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圍場縣:“林業+”釋放生態效益

本報訊“我們採取林果兼作、林木結合的方式,發展林苗、林藥、林禽等林下經濟。目前,全村果樹面積達到1.21萬畝,苗圃面積達到4000畝,實現了人人10畝果、人人3畝苗,人均純收入超過1.4萬元,整村完成脫貧任務。”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張家灣鄉巴頭溝村黨支部書記彭忠的心氣更高了,他打算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再利用三年時間集中整治村容村貌,把巴頭溝建成“環境美、產業美、精神美、生態美”的美麗鄉村。

圍場縣是塞罕壩精神的發源地。近年來,圍場縣廣大幹部群眾不斷挖掘拓展、弘揚塞罕壩精神,實施“林業+”生態產業扶貧模式,釋放生態紅利,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我這棵果樹去年嫁接的是寒地富士,一棵樹能收入400多元。”正在為果樹澆水的四道溝鄉四道溝村村民王忠志介紹說,他的果園是縣林業局指定的果樹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基地,主要嫁接寒地富士、雞心果、甜香果等新品種,收益是普通水果的一倍。

圍場按照兩環、四區、七大基地規劃佈局,大力發展以乾鮮果品、木本油料、園林綠化苗木、木本花卉中藥材等為主的經濟林產業。目前,全縣經濟林總面積達190多萬畝,農民人均擁有3.5畝經濟林。打造林果產業專業鄉2個、專業村26個,輻射帶動1.6萬人穩定增收500—2000元。

2017年,該縣旅遊接待人數達27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3億元。通過發展森林旅遊產業,使1萬多名貧困戶從中受益。

圍場縣通過實施“林業經濟+扶貧”“鄉村旅遊+扶貧”等“N+1”扶貧模式,輻射帶動4.2萬貧困人口加快脫貧,實現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路徑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