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成交量?成交量該怎麼去看?

什么是成交量?成交量该怎么去看?

什麼是成交量?

成交量(VOL)是指某一時段內具體成交的總手數,在股票當中1手=100股。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人們說的大盤成交量指的是成交金額,說明市場的活躍度和資金規模。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湧,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

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

成交量與成交金額用下列公式表示: 成交數量(成交量)*成交價格=成交金額(成交額) 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但在國外成熟市場,成交量主要是用於印證市場走勢。

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股票應當密切關注。

成交量的運用

一般而言向上突破頸線位、強壓力位需要放量攻擊,即上漲要有成交量的配合;但向下破位或下行時卻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無量下跌天天跌,直至再次放量,顯示出有新資金入市搶反彈或抄底為止。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稱為量價配合,否則為量價不配合。

量雖是價的先行,但並不意味著成交量決定一切,在價、量、時、空四大要素中,價格是最基本的出發點,離開了價格其它因素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交量可以配合價格進行研判,但決不會決定價格的變化。

成交量怎麼看?

在成交量這個指標中,根據一定時間內的成交量的變化,可分為縮量、放量、堆量和成交量不規則放大縮小四種形態。

下面分別簡析四種不同的形態:

縮量

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

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

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

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

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價上衝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放量

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後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

放量相對於縮量來說,有很大的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

堆量

當主力意欲拉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

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局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莊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