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打包到登机的期待感,她们让行李箱狂销30万个!

行李箱品牌何其多,但"Away"这个名字两年来不断登上纽约、全球媒体版面;2016年创业至今,一共卖出了30万个行李箱,创造近15亿元新台币营收。被问到能让小品牌变大生意的主因,Away告诉《数位时代》:重要的是"消费者体验"。

"创业之前,我们访谈了超过1千名旅客。"Away的两名共同创办人珍·卢比欧(Jen Rubio)和史蒂芬·凯蕾(Steph Korey)之前曾是另一间爆红纽约电商,眼镜品牌Warby Parker的员工,负责社群属性和供应链合作。她们跟着前东家一起从小变大,因此更知道在网路世代,要如何满足消费者期待。

贩卖打包到登机的期待感,她们让行李箱狂销30万个!

提供联名款+刻字,给顾客独一无二

凯蕾说,"像行李箱内建洗衣袋,可隔开穿过的脏衣物;压缩袋能让空间变大,还有移除式行动电源等功能,都是消费者访谈的真实需求。"不过这并不能解释Away受欢迎的原因,因为两年多下来,还有更多主打"智能跟随、搭机提醒"的新品牌出现,却仍没有人能超越Away的成绩单。

两位创办人提醒自己,创业主因是"行李箱是旅行的一部分",因此Away在产品保固下了不少功夫,提供100天试用期和终身保固。另外,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想"撞箱"的期待,她们甚至增加刻字服务,让消费者拥有独一无二的感受。

而"联名款"则是Away的另一项武器。从时尚品牌Pop&Suki、动画《小小兵》、NBA明星周到电影《星际大战》,几乎每一次出手推限量款,都造成抢购风潮。"我们的用户体验(customer experience)团队有13名员工,经常与负责社群、行销的同事讨论改进之处。"卢比欧说。

贩卖打包到登机的期待感,她们让行李箱狂销30万个!

找上网红+摄影师,贴近当地市场

Away也将品牌印象从只卖行李箱拉高到旅游层次,并推出手提包、防水盥洗包、肩背笔电包、收纳盒等多种产品。同时,她们也制作并贩售专属杂志,并且利用图像故事宣传理念。例如为了前进欧洲市场,将旗下所有产品实际带到葡萄牙里斯本,创造更贴近当地消费者的宣传属性。

在美国已经开设四间实体店面,即将前进伦敦设点,Away认为,经营线下社群的方式不该只跟商品有关,所以目前每一个店铺,都同时举办讲座、论坛与摄影展。

"我们不是科技公司,而是一间旅游公司。"凯蕾表示,旅游业其实是很破碎的产业,每一段的体验都很分散,就像过去行李箱的设计,只顾虑到"载物"这一段,却忽略了从打包行李、登机、移动到目的地,都是体验的一部分。

虽然目前Away并没有给出前进亚洲的时间点,因此台湾消费者仍无法直接购买她们的商品,不过卢比欧表示,团队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品牌,让行李箱也能变性感,她相信很快就会跟亚洲的大家见面。

贩卖打包到登机的期待感,她们让行李箱狂销30万个!

Away小档案

创办人︱Jen Rubio(左)&Steph Korey(右)

成立时间︱2016年

团队人数︱51-100人

关键数字︱募资3,100万美元

特殊成就︱NBA明星周合作推出限量商品;电影《星际大战》合作限量商品;Pop&Suki合作限量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