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兩座東京,一座悠久,一座繁華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管理這莫大的王土自然要修建一座或者多座規模宏大的都城。都城最容易聚集各類資源,所以歷朝歷代的都城都繁華鼎盛,當一個王朝發展到了頂峰時,最高統治者就開始著手營建陪都或者說是副都。一是為了區域平衡發展,二是為了疏散一部分非首都功能,給首都減減壓。還有一層不可明說,那就是王朝到了危亡關頭還能最快速的把首都挪騰到副都。宋朝的臨安,元朝的上京,明朝的南京,清朝盛京都是以副首都的形勢存在。

歷史上兩座東京,一座悠久,一座繁華

南宋臨安(杭州)一直是以陪都形式存在


一、洛邑——神都洛陽

不只是宋、元、明、清這些時代有副都,自從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周成王姬誦坐穩天下之後就開始規劃修建東都,歷代不絕。據說周成王先是派召公到洛水附近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前期策劃和社會調查,接著派周公進行了占卜,在澗水東、瀍水西之間和瀍水東的洛水之濱營建新邑,皆卜兆大吉。前後耗費幾年的苦心營建,洛邑宣告竣工,隨即就以“四方入貢道里均”為由,決定以洛邑為新都。併為此舉行盛大的諸侯集會。這是周成王即位以後第一次會盟諸侯,在周朝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

洛邑(洛陽,雒邑)與鎬京(西安)一直作為周王朝的東西二都存在了上百年,直到有一天,西戎部落攻入鎬京城,公元前768年周平王東遷洛邑,雒邑成為周室唯一國都。在定都鎬京的朝代,洛陽則被雅稱為東都,而在前750年之後,洛陽成為了周王朝唯一的都城。從西周到東周的王朝過度,也是都城從西部鎬京到東部洛邑變遷的過程。然而歷史總是在不斷的重複上演,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定都長安(鎬京城)。再經歷了王莽篡漢的鬧劇之後的新莽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後裔劉秀趁勢稱帝,定都洛陽。大漢王朝綿延了400年,也是經歷了把王都從西挪到東的過程。

歷史上兩座東京,一座悠久,一座繁華

洛陽籍明星“丁義珍”

到了隋唐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較快,物阜民豐,城建規模也逐漸龐大,全國各地興起了許多大城市,諸如揚州,成都,太原,襄陽和廣州等。到唐高宗李治時期,正式把洛陽和長安(西安)確定為東西二都。其中武則天還短暫的把洛陽作為武周王朝的首都,可見當時洛陽已經可以和長安相提並論了。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


二、汴梁——東京夢華

不得不說開封是一座逐漸發展起來的城市,隨著鄭汴同城化的深入,開封已經成為了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成員城市。如今除了蘭考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外,其他區縣都發展的不錯。然而這和一千年的開封相比,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打個比方不為過,北宋開封府的繁華程度不亞於當今的美國紐約,《紐約時報》前幾年首次打出中文標題的專欄作家克里斯多夫的評論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到一千年的開封無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而如今是美國的紐約。一千年的開封,人口過百萬,富麗甲天下。資產百萬者居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天下之樞,萬國鹹通。從戰國時期的魏國大梁城到北宋是的汴梁,歷經千年的發展,它毫不遜色與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座大都市。

要說到了北宋時期的長安和洛陽,在飽受了百年戰火後早就頹敗不堪了,而黃河岸邊的汴梁是趙匡胤的最好選擇。這就如同當年曹操挾天子往鄴城而非長安和洛陽一個樣,都城就該有王者氣象,必定是經濟發達,人口密集之處。然而成也黃河,敗也黃河。繁華的開封在黃河的哺育下,成為了當時的北方水城,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生動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東京開封城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大宋王朝是開封歷史上和中國封建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經濟文化發達、社會生活繁榮,史料記載開封城內人口達一百五十萬之眾。然而這座黃河以下的城市也時刻被河水威脅著。只要有一次黃河氾濫,千古繁華就將付之一炬。

歷史上兩座東京,一座悠久,一座繁華

黃河開封段的地上懸河

靖康之變後,金人入主中原,把東京改稱汴京。一度遷都汴梁,繁華得以持續到蒙古人來臨之前。元蒙之後,開封逐漸沒落。開封地處中原腹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多為粘土、壤土和沙土,適宜各類農作物種植。按理說在農業社會,這篇肥沃的土地只當繁華富庶,而在工業時代的來臨後,再次沒落也成為必然。近代的開封還錯過了唯一一次崛起的機會,當時的要修建從北京到漢口的京漢鐵路,按常理走開封的話里程更短,卻繞道鄭縣(鄭州)南下,理由是黃河水患。要是放在今天肯定不會這樣,以前咱們修鐵路是藉助洋人的技術和經驗,如今咱們的高鐵技術比洋人還先進。鄭州北邙山脈盡頭的“邙山頭”距黃河河槽約3公里,此處最大的特點就是“灘窄岸堅”。鄭州也從此成為了溝通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如今的米字高鐵也已成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