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出空手套白狼!新日恆力8億元買停產新能車企,7成靠股東借款

即使財務狀況拙荊見肘,也要大肆借錢收購停產新能車企業,還要借上交所的場子撐場面——這隻股票不是別人,而是臨幸過金屬煤炭加工到幹細胞製備等多個行業,長袖善舞的新日恆力。

寄希望於收購轉型的新日恆力,在折戟博雅幹細胞之後,又再度跨界新能源汽車,這回看上了宇航汽車。在5月中旬公佈資產收購預案之後,新日恆力收到了上交所問詢函。

又一出空手套白狼!新日恆力8億元買停產新能車企,7成靠股東借款

6月4日,新日恆力舉行了重大資產重組說明會,對此次收購的支付能力、標的資產的持續盈利能力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新日恆力雖然為此次收購案勾畫了美好的未來,但事實上,由於此前對博雅幹細胞的收購案,市場對新日恆力的整合跨界資產能力依然存在疑問。

更現實的問題是,新日恆力已經連續5年扣非淨利潤為負。其實,在2015年收購博雅幹細胞前後,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一度達70%。截至2018年一季度,其資產負債率仍逾50%,賬面貨幣資金僅1.3億。新日恆力的收購實則需要通過舉債來完成。

那麼,通過借款完成收購後,這家已經停產了逾一年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能否完成上市公司的期待仍需時間的檢驗。

借錢收購

根據收購預案,新日恆力要完成對宇航汽車的收購需要近8億元。其中,2.18億元現金用於購買皇城相府集團持有的宇航汽車90%的股權;股權轉讓完成後,對宇航汽車增資5.75億元,使其註冊資本擴充至8億元。交易完成後,新日恆力和皇城相府集團分別持有宇航汽車97.18%和2.81%的股權。

然而,新日恆力的資金情況並不樂觀。事實上,收購博雅幹細胞後,新日恆力的資產負債率便達到了70%。事實上,截至2018年一季度,新日恆力資產負債率依然逾50%,貨幣資金約1.3億。

又一出空手套白狼!新日恆力8億元買停產新能車企,7成靠股東借款

同時,新日恆力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情況一直都十分不理想。據其財報顯示,2015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35億元,2016年為-1.91億元。2017年,現金流雖由負轉正,實現1.16億元淨流入,但在201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再次轉負。

事實上,雖然新日恆力2017年成功扭虧,但這是由於出售了公司傳統主營業務金屬製品業務相關資產實現收益所致。實際上,新日恆力已經連續5年扣非淨利為負。

對於這樣的財務狀況,高小平此前表示,截止4月末,公司貨幣資金為3億多,可以用於支付2.18億元現金收購款。餘下的資金,新日恆力選擇向其控股股東上海中能申請不超過人民幣6億元借款,以促成此次收購。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7年末,上海中能的資產負債率達70%。

不過,對宇航汽車共計約8億的收購與增資只是開始。據重組預案,在收購宇航汽車的同時,新日恆力還與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了投資協議。

據悉,新日恆力將在山西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項目一期投資6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達產後實現年產值200億元以上。

對於項目一期的60億資金,高小平表示,給宇航汽車的6億元增資中,除去運營資金需要的約4億元,剩餘2億元投入項目。其次,上市公司將再向大股東借款10億元。此外,根據協議該項目將得到當地政府4億元左右的補貼以及20億元的配套產業基金。餘下的24億元,將通過宇航汽車向銀行貸款實現。

然而,宇航汽車本身的狀況也頗令人擔心。宇航汽車從2017年1月份,便已經進入了停產的狀態。2017年,皇城相府集團調整宇航汽車經營重心,且宇航汽車自身實力有限,不足以支撐規模生產,導致宇航汽車處於停產狀態,產能利用率下降。

2016年宇航汽車銷量268輛,產能利用率為24.3%。2017年停產影響,宇航汽車僅有一筆147萬的訂單,共售3臺新能源汽車,產能利用率為0.3%。而據中汽協數據統計,2017年新能源汽車全年累計產銷分別為79.4萬輛和77.7萬輛。

新日恆力在併購預案中表示,2018年力爭實現宇航汽車扭虧為盈。高小平在說明會上表示,“宇航汽車復產後的產能是有一千臺大客車的生產能力,公司已經從各方面努力恢復生產讓它扭虧為盈。”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加劇,目前尚未打開全國市場的宇航汽車,未來的收益仍很難確定。

轉型不止

市場對新日恆力的轉型如此不安,除了其自身財務狀況以及宇航汽車的生產狀況看起來不太靠譜之外,還因為此前新日恆力的跨界轉型,實在算不上成功。

讓新日恆力“名聲大噪”的重組事項便是2015年的一場大手筆跨界收購。2015年11月下旬,新日恆力發佈重大資產購買報告稱,以現金15.66億元收購博雅幹細胞80%的股權,而博雅幹細胞100%股權作價約19.57億元。

然而,同年4月時,博雅幹細胞20%股權的轉讓價格僅為2364.3萬元,這意味著當時博雅幹細胞100%股權總體估值僅為1.18億元。時間僅過去半年,博雅幹細胞的估價增加了約16倍。

高昂的收購代價對應的是自然也是高業績承諾。據悉,博雅幹細胞董事長許曉椿給出的業績承諾為2015年-2018年實現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000萬元、5000萬元、8000萬元、14000萬元。

問題就出在業績承諾上,博雅幹細胞並未能如約完成。接下來便應該是以博雅幹細胞按照承諾補償新日恆力賠償款告終,但雙方卻反目成仇,對簿公堂。2017年9月,新日恆力先是對許曉椿提起訴訟,此後許曉椿又提起反訴。

更糟心的是,在進行2017年年度預審時,新日恆力發現自己對博雅幹細胞已失去控制,後者對上市公司的審計活動毫不配合。

於是,這場價值約15億元的收購,讓新日恆力從傳統制造業大步跨入了“高精尖”的幹細胞企業行列,但不僅未能改善新日恆力的業績,反而因為博雅幹細胞的業績承諾不達標而在2016年計提了8.84億元的商譽減值。

新日恆力董事長高小平表示,“博雅的收購應該說是失敗的”,上市公司後續會將持有博雅80%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上海中能。

除了博雅幹細胞之外,新日恆力並未停下轉型跨界的腳步。這次,新日恆力選擇剝離多年來的主營業務。2017年6月,新日恆力表示將金屬製品業務相關的資產和負債作價逾10億元悉數置出。

據新日恆力財報顯示,金屬製品業務早已成為公司業績拖油瓶。2013-2016年,新日恆力扣非後歸屬淨利潤連續四年虧損,其中2016年的營收為27.85億元,淨利潤為-1.92億元;而在交易完成之後,2016年營收縮水至22.23億元,不過虧損也有所收縮,淨利潤變為-1491.74萬元。

在擺脫了拖油瓶的同時,新日恆力也表示將用出售金屬製品業務所得的部分現金價款投資建設年產5萬噸月桂二酸項目。不過,在6月4日的重大資產重組說明會上,新日恆力方面稱新建的月桂二酸項目目前處於建設期,尚未形成穩定的收益。

事實上,剝離傳統業務後,上市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便是活性炭製造與銷售業務,但該項業務利潤微薄,2018年一季度淨利僅為48.56萬元。

成分複雜的股東

新日恆力多變的業務風格或許是來自於其同樣多變的大股東。

公開信息顯示,成立於2007年10月的上海中能,其大股東兼法人代表虞建明是在2015年4月28日發生的變更,同時其註冊資本金、董事、股東等企業重要信息也是當日同步變更。

據此前媒體報道顯示,上海中能的經營範圍和對外投資也隨著法人代表的變化而發生了風格轉變,從之前的房地產、電力設備方面等,變成了熱衷於股權投資等偏資本市場方向。

2015年4月,上海中能接手了新日恆力被司法拍賣的8000萬股股份,以16.27元/股的價格拍下,合計成交金額逾13億元,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

此後,2015年10月28日,新日恆力就公佈了博雅幹細胞收購預案,走上了變臉之路。

又一出空手套白狼!新日恆力8億元買停產新能車企,7成靠股東借款

又一出空手套白狼!新日恆力8億元買停產新能車企,7成靠股東借款

除了比較慘淡的經營狀況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新日恆力的前十大股東中,其3至10位全部被資管計劃、信託等佔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