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漂亮的“产业牌”——水城县果布戛乡兴隆村脱贫致富小记

地处乌蒙腹地、偏远的水城县果布戛乡兴隆村如何出列?老百姓怎么脱贫?这是近年来兴隆村村支“两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产业的精准选择上做文章,现在主打刺梨和烤烟,涉及229户,产业覆盖达72%。”果布戛乡兴隆村村主任李天寿说。

原来,兴隆村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原因很简单——发动群众,科学规划,产业帮扶,整村实施。

种什么、怎么种,兴隆村在产业选择上有思路。

“平均海拔1650米,气候温热,适宜发展混合经济,在多次的调研和反复论证后,我们果断选择刺梨、核桃作为长线产业,烤烟作为‘短、平、快’产业,长短结合,多管齐下。”

说话间,李天寿来到刺梨种植基地。只见村民们挥舞着手上的工具,忙着为套种的烤烟除草。“再过几天就做满一个月了,一天80元钱,差不多能结算2000多元钱。”村民杨结荣认为,在家门口干活,有工资不说,还生产生活两不误,“这小工打得方便。”

据了解,兴隆村以“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利益联结以老百姓为核心。 “我们早就搭好‘线路’,联系城区和附近省、市批发商,产业销路完全不用愁。”李天寿说。

产业兴村是大计,设施建设马前蹄。兴隆村乌松底组,“三改三化”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村支书段正高介绍,目前全村“组组通”建设、串户路、庭院硬化等项目已逐步完工,“三改三化”临近尾声,预计6月中旬建设完毕。

吴光粉是工地上的一名技术员,连续两个月的工期着实让她挣了一笔,“在村里就能打工,不用到处跑不说以后住起更安逸。”

如今的兴隆村,田间地头生机盎然,邻里乡亲团结和睦,干群扎成堆、扭成绳,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