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秒ABS通過發審,消費金融證券化回暖?|馨金融

读秒ABS通过发审,消费金融证券化回暖?|馨金融

—— 馨金融

洪偌馨/文

上交所官網顯示,此前曾被中止審查的“中信證券-讀秒‘拿去花’第二期消費分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狀態已變為“通過發審會”,將重新於上交所發行,擬發行金額為5億元。

读秒ABS通过发审,消费金融证券化回暖?|馨金融

還記得一個月前,此項消費分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狀態變為“中止”二字時,市場上傳出了很多不同的聲音,對於背後的原因也有諸多揣測,擔心消費金融ABS會被徹底“一刀切”。

畢竟,對於消費金融、在線借貸甚至更廣泛的新金融行業而言,ABS在過去幾年裡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資金來源的角色,如果失去了這個“輸血”渠道,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有不小的影響。

如今看來,情況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糟糕:

✔ 自從去年網絡小貸行業遭遇強監管以來,去槓桿的趨勢日益明朗,消費金融ABS的發行一度收緊,但從未停止。尤其,進入2018年以來,相關資產的ABS發行規模有明顯回升的趨勢。

✔ 但從發行的主體來看,依然是一些老面孔。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只有少數行業巨頭在“白名單”裡。而且,過去沒有發行過ABS的公司,現在也比較難通過審核。

✔ 儘管ABS的發行仍然在繼續,但面臨的挑戰大幅增加。資產質量頻頻受到質疑,資金成本也有所上升。

1

消費金融ABS回暖

從去年年底開始,受一系列監管政策出臺的影響,消費金融ABS的大門一度被傳關閉。

11月2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12月1日,《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出臺,網絡小貸遭遇全面整頓。

尤其,在槓桿方面,包括資產證券化在內等多個渠道融資出表部分都要與表內融資合併計算,嚴格限制了擴張速度。

這一監管關規定執行之後,不僅存量業務的處置本身是問題,對未來的業務發展也將產生很大影響。加上有消費金融ABS項目停滯甚至流產的消息傳出,更使得市場上人心惶惶。

但幾個月過去之後,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消費金融ABS這一通道並未完全關閉,且有慢慢回溫的跡象。

根據最新消息顯示,不僅前文提到的讀秒ABS產品順利過審,“中金-唯品花第X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也於4月16日過審,且一次性發行規模達20億。而其此前於2017年1月和10月發行的兩筆ABS產品規模都相對較小,分別為3億和4.75億元。

在發行規模上更進一步的不只是唯品會,螞蟻花唄今年發行ABS的情況與此類似。據國金ABS數據庫的搜索結果顯示,花唄2017年一季度總計發行5筆ABS產品,總金額為150億元;然而到了2018年一季度,花唄累計發行了9筆ABS產品,總金額高達225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

不過,從票面利率來看,2017年一季度發行的五筆花唄ABS產品,優先級利率都在4.80%以下,但是2018年以來發行的產品,利率全部上浮至5.7%以上,甚至在1月發行的兩筆產品中,票面利率衝破了6%。

2

暗藏“潛規則”

從前述數據來看,消費金融ABS市場的主角仍是金融機構和少數新金融巨頭。

據瞭解,受行業監管收緊的影響,目前消費金融ABS的發行仍有不少限制,除了對底層資產質量有嚴格的要求之外,沒有在“白名單”之上的公司短期內也再難打通這個融資渠道。

關於“白名單”,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基本是幾家規模相當大或口碑比較好的互聯網、新金融公司。並且,在這輪政策收緊前便已經發行過類似ABS產品的公司概率更高。

事實上,除了發行審批難度加大之外,來自資金端的壓力也不小。

一位券商的朋友從年初開始便為手邊幾單消費金融ABS的資金而苦惱。“看的人多,投的人少。”他如此描述現在這一類產品的境況。受監管政策和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機構資金對於此類標的顧慮也多了不少。

“很多人都在觀察資產質量的情況。”在他看來,儘管目前可以發行消費金融ABS的都是行業巨頭,資產質量普遍趨於行業上游,但過去幾年消費金融、在線借貸(包括現金貸)發展太過迅猛,其中多頭借貸的情況究竟有多嚴重?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是否會從中小平臺傳導至大平臺?這些都有待時間的驗證。

儘管消費金融ABS沒有徹底被禁,但發行規模、槓桿擴張受限的大環境仍讓相關企業的發展面臨更大的挑戰。畢竟,消費金融原本就屬於資金消耗型業務,而市場和監管環境的變化則進一步加大了資金來源壓力。

中信證券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相較於消費金融公司等持牌機構,互金企業的消費金融業務增長更快、收益更高,但未來也可能面臨更大經營壓力,一方面來自監管環境趨嚴,另一方面則源自資金來源約束。

報告稱,一方面資金市場利率上行, 導致互金企業借款成本抬升,以趣店和維信金科為例,這兩家公司2017年借款利息支出分別增長 226%和108%、 而借款餘額僅增 91%和87%,如果以“期初期末平均餘額法”計算,借款平均付息率均在 10% 以上。

另一方面,去年規範現金貸業務,約束槓桿擴張的影響延續至今。這也是2017年以來,包括螞蟻小微小貸和商誠小貸等網絡小貸公司和招聯、捷信、馬上等消費金融公司都紛紛增資的重要原因。

或許我們該用宏觀經濟裡常說的一句話來看待眼下的消費金融ABS行業——保持審慎樂觀。

聯繫我們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