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用中成药总结

儿科常用中成药总结


第一类中成药:疏风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的中成药

儿科常用中成药总结

1.四季抗病毒合剂

【成分】:鱼腥草、桔梗、桑叶、连翘、杏仁、芦根、菊花 、荆芥、 薄荷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退热

【主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病毒性感染症见发热、头痛、流涕、咳嗽等;

2.小儿翘豉清热颗粒

【成分】:连翘、谈豆豉、薄荷、 荆芥、栀子、大黄、青蒿、槟榔、厚朴等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导滞

【主治】:小儿风热感冒夹滞证,症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尿黄等

3.小儿解感颗粒

【成分】:大青叶、柴胡、黄芩、荆芥、桔梗、甘草;

【功效】:清热解表,消炎止咳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

4.疏清颗粒

【成分】:石膏、大青叶、桑叶、芦根、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宣泄肺胃

【主治】: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鼻塞、咽痛、流涕、口渴、咳嗽

5.抗感颗粒

【成分】:银花、赤芍、贯众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发热、头痛、鼻塞、喷嚏、咽痛等;

6.安儿宁颗粒

【成分】:天竺黄、红花、人工牛黄、岩白菜、高山辣根菜、白檀香、短管兔耳草、唐古特乌头、甘草;

【功效】:清热祛风,化痰止咳

【主治】: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咽痛,咳嗽有痰等

7.蒲地兰消炎口服液

【成分】:蒲公英、地丁、板蓝根、黄芩

【功效】: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主治】: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疖肿等

8.柴黄颗粒

【成分】:柴胡、黄芩提取物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

9.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成分】:柴胡、 桂枝、 葛根、 浮萍 、黄芩、 白芍、 蝉蜕

【功效】:发汗解表,清里退热

【主治】:小儿外感发热,症见发热、头痛身痛,流涕,口渴,咽红,尿黄,便干;


第二类中成药:清热化痰止咳为主要作用的中成药

儿科常用中成药总结

1.小儿咳喘灵泡腾颗粒

【成分】:麻黄、杏仁、石膏、 板蓝根、银花、瓜蒌 、甘草

【功效】:宣肺清热,止咳祛痰

【主治】: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发热、咳嗽、痰黄等

2.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

【成分】:麻黄、杏仁、石膏、黄芩、苏子、葶苈子 、前胡、竹茹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咳嗽痰喘、呼吸气促

3.清咳平喘颗粒

【成分】:麻黄、杏仁 、石膏、鱼腥草、金荞麦、川贝、矮地茶、批把叶、苏子、炙甘草

【功效】: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痰热证者。症见发热、咳嗽气急,甚或喘息,咯痰色黄或不爽,咽痛,便干,苔黄或黄腻等;

4.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成分】:麻黄、杏仁、石膏、 银花、连翘 、知母 、黄芩、板蓝根、麦冬、 鱼腥草

【功效】: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主治】:热邪犯肺所致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口干而渴;

5.肺力咳合剂

【成分】:黄芩、前胡、百部、 梧桐根、红花龙胆、 白花蛇舌草、红管药

【功效】:清热解毒,镇咳祛痰

【主治】:痰热犯肺所致咳嗽痰黄,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见上述证候者;

6.百咳宁颗粒

【成分】:白果、青黛、贝母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小儿咳嗽频作,喘息气促

7.宝咳宁颗粒

【成分】:苏叶、桑叶、前胡、浙贝、麻黄、桔梗、天南星、陈皮、杏仁、黄芩、天花粉、枳壳、山楂、牛黄、甘草

【功效】:清热解表,止咳化痰

【主治】:小儿感冒风寒,内热停食引起的头痛身热,咳嗽痰腻,气促而喘,咽喉肿痛等;


儿科常用中成药总结

小儿食积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暴饮暴食、过多的喂给生冷油腻之食物,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不能正常的腐熟水谷,停滞不化,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而引起食物积滞、出现呕吐或泄泻的一种病症。

食积咳嗽,病名。因食滞痰积所致的咳嗽。积食性咳嗽最典型的症状是白天不咳,睡觉一平躺下来就咳个不停。脉洪大或沉滑。治宜和胃化痰。

1.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药物组成】:山楂 、槟榔 、枳实、莱菔子、葶苈子、瓜蒌、批把叶、桔梗、连翘、蝉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