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不应该干预孩子的高考志愿?

taooolu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关注教育话题,关注青少年成长,欢迎点右上角的关注,关注我。

马上就要高考了,在这里我首先祝愿高考学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高考是6月7日和6月8日,这两天举行。高考结束以后,有关部门就要马上组织老师就要阅卷。阅卷结束以后,也就是到6月24号前后,又陆续公布高考成绩,接下来就是学生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间也不是很长,有的只有几天的时间。录取完了一批次之后,再填报另外一个批次的,陆陆续续地要到八月份才能完成整个的录取工作。这是我们这里的高考和填报志愿的情况。

题主问的是高考需要不需要家长干预。我感觉对填报志愿的问题,家长一定会干预的,但是家长在学生填报志愿的问题上,最好是出主意,想办法,而不是拿态度,强制孩子学什么或者不学什么。最后是孩子念大学,孩子从事工作,所以,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兴趣,最后填报什么志愿,还是孩子拿主意。

高考志愿很多,学校也很多,专业也很多。以前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学校的老师负责给参考,给指点。但是,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些违规的问题,比如老师包办了学生的志愿,而导致学生不满意;还有的为了一己私利,私自改动学生的志愿,导致刑事犯罪。后来,有关部门严格要求,学生的志愿由学生自己填报,学校和老师不得干预。我以前,也经常给人参考填报志愿,但最近一些年来,我是越来越不愿意参与这样的事情了,真是“受累不讨好”,还有可能担责任。如果录取了满意,还好,不满意的话,可能就要被埋怨一辈子。

孩子不知道怎么报志愿,老师也不管,那么家长再不参与孩子的报志愿,那孩子可能就真的是孤军奋战了。事实上,很多家长有文化,对孩子的学习也很关注,他们对填报志愿的事情,更有耐心和热心。只要多听多问,多比较多琢磨,报考志愿的事情一定能圆满完成。家长的经验和孩子的热情,两者一结合,选择一个孩子喜欢的专业和学校,将来孩子有前途,有钱图,生活无忧,也是不错的选择。家有高考生,现在就可以看看国家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孩子的兴趣是什么样的,现在开始,就可以留意一下,等分数下来以后,就可以根据分数填报志愿了。


平原春秋

当孩子对高考志愿有非常明确的想法和决定的时候,父母不应该过多干预。


但是,“孩子对高考志愿有自己非常明确的决定”,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挺少的。


大多数的情况是:孩子并不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报得合不合适?


这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顺利地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也关系到孩子将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方向,这对孩子来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选择。


事实上,对于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孩子是非常需要父母和他一起来分析、讨论的。


所以,作为父母,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应该帮助孩子一起来填报高考志愿。


作为过来人,我总结了一下填报高考志愿的基本原则就是:


“以孩子的高考成绩排位为基本准线,同时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所中意的城市、孩子比较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将来的学业和职业规划等综合因素”。


具体来说,父母帮助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填报志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首先,考虑孩子想要去的地方是哪里?


每个孩子都有他梦想去的地方。


父母和孩子聊一聊,就会知道孩子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可以多挑几个城市,作为备选。毕竟,报志愿是可以多报几个地方和学校的。


当时,我们和孩子聊想去哪里上大学?


孩子说不能比现在家里所在的城市差,至少是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


我们接着这个思路往下走。


孩子确定了想去的地方后,可以先了解一下那个城市的基本情况,比如城市建设、发展潜力、气候环境等等。


提前了解城市情况,有助于孩子对将来要适应的地方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特别是对于离家较远的地方,比如北方孩子到南方城市上大学,南方孩子到北方城市上学,孩子就需要考虑路途的交通便利性和交通费用,考虑对当地生活的适应力等等现实问题。


学会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考虑问题,这也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一步。




二、查找一下喜欢城市里有哪些孩子喜欢的大学和专业。


知道了孩子想去上大学的具体地方,就可以翻开《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来查找相对应的大学和专业。


这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应该是在高考前,老师就通知同学们征订了吧?!这本指南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挺有用的。


我们当时就是从《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上查找哪个城市有什么好的大学和专业,以及录取人数等相关信息的。


当和孩子一起在指南上找到心仪的大学后,就可以到该大学的官方网页上去了解这个学校的概况,包括具体的地理位置,专业院系设置情况,核心学科优势是什么等等。


实在是弄不清楚的,还可以打学校官网上的有关招生的联系电话,就那些你想了解的问题咨询招生老师。



提前对学校有一个大致了解,可以帮助孩子避免出现只看大学和专业的名称,而不知道学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的现象,避免孩子想当然的盲目填报志愿。



三、最后,根据孩子的高考成绩,特别是孩子的成绩在本省考生中的排位名次,去参考往年该城市该学校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和今年的录取名额。


单独看孩子的高考成绩和本省的统一录取分数线,这是不够的。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要看孩子的成绩在全省考生的排位名次。


结合孩子之前确定的想去的学校往年录取的学生所在的排位名次,把孩子的排位名次和学校的录取名次这两者来做分析和比较,再看看今年该学校该专业录取名额是否有变化,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经过上面的综合分析过程,就可以基本确定,孩子填报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把握大约有多大了。


我们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和周边孩子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从客观出发,综合考虑自己的成绩排位和所报学校的录取排位之间的级差。


在高考成绩已经落地,成绩排位也已经明确,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名额都很清楚的情况下,如果孩子的成绩位次不在学校录取的位次区间内,那么一定要考虑其它更稳妥的选择。


填报志愿时的所谓“冲一冲”的那些建议,其实是不靠谱的。


尤其是现在,录取工作都是由计算机来完成。过了分数线的才会投档。没有达到学校录取分数线的,根本投不了档。


所以,要特别重视第一志愿的填报,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分析,争取一报就录,一投就中!


综上所述,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父母既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选择,同时也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助孩子一起客观分析,做到知己知彼,达成心愿,“稳中求胜”!


最后,祝愿高考的孩子们一切顺利!金榜题名!



悠一格

先说一个身边真实的事例。邻居家的孩子,高考成绩理科六百多。他父母是政府官员,因为对建筑行业的就业前景看好,就动员孩子填报西南交大的建筑专业。西南交大是985、211,学校没得说,建筑是西南交大的王牌专业。孩子周围的七大姑八大姨也纷纷附和。孩子其实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看这么多长辈都认为建筑专业好,只好同意了。结果孩子进了大学,对这个枯燥的专业根本提不起兴趣,勉强读完四年,毕业时挂科三门。别的同学拿到毕业证找工作去了,这孩子在人生的路口迷茫了。父母说起这事,悔不当初啊。



所以,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出参考和建议,把利弊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但是以不强迫“干预”为好。“干预”的动机是强迫孩子做出改变,做出与孩子本心相违背的决定。孩子要在大学读四年书,如果没有兴趣,你都不能想象孩子怎么度过四年时光。

父母之所以会干预孩子填报志愿,大多是站在替孩子设定人生方向的目的上,把大学声望、专业前景、就业率等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最容易忽略孩子的兴趣和诉求。但是大学是孩子去读,如果志愿符合父母意愿 ,也是孩子喜欢去的,自然很完美。但是如果孩子对这个学校或者专业没有兴趣,父母打着替孩子将来考虑强行干预,就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

当然,有些孩子其实对志愿填报很迷茫,对学校专业不甚了解,有些孩子却对未来有独立的思考和选择。所以,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要同孩子一起分析学校、专业和历年高考录取情况,要充分听取孩子的想法,综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前景,拟出一批符合的学校和专业供孩子自己选择。孩子自己做出的选择,他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动力会更强。这就是家长不能完全代替孩子的原因。


聊聊教育的那些事儿

孩子参考父母理性的意见和建议是个非常必要的过程,但家长切忌以自己的局限和自己的角度强迫孩子接受。

高考填报志愿,知识性,技巧性,专业性非常强,没有足够的储蓄和准备,谨言慎行,一旦失误,错过一些节点,没有后悔药可以弥补。

考生也好,家长也好,充分的学习和准备十分必要,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切勿盲目乐观。风险的规避不是运气而是预判和积极应对。




王为愿

高考成绩出来后,家长是否干预孩子高考志愿,大致可分为三类,下面我归结一下:

第一类:父母大学毕业,懂得如何帮孩子报志愿

这一类型的父母,往往能给孩子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但是还要看孩子是否听得进父母的话。一般来说,只要父母能尊重孩子的选择,所给的建议往往容易被孩子听进去,但至于是否采纳就处两可之间了。理性的父母不会强迫孩子必须要听自己的建议,因为他们清楚,如果强迫孩子非按自己的想法去报志愿,孩子有可能将来进入大学之后,一旦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或者苛责于环境的不好,反而埋怨父母。但是如果由孩子自己最终拿主意,将来如果不如意,父母反而落不下不是。

第二类:父母学历不高,但是干预和强迫心理很强

这一类型的父母,往往有强势心理,凡事都要替孩子做主,属于不懂装懂型。我曾经遇到过类似的父母,孩子明明有中意的学校和专业选报,家长却不同意,逼着孩子必须按大人的意图去报志愿。我曾经在帮助一个孩子网报的过程中,遇到一位特别强势的妈妈,本来孩子已经进入排位段内,基本上差不多了,但就在最后的时刻,妈妈疯了一般骂孩子。孩子被骂的躲到卫生间去哭,反锁上门不出来。最后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孩子顺从了妈妈的意。可是大学毕业后,孩子压根就没有从事与大学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且选择的工作城市离家很远,这个年轻说,我要离他们远远的,再不受他们的控制,我受够了。

第三类:父母学历不高,但会找相关机构帮孩子报志愿

这一类型的父母,属于比较理性的家长,明知道自己帮不上孩子多大忙,干脆找一些相关的机构代替自己帮助孩子。每年都有家长向我咨询孩子选报志愿的事,我会问家长孩子是否有能力自己单独选报志愿?如果能就交给孩子自己来完成。如果孩子没主见,网报志愿时操作不熟练,干脆就找社会上相关机构,他们就是收费做这件事情的。家长听后一般都会按建议去落实,最后也都顺利地完成了孩子网报志愿的事。

总之一句话,网报志愿的事对孩子来讲是一件大事,为父母者要先尊重孩子的选择,而后再根据情况与孩子协商,能给出合理建议的给出建议即可,能帮上孩子的就帮。如果你确实帮不上,不要出馊主意,不要强迫孩子干违心的事即可。


韩国成老师

没有应该不应该之说,只要家长能站在学生角度,结合学生兴趣,和未来就业,做指导也是可以的。我当年多想别人能给予指导,可是没有,瞎蒙乱撞,胡乱选了个专业。虽然中文对我来说没有难度,可是我可以选其他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种选择。不过,最后的决定权还是给学生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