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局局新

古人說:“人生如戲”。又說:“世事如棋局局新”。人類自眾有了攝影以後,接著發明錄像、影視,人的形象完全脫離了實體,出現在人們面前,卻儼如現實一樣。其實,人的存在也真如攝影一樣,浮光掠影,只是有些人拍不勝拍,豐富多彩得難以拍攝。不過再豐富多彩也仍是浮光掠影,一去不復返,歷史不回頭,實體難再現。

世事如棋局局新

人是一個軀殼,一個形象,一個表現型,活著時是一個實體,它開始於一個人的遺傳結構,經過父母和許多人的撫養教育長大成人,歷經生活的磨難,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形象,或喜悅,或痛苦,或奮進,或低沉,人就在這種種情感形象中度過一生,人去世了,留在活著的人心目中只是形象,亦即其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的總和——表現型。

易中天先生“品三國”成功之處,就是他用現代觀念品析三國人物的歷史形象,民間形象和文學形象,根據“三國志”,“三國演義”和當地老人的時代傳說,分類歸檔,用現代的市場商業語言調侃,得到許多粉絲的喜歡。遺傳學上有種表現型=基因型+環境的公式,這環境作用於基因型,實際就是生態環境,這表現型就是生態型,它是隨環境左右的。人的形象,一舉一動都是隨著環境順應而變。

世事如棋局局新

每個人的實體不同,這是基因型決定的,它順應環境的能力有強有弱,有些人叱吒風雲有聲有色,有些人在河邊草地,樹影路邊默默無聞,但其形象都各有美感,人間百態各取所需,人世間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都是人物在各種場合的形象表現,千萬種組合,千萬種圖案,無窮無盡,可以說人世間的一切,都是人們情感,情緒及其形象的排列組合,更是文學家遣詞造句的大舞臺,寫不完的作品,讓人們思緒萬千,浮想聯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