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谈工程」——耗资18.82亿,不到一年就塌的阳明滩大桥

阳明滩大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上,是目前长江以北地区桥梁长度最长的超大型跨江桥,2011年11月6日通车 。大桥北起松北区世贸大道,南向依次跨越松花江北岸前进堤、松花江航道和群力堤后与江南三环高架路衔接,全长7133米,桥梁长度6466米,主桥采用自锚式悬索、双塔门式结构体系,主塔高80.5米,主跨跨度248米,两侧锚跨跨度各108米,两侧过渡跨各46米,主桥宽41.5米,主跨和两侧锚跨桥面梁采用钢混叠合梁结构,过渡跨为单箱多宝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引桥采用现浇连续梁和简支转连续箱梁结构,桥宽36米,双向8车道,跨江部分两侧各2米人行道。桥梁设计荷载采用公路一级,主航道可满足松花江三级航道通行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最大可满足高峰期每小时9800辆机动车通行。

阳明滩大桥是省、市城建重点大项目,也是哈尔滨市继松浦大桥之后自行组织建设的又一座跨江大型桥梁工程,阳明滩大桥北起松北区三环路与世茂大道相交处,南下跨越江北防洪堤、阳明滩岛、松花江主航道、江南群力防洪堤后,在群力新区与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连接,现与已建成的松浦大桥。

2012年8月24日,距阳明滩大桥南端3.5公里的三环路群力高架桥洪湖路上桥分离式匝道侧翻,致使4辆大货车坠桥。发生事故的路段地处三环路群力高架桥工程,与阳明滩大桥分属两个工程建设项目

「“中二”谈工程」——耗资18.82亿,不到一年就塌的阳明滩大桥

事故经过:

8月24日5时30左右,哈尔滨机场高速由江南往江北方向,即将进入阳明滩大桥主桥的最后一段被四辆重载货车压塌,四辆货车冲下桥体。

据了解,阳明滩大桥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桥梁长度最长的超大型跨江桥,于2011年11月6日通车。它北起松北区三环路与世贸大道交叉口,南下跨越松花江航道与三环高架路衔接,全长15.42公里,桥宽41.5米,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最大可满足高峰期每小时9800辆机动车通行。

据现场目击者介绍,24晨5时许,他驾驶出租车拉运乘客经过事故引桥旁辅道,忽然听到巨响,一段往江北方向引桥整体向人行道方向倾倒,桥面三大一小四台货车掉落地面。

「“中二”谈工程」——耗资18.82亿,不到一年就塌的阳明滩大桥

事故调查结果:

1、阳明滩大桥只用18个月就完成施工。

阳明滩大桥始建于2009年年底,施工过程中曾发生过事故。

根据媒体报道,2012年9月23日,阳明滩大桥十三标段施工时侧梁滑落,造成5名正在施工的工人从约20米高的桥上坠下受伤。施工方认为,这只是施工过程中的一起事故,并不影响阳明滩大桥的整体施工进度,大桥仍继续24小时昼夜施工,以保证在当年11月份通车。

资料显示,阳明滩大桥北起松北区三环路与世贸大道交叉口,南下跨越松花江航道与三环高架路衔接,全长15.42公里(含8.29公里阳明滩疏解工程),桥宽41.5米,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最大可满足高峰期每小时9800辆机动车通行。

2、哈尔滨断裂桥梁所用混凝土内混有木头编织袋

在垮塌的桥梁体内,充塞着鹅卵石、木棍和编织袋的混合物,钢筋是铺在箱梁内的,并没有看到捆扎的情形。发生垮塌事故的是哈尔滨西三环路阳明滩大桥南引桥的一个上桥匝道,在三环路和洪湖路交叉口附近,此处属于群力新区,附近有许多新建的住宅楼盘,少数已经入住,多数还正在建设。

3、3货车载重超出设计七八倍

王宗林说,事发时,停在塌桥中段的有3辆大挂车,每辆保守估计120吨到150吨之间,另外,还有一辆距离较远的,损坏程度较轻,约为30吨。“据伤者回忆,3辆大车都靠桥外侧停靠。从现场看,3辆车停靠得比较近,合计将近500吨重量在单侧压着。”

而在设计上,该段桥梁的载重能力为单向50吨,也就是说,单个车道一次通过一辆载重50吨的货车。3车停靠,出现将近500吨重量,相当于超出桥梁承载能力七八倍。“对桥体造成偏载,使得桥整体倾覆下去。”

「“中二”谈工程」——耗资18.82亿,不到一年就塌的阳明滩大桥

最终判决结果:

车辆超载造成匝道坍塌

据事故调查组介绍,专家组经核算,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质询,于2012年8月26日出具了《哈尔滨市三环路群力高架桥洪湖路上行匝道桥箱梁整体倾覆事故专家组意见》,分析认定匝道坍塌是由于车辆超载造成的。 哈尔滨市安监局常务副局长刘星明通报称,根据专家组分析意见、检测检验机构检验结论和调查组调查取证认定,事故直接原因是崔劲驾驶超载货车,雷学东、洪熙桐、朱志勇驾驶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和技术数据的严重超载车辆,在121.96米的长梁体范围内同时集中靠右侧行驶,造成匝道钢混连续叠合梁一侧偏载受力严重超载荷,而导致匝道倾覆。

间接原因为执法疏漏 

据通报,事故的间接原因为,2012年8月24日,双城交警大队兰陵中队和新兴中队没有发现事故车辆经过其管辖路段。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对上级抽调执法人员增援京哈公路改造工程王岗镇路段的要求考虑不周。八名执法人员全部从京哈公路双城养路段抽调,致使路政巡查工作出现疏漏。2012年8月23日,吉林省德惠市公路管理段对2-4号车进行了处罚,没有按规定采取卸载措施。

「“中二”谈工程」——耗资18.82亿,不到一年就塌的阳明滩大桥

案件3大未接疑点:

1、为何不解释更改桥梁结构原因?

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全线采用钢混结构组合梁。而按照原工程设计,疏解工程8处跨主要地面路段均应采用混凝土结构。但此次调查结果中并未给出解释。 一位不愿具名专家表示,混凝土结构改为钢混结构,工期可以大大缩短,这也是阳明滩大桥为何如此迅速竣工的原因。 但两者最重要的区别是在重量上,混凝土结构比钢混结构重量要大得多,因而稳定性也就更好,此次桥梁的坍塌便是稳定性问题,因而事故调查结果中应该体现。

2、为何定性为交通事故?

另有专家表示,将此次桥梁坍塌事件定性为特大交通事故,是不恰当的。如果发生了车辆与桥梁的碰撞,称之为交通事故勉强说得过去。而事发时,4辆车正常行驶,大桥突然垮塌,与交通事故无关。

3、设计是否存在缺陷?

还有专家认为,超载肯定是导致大桥垮塌的一个原因,但不应该规避桥梁的其他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设计上问题,独柱墩的设计结构导致桥梁平衡性差,因此事发时4辆车的重量压在一侧,桥梁失去平衡而垮塌。 另外从重量上分析,桥梁的承重并不等于最大的承受重量。一般建筑人员考虑桥梁材料安全系数时,要比考虑建设楼房时低一些,也就是会更谨慎一些。打个比方,一根钢筋的强度是30,在建设桥梁时要按照27或者28计算,这样就会留出更大的空间。因此,全部归因于超载的说法并不能获得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