差同減差

一堆蘋果,每個人分4個剩3個,每個人分5個剩4個,求蘋果總數的表達式,發現兩種情況雖然餘數不同,但是除數與餘數的差值相同,每個人分4個剩3個,說明如果再有一個蘋果就可以再分給一個人,也就相當於每個人分4個少1個,同理每個人分5個剩4個相當於每個人分5個少一個,說明蘋果數除以4餘-1,除以5 餘-1,現在我們就把差同的形式轉化成了餘同的形式了。蘋果數X=20N-1,從而得出了第三個結論,當除數與餘數的差相同時,就用除數的公倍數加上這個相同的差。

四、逐步滿足法

一堆蘋果每個人分7個剩3個,每個人分3個剩2個,求蘋果總數的表達式。這道題餘數不同,和不同,差也不同,這類問題只能用逐步滿足法,也就是逐一滿足條件,我們首先要找出符合題目中所有條件的最小數字,根據第一句話可知蘋果數可表達為7N+3的形式,當N=2時符合第二個條件,所以滿足條件的最小數為 17,蘋果總數的表達式為這個最小數加上除數的公倍數,即17+21N。

學習完這些理論,下面我們來解一下韓信點兵這個題目,根據已知條件可知人數除以3餘2,除以5餘2,除以7餘4,根據前兩個條件可知人數,可首先表示成 15N+2,當N=2時,滿足除以7餘4,所以滿足所有條件的最小數為32,人數的最終表達式為32加3、5、7的公倍數,即32+105N.又已知總人數在300到400之間,所以令N=3,總數為32+105×3=347。

剩餘定理不僅在解答這道題時大有脾益,在平日行測的數學運算中也會經常用到。因此,考生應該熟練使用剩餘定理,以便在考試中運用得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