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天然、中草藥、納米技術”,這些保健品緣何如此紅火?

“純天然、中草藥、納米技術”,這些保健品緣何如此紅火?

“純天然、中草藥、納米技術”,這些保健品緣何如此紅火?

一、藥品的安全性和不良反應

首先所有市面上的藥品在成為可以應用於人體上市之前,都需要經過漫長且嚴格的4期臨床試驗。這裡麵包括分析藥物的藥代動力學,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藥物常見和罕見的不良反應等等。一般來說,一種藥物的藥品說明書寫得越詳盡,其臨床前期的“工作”做得就越充分,把用藥期間各種可能發生的各類事項及處理應對方法都逐條列舉,這也是更負責任地表現;相反,有些藥品說明書看上去很簡要,比如有“不良事件尚不明確”等字眼,其藥物安全性往往未知。

“純天然、中草藥、納米技術”,這些保健品緣何如此紅火?

像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此類慢性疾病,往往需要終生服藥。有些患者看了藥品說明書,因擔心藥物不良反應,對終生服藥有所顧忌而不願意服藥,殊不知任由疾病發展帶來的惡果往往比承擔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多數是小概率事件)要大的多得多。何況像“降壓藥”這些可以終生服用的藥物,經臨床試驗驗證後其安全性是相當可靠的。有的患者經常問醫生:“高血壓一輩子吃降壓藥,怕對腎臟不好。”其實規律服用降壓藥正是對腎臟最大的保護,任由高血壓發展才是對腎臟極大的傷害!

“純天然、中草藥、納米技術”,這些保健品緣何如此紅火?

二、“保健品”一定安全嗎?

因此,保健品就不再是食品,而被不恰當添加藥物成分,如減肥“保健品”可能含減肥藥品如二甲雙胍,美白保健品可能含重金屬,增加體力的可能含兒茶酚類或者激素類。再打上“天然”、“中草藥”、“納米技術”等等吸引眼球。然而國家對保健品的管理顯然要遠遜色於藥品,這樣的“保健品”的安全性往往存在很多問題,像上述病例中服用“保健品”期間發生肝損或者腎損等情況也是時有發生的!

“純天然、中草藥、納米技術”,這些保健品緣何如此紅火?

三、我國藥物性肝損防治指南對保健品肝損的闡述

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應用傳統中藥(TCM)、天然藥(NM)、保健品(HP)、膳食補充劑(DS)等較為隨意。TCM-NM-HP-DS作為藥物性肝損的病因,在全球越來越受到重視。2013 年冰島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該國保健品所致藥物性肝損病因的16%,美國的數據顯示:保健品佔藥物性肝損傷病因的 20%以上。在美國絕大多數保健品未按照藥品標準研發,無需臨床前和臨床安全性及有效性驗證,也無需通過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即可上市;且保健品更易於購得。以上因素均增加了濫用保健品引起藥物性肝損的風險。因此,歐盟已要求保健品應嚴格按照《歐盟傳統草藥產品指令》註冊後方可上市。我國人口眾多,進行這類調查很難,目前尚無保健品傷肝的系統調查與研究,但可以想象的是,由於受文化、觀念影響,保健品使用非常廣泛。出於保健的目的,消費者更易長期服用,而且保健品的監管力度不及藥品,但宣傳力度卻很大。因此,我國保健品對肝臟傷害的比例可能會更高。

“純天然、中草藥、納米技術”,這些保健品緣何如此紅火?

總結

我國公眾對藥物性肝損傷的認知和警惕性相當欠缺,人群中普遍存在中草藥、保健品及自然植物無毒無害的觀念。應加強安全用藥的公眾健康教育,特別是要消除中草藥、保健品等無肝毒性的錯誤認識。長期使用任何藥品期間,都需要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附:常見的可能導致肝損的中草藥

何首烏:護髮、補腎

雷公藤:免疫調節劑

土三七:消腫止痛;清熱解毒

苦參:清熱燥溼

川楝子、黃藥子、蓖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