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下共主到債臺高築,周王室為什麼越來越弱

周武王帶領兵會盟軍於孟津,後來通過牧野之戰打敗紂王,建立周王朝。早期周王室力量強大是為天下共主,還能帥諸侯驅逐夷狄,討伐楚國,到了後期的周赧王居然需要躲在高臺以避債。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周王朝的衰落,請聽侃侃而談論古今為您分解一二。

從天下共主到債臺高築,周王室為什麼越來越弱

由周初的封國地圖可以看出,周王室分封出去的諸侯國基本都不是很大,除了歸附的諸侯,分封出去的大諸侯基本上都是虛胖的,看著地盤大實際上地盤不一定在手上,還要和少數民族的夷狄去爭奪。

周王室留給自己的的王畿是當時最好的地段了。武王伐紂之後,為了加強對東部國土的統治,鎮壓當時殷商遺民的反抗。在保留原有周都鎬京以外,於洛邑營建東都。因此,周王室就有了兩個相互毗鄰的王畿之地作為其直接的控制區域。最初的王畿之地,鎬京周圍縱橫各八百里,洛邑王畿縱橫六百里,《漢書·地理志》所載:初,洛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里。也就是說,當時的周王畿是相鄰的,大致呈長方形。全部渭水流域、徑水流域、西洛水下游以及漢水以北地區都在王畿管轄範圍之內。

從天下共主到債臺高築,周王室為什麼越來越弱

此時的周王室有如此雄厚的根基,才有後來“穆王西征,還裡天下,億有九萬里。”“穆王東征天下,二億二千五百里,西征億有九萬里,南征億有七百三里,北征二億七里”。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周王室的衰落?

在我看來,有一點外因和兩點內因

  • 內因一 周王室是天下共主

    可能有朋友不理解了,天下共主能是周王室衰落的原因?我想說是的,而且是很關鍵的一點。我們看春秋戰國歷史,但凡振興圖強,莫不以兼併弱小國家為途經。而天下的諸侯,皆是周王室所分封。周王室是天下秩序的制定者,推行周禮,就絕不可能自壞秩序。故而,周王室不可能吞併自己分封的諸侯國,而此惡例一開,周王室也就會立即喪失“共主”的地位。

  • 內因二 分封制和土地犒賞

    本來王畿的地區就那麼多,還不能吞併周圍自己分封出去的小國,那如果能守住肥沃的地盤和人口,應該也不會落魄到底。但是壞就壞在周王室是帶頭大哥啊,要小弟幫忙是要給小弟們一口湯喝的,在勤王或者幫助王室出兵的諸侯那裡還要用土地去犒賞,比如秦襄公護送周王室東遷,周平王便將殘破的宗周地區賜予秦國(名義上),自此秦國才被正式列為諸侯。襄王十八年,晉文公匡復周室有功,賜溫、原、陽樊、贊茅等南陽數邑,至此,黃河以北王畿之地盡數喪失。其後,晉師滅陸渾之戎,佔據原屬王畿但被陸渾之戎佔據的伊洛、三塗山等黃河以南的土地,周王室無力對抗,只能默認。鄭厲公勤王有功,周惠王將虎牢以東之地賜予鄭國,等等。

從天下共主到債臺高築,周王室為什麼越來越弱

這一下就看出來了周王畿的縮水了

周王室世世分封,更使得其疆域越來越小,國力越來越弱。分封制乃周之宗法,而按此宗法,則要世世分封,以致周王室的直領疆域愈來愈小,制約了周王室勢力的恢復。最後,周王室還分成了東周與西周兩個小國。到了周赧王的時候,連最後的地盤都混沒了。東周國西周國兩個國不斷侵奪周天子的地盤,周天子漸漸混得已經只剩下成周一座孤城,甚至連養活自己都困難了,只能依靠東、西兩個周國供養。周赧王即位以後,東周君表示不再繼續負擔王室的費用。赧王頓時沒了主意,就去求西周公。西周公表現得挺大度,說天子困難得到這個地步,身為宗室不能不管,要不天子再搬搬家,到王城居住吧。赧王只得離開成周,去依靠西周公那裡生活。

從天下共主到債臺高築,周王室為什麼越來越弱

債臺高築周赧王

  • 外因一 與夷狄的不斷作戰

    周朝初期還是很牛逼的,周穆王帶著小弟們向四方發展,西伐犬戎,南征荊楚。王朝疆土不斷擴大,有力地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不過嘛增加的土地理論上是周朝的,實際控制人還是地方的諸侯,也就是說周王室出兵出力,最後拿到的地盤是別人的,能收的好處只有朝貢!昭穆時代過了以後,周朝實力漸不如前。這一時期,西北戎狄漸興。周懿王時,戎狄交侵,暴虐中國,周人深為所苦。周宣王三十六年,征伐條戎、奔戎,慘敗。三十九年,與西戎別支姜氏之戎戰於千畝,再慘敗。這時候的周王室經過長期的與夷狄作戰消耗已經不行了,畢竟打仗沒有收益啊,一直失血沒有補血,再牛逼也扛不住。再後來就是犬戎攻破鎬京的故事了,周天子徹底喪失了對鎬京王畿之地的掌控。平王無奈東遷,無力西戎手中奪回西方王畿之土,不得已,將其賜給了救駕有功的秦國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周王室也不是一天衰落的。像周王室這樣長期的只出不進,實力越來越弱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我是侃侃而談論古今,不知道這次的分享有沒有滿足您的興趣,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