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没有高考,农村孩子怎么出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高考来!

975万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

高考可谓一场炼狱。每年到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反复做这么一个梦:自己在高考考场里,面对一道道似曾相识的数学题,手足无措,满头大汗,一道题都做不出来,最后在收卷的铃声中惊醒。。。

高考,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没有高考,农村孩子怎么出头!

(毛坦厂中学的万人送考场景)

现实也是如此。这是一个鲤鱼跳龙门的惊险一跃。为了这次飞跃,多少家长和学生们竭尽全力。

君不见,在中国有很多超级中学,“高考工厂”,有名的如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

在毛坦厂镇里看不见网吧、游戏厅、咖啡馆、KTV,据了解为了配合学校军事化管理,镇政府禁止了一切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娱乐产业。学生每天上学要16个小时,几乎没有课外活动,连午饭的时间都很紧迫,

毛坦厂中学80%的生源来自农村。可能对这些家庭来说,高考,是他们唯一可以抓住的改写自己命运的机会。

高考,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没有高考,农村孩子怎么出头!

(学生家长身着旗袍,祝福自己孩子“旗开得胜”)

“跳农门”曾是几代人的励志名词,你若十指不沾泥你就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如过江之鲫,想要逃离花香鸟语的乡土。罗振宇曾多次回忆起母亲当年的叮嘱:“只要你能考上大学走出去,我们可以一辈子不再见面。”

赢在子宫里,可遇不可求,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幸好,我们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赢在考场里!

是高考,让很多寒门子弟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条荆棘之路,而且也是一条最公平的道路。

高考,也许是人生路途上,最后一次不看脸不拼爹的竞争。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人展开对这场大考的吐槽,有人说这样的方式“不科学”,不合理,有人又重新提起了素质教育:

“一个模式中教育出来的学生,大多高分低能,应试教育害人不浅。”

“不得不说,还是美国的教育做得好啊,不只看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学生分数高创新差的现象。”

高考,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没有高考,农村孩子怎么出头!

还有人用段子来戏说高考,说高考对人生前途无用。比如这个段子:“ 四年后你们会明白,你们今天的所有的努力,并没有什么卵用。改变你们命运的不是知识文化,主要是爹妈 ,长相 ,还有你们村是不是要拆迁。”

再比如这个段子:“上学时一定要善待高考失败的人,因为将来你大学毕业去工地搬砖时可能发现他们是你的老板。”

段子很好笑,但笑过之后,你真的觉得高考没什么卵用吗?

1、高考,对很多寒门弟子来说,很大意义上,是一块阶层流动的敲门砖,一张大城市生活的入场券,一个改写社会身份的涂改液。

有些人有富爸爸,两岁学礼仪,三岁学外语,四岁学钢琴;周五音乐会,周六植物园,周日美术馆,外加每年一次海外游学。

这份气定神闲,寒门岂能有?

2、名校不仅仅是学什么,跟谁学,更重要的是环境和人脉。

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你混迹在一群优秀的人中间的时候,你不仅会感叹自己的差距,还会看到这个世界上最顶端的让你叹为观止的一切,人的视野和格局就是由此而来。

3、同时,一张名校的车票,将会给整个人生镀金。

很多企业,尤其是优质企业,类似BAT、华为,几乎没有一家企业的招聘没有学历门槛,基本都赫然写着只要985、211的毕业生。

在收入方面,排除特例,在整体上,收入和教育水平,也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高考,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没有高考,农村孩子怎么出头!

那些攻击高考降低民族智商,或者要求废除高考这种制度安排的说法,都是没有看到高考作为社会流动工具的书生之见。毫无疑问,如果没有了高考,寒门子弟逆袭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别忘了,正因为当我们有了高考这个重要时刻时,恢复了多少中国人的公平、尊严与梦想!

因为高考,几代中国人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的精力,被引导到一个建设的道路上,而不是沉沦和破坏。

这个时代,其实有着千千万万像《红与黑》里的于连那样人,他们都燃烧着一股向上冲击的欲望。这些来自中国广袤土地特别是来自农村中的优秀的孩子们,他们憋着一股劲头,无时无刻不想突破社会结界,到达资源丰饶的那个世界。

比如,新东方的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参加了三次高考,最终考上了北大。作为农村娃逆袭的代表,最近俞敏洪公开表示:

“我非常热爱高考,因为我知道当年的高考是我走出农村、走向世界的唯一路径。……至今40年的高考依然公平,因为在一个省之内,或者在全国范围之内,整体上高考还是有标准的。”

高考,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没有高考,农村孩子怎么出头!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一个流动性固化的社会里面,富人的孩子永远是富人。就像《名侦探柯南·贝克街亡灵》里说的一样:

高考,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没有高考,农村孩子怎么出头!

伤心不是最大怕的,最可怕的是死心;贫富分化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贫富固化。如果阶层流动的河道壅塞了,久而久之,就会淤积成一个危险的堰塞湖。然后接踵而至的,可能是动荡。

而在中国,恰恰相反,正是高考,把俞敏洪这种生命力强悍的人,吸引进了社会主流,把他渴望关注、渴望上升的欲望,引入了正途,变成了创造财富、推动中国崛起的正能量,也让更多人看到了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己活下一代命运的希望。

当代中国,应该说是历史上社会流动性最强的一个时期。在中国正常的历史阶段,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有如此之大的阶层和行业流动性。而一定意义上,也正因为中国社会的流动性,才成就中国经济的辉煌。

这,无疑必须感谢高考这个制度!

在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孩子却越来越难以进入到高等学府。北大2016级3363名本科生中,农村学生仅占16.3%!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也许,狄更斯在《双城记》那段经典的开头所说的这段话,概括了今天中国的现状。正是这样的状况,更让高考对在当下的中国,尤其显得重要。

撇开社会现实去嘲笑毛坦厂中学可能是残忍和轻浮的,因为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教育公平的基线。

请记住:高考仍然寄托了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卑微的家庭梦想。它也许有很多问题,但是,没有高考你能拼得过富二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