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持久戰,高通坐收千億專利費,那麼華為還有機會嗎?

隨著5G離我們越來越近,所以一直以來是我們關注的焦點。5G發展共分三個階段: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大連接物聯網mMTC、超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目前第一階段5G eMBB(也就是目前常用的手機通信)的編碼方案已於2016年確定。5月底3GPP已在韓國釜山召開會議確定3GPP R15具體標準的全部內容,預計6月在美國召開的全體會議上,3GPP將宣佈5G第一階段的確定標準。之後基於5G的相關設備就可以按照標準進行製造,5G網絡就將開始部署使用。高通已經制定5G專利收費標準,就等坐收高額專利費了,那麼華為還有機會嗎?


5G持久戰,高通坐收千億專利費,那麼華為還有機會嗎?

5G eMBB上華為雖已輸掉了編碼方案,但具體標準內容上華為包括國內其他企業還有多少話語權,華為還有機會扳回一局麼?根據業內專業人士的初步預測,華為主導的國內5G團隊大概擁有150項5G關鍵技術,約佔目前已確認5G關鍵技術的10%。作為對比美國高通獨自就佔了15%,三星佔了13%,諾基亞佔了11,愛立信佔了8%,如此看來中國5G力量仍然薄弱。

但相比於2g,3g,4g時代已經好太多了,畢竟中國已經有了5G的話語權。5月28日東京召開的中日韓信息通信部長會議已經達成共識,三國將在國際制定的5G技術發展中開展合作,共享實驗成果,共同引導亞洲5G技術標準化。
5G持久戰,高通坐收千億專利費,那麼華為還有機會嗎?

3GPP採用了高通主導的LDPC碼作為數據信道的長,短編碼方案,華為主導的Polar碼作為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最遺憾的莫過於華為主導的Polar碼,在5G eMBB場景數據信道的短編碼方案僅差高通一票。聯想和收購的摩托羅拉全部投了高通,不然華為Polar碼就勝出了。聯想因此陷入民眾的口誅筆伐,痛斥聯想不顧國家民族大義。聯想卻避重就輕,還以“技術不分國界”企圖脫身。

高通掌握了5G eMBB的關鍵話語權,採用高通5G標準的設備都要向高通交專利費。目前高通已經正式發佈了5G收費標準,採用高通專利的手機每部交手機價格2.275%-5%的專利費。比方一部手機價格是100塊錢,就給高通交2-5塊錢。新華社統計2017年中國手機產量是19億部,如果全是5G手機,按照每部平均1000塊,至少要給高通交433億。這只是最低標準,還有各種其他專利,粗略計算國產手機每年要交千億。高通將繼續之前躺著就能收錢的“壟斷”模式。
5G持久戰,高通坐收千億專利費,那麼華為還有機會嗎?

手機廠家交了專利費成本就上升,價格上產品競爭力降低,最終還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可否認在5G第一階段中國已經失去了主導優勢,但5G有三個階段,後面的mMTC和uRLLC中國企業還有足夠的時間去研發,下一次標準制定還有機會取得主導地位。希望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創新企業能夠繼續加大研發,利國利民,本身企業也能獲得高回報。筆者更加期望6月份在美國舉行的3GPP投票上,中國的通訊企業能得到更多的話語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