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故事」明朝小朋友看的圖畫書(寫在前面的話)

「日記故事」明朝小朋友看的圖畫書(寫在前面的話)

《日記故事》明朝 虞韶老師寫的書

千年的童心——世界上第一本有插圖的兒童故事書

中國很早就有兒童故事書,一般以介紹歷史人物故事為主,是專為作為兒童讀物編寫的。這類讀物大致起於元代。

在中國古代各類兒童故事書中,流行較廣、影響較大的是《日記故事》。

明朝嘉靖本《日記故事》已有插圖,是世界上第一本有插圖的兒童故事書。其中多篇是講敘古代兒童智慧聰明的生活故事,如曹衝稱象、灌水浮球、司馬光破缸救小兒等,內容都是貼近兒童生活的故事。

朱熹《小學》引楊億的話,說:童稚之學,不止記誦。養其良知、良能,當以先人之言為主。日記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事。如黃香扇枕,陸績懷桔,叔敖陰德,子路負米之類,只如俗說,便曉此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

楊億、朱熹倡導教給兒童一些故事,目的在於向孩子們進行道德思想的教育。元代人虞韶,根據楊億的意思編了一部故事書,並且就用他的話,定名為《日記故事》。

虞韶的書,今天所見到的都是明代以後改訂過的本子。最早的是明嘉靖二十一年熊大木校注本。所有後起的本子大致都以虞韶原本為基礎,不過所收故事的數量不同,編排不同,註解詳略不同而已。嘉靖本的分量比較大,共分五十多類,將近三百個故事。故事都很短,大部分在百字以內,多數是編者自己寫的,不是照抄古書。

明末著名教育家唐彪說:“日記故事,俱載前人嘉言懿行,以其雅俗共賞,易於通曉,講解透徹,不獨漸知文義,且足啟其效法之心。”

這段話清楚地說明了兒童故事的意義和效果。《日記故事》和《書言故事》,不論哪種版本,大都有插圖,有的並且相當精美,很有助於引起兒童的閱讀興趣,幫助兒童理解故事的內容。

用故事書教育兒童,在西方各國很盛行,我國從清末以來也廣泛運用。我國插圖故事書的起源那麼早,走在世界各國之前,前人的成績還是十分值得稱道的。

鑑於此,把古代的許多故事加以選擇,整理、改編,汲取那些優秀的部分來充實我們今天的兒童讀物,這也是一項惠澤後人的重要工作。

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來說,這類文言文應該容易理解。但是,對剛剛開始識字的兒童來說,簡潔明快、言簡意賅的古文就成了一道屏障。因此,翻譯成白話現代文就成了必要。

【預告】《日記故事》第一季完成於2008年,大約50個故事。現在重新整理,在【頭號條】放出,爭取每天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