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帖《石門頌》

《石門頌》摩崖是我國著名漢刻之一,他與略陽《郙閣頌》、甘肅成縣《西狹頌》並稱為“漢三頌”。《石門頌》是東漢隸書的極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對後來的書法藝術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歷史名帖《石門頌》

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清代張祖翼評說:“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也,力弱者不能學也。”

歷史名帖《石門頌》

《石門頌》被稱為草隸 鼻祖和楷模,大氣磅礴,揮灑自如,既整齊規範,又富於變化,富含感情,不拘一格,不拘繩墨,筆勢縱放,奇趣橫生,筆畫粗細雖區別不大,但每一筆畫卻變化多端,用筆揮灑自如,不作修琢,有自然豪放意趣;字畫瘦硬,結構疏朗,飄逸有致,筆隸中帶篆、帶草、帶行,被書家稱為“隸中之草”。

歷史名帖《石門頌》

《石門頌》全稱《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又名《司隸校尉楊孟文頌》,摩崖石刻。在陝西省褒城縣北褒斜谷石門崖壁,漢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刻。

字跡放浪形骸,天真自然。楊守敬稱其:“野鶴閒鷗,飄飄欲仙。”向有隸書中的草書之說。翁方綱《兩漢金石記》雲:“命字垂筆長過一二字者,因石理剝裂不中接書而垂下耳,非可以律隸法也。”此說不一定確切,因除“命”字之外,“升”、“誦”的末一個垂筆都相當長,其實這是漢代竹簡帛書的作風。試看漢磚、漢瓦中的刻字,這樣的筆姿都極多。體現了漢人結字大膽放縱,具飄逸新奇的風韻。

後人臨摹的《石門頌》欣賞

歷史名帖《石門頌》

歷史名帖《石門頌》

歷史名帖《石門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