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寧陽搶抓新時代機遇 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一個時代轉折的時候,往往是重大機遇來臨的時刻。新常態下,寧陽最鮮明的階段性特點,就是既面臨經濟總量的膨脹,也面臨發展質量的提升。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向的關鍵時期,寧陽縣將搶抓新時代機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在“量”上趕超、“質”上發力,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宁阳抢抓新时代机遇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泰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寧陽縣委書記劉學保

順應時代大勢 乘上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早班車”

“省委劉家義書記提出著手製定以泰山為龍頭,以泰安、曲阜為軸心的山水林田湖草、城鄉一體發展的空間規劃,在這一軸心中,寧陽處在核心地帶,應當大有可為。”泰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寧陽縣委書記劉學保認為,機遇貴在搶先抓,抓住了是機遇,抓不住則是危機。董梁、濟微等高速以及城際軌道、周邊機場等重大交通設施的規劃建設,打開了寧陽開放發展的新格局;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泰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等系列重大政策深入實施,為寧陽縣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帶來重大利好,這些決策部署都為寧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

春晚小品《回家》不僅讓“泰安毛巾”刷屏,也讓寧陽一家生物科技企業熱度瞬間提升。“我們商城毛巾出現搶購潮,截至到大年初一凌晨兩點,售價599元的毛巾套盒賣出350多套。”海斯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孔凱迪介紹,企業以蝦蟹殼為原料提取出具有吸附螯合、快速止血等特性的純殼聚糖,將其紡成纖維應用到下游產品中,擁有了一般毛巾無法比擬的功能。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宁阳抢抓新时代机遇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寧陽海斯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生物新科技引導未來紡織業發展,海斯摩爾是寧陽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縮影。振挺智能製造、塔高智能化焊接等一批智能化企業正引領寧陽企業由傳統制造向“現代智造”轉型,實現由“數量追趕型”向“質量追趕型”、“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樹牢新發展理念,寧陽縣加快傳統行業智能化改造,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爭取有更多項目搭上省市新舊動能轉換的“快車”。目前,該縣有高端電纜產業化智能製造等5個項目納入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10個項目納入泰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

聚焦產業項目 打造彎道超車的“強引擎”

不負春光起好步。2月27日,伴隨著泰安市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誓師大會的號角,中國供銷(寧陽)農副產品物流園、塔高千萬噸綜採智造、寧陽汽車文化廣場二期等總投資216.9億元的4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加上春節後企業自行開工的14個項目,全縣新開工項目總投資達到312.2億元。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宁阳抢抓新时代机遇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2018年春季寧陽縣4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高素質項目。寧陽縣堅持發展開放型經濟,扭住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不放鬆,篩選了與縣域產業契合度高的100家國內500強、央字號、知名上市公司,採取產業招商、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吸引其在寧陽設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採購中心和地區總部,目前全縣在建項目152個,其中過億元86個。

“我們以建設‘智慧型’裝備製造企業為目標,謀求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施展新作為。”山能重裝集團塔高公司袁曉波說,公司新開工千萬噸綜採智造項目,項目在基地內可對全國具備條件的千萬噸煤礦工作面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建立全生命週期管理數據庫,實現無人化智能操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必須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打出寧陽的特色牌。對煤炭、化工、紡織等“當家吃飯”的支柱產業,該縣突出“四新四化”主攻方向,加強傳統產業技術改造,促進脫胎換骨、鳳凰涅槃。對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大力延鏈補鏈強鏈,抓好新合源新能源汽車配件、同創高端液冷散熱器等總投資157億元的50個新興產業項目,壯大產業集群,讓新興產業逐漸“挑大樑”。利用“旅遊+”“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旅遊、康養等深度融合,讓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

作為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寧陽縣承接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政策,提升寧陽經濟開發區和環城科技產業園的園區承載力,實施園區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建設等“六個一體化”,把一區一園建成動能轉換的先行區、寧陽發展新的增長極。

深化改革創新 激發縣域發展的“動力源”

“改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力之本,要結合實際推進一批自主改革,破除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讓改革之風盪滌陳舊暮氣。”劉學保說,寧陽縣堅持改革、科技、人才“三箭齊發”,打造縣域發展的動力源。

該縣聚焦改革創新出臺一系列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投融資機制,組建綠色化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醫養結合、現代高效農業5支產業引導基金,助力產業做大做強。縱深推進“2358”工程,在前期27家企業基礎上再篩選卓泰科技、碧藍生物等10家企業納入扶持範圍,落實好19條扶持政策,放大東嶽財富產業引導基金、智基股權投資基金的撬動效應,引導更多資金向“2358”企業聚集,培植工業強縣的“四梁八柱”。

經濟總量小,根本的是企業少、老闆少,創新創業氛圍不濃厚。該縣將進一步鼓勵扶持各類群體創新創業,落實免費創業培訓、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落實“桑梓英才”和“雙創”人才團隊培育計劃,實施“人才共享”工程,促人才鏈、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銜接。

“新一年寧陽幹部要樹牢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意識,提振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劉學保說,該縣將進一步營造尊重企業家、尊重創業者的社會氛圍,多支持、少干預,多服務、少議論,讓企業家放心放膽搞經營、闖市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推動寧陽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新寧陽,努力盡快邁入全省縣域發展先進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