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調重彈,二戰蘇聯單挑德國誰會贏?

二戰的德國就像開了掛,四處出擊,征服了大半個歐洲,幾乎各強國打了個遍,戰爭初期,大多數國家倒在德軍鐵蹄下,包括陸軍大國--不可一世的法蘭西,打得昔日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和龐大的蘇維埃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給世人一種感覺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單挑群毆誰都不怕。可惜好景不長,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戰,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盟軍經過四年的奮戰,法西斯最終被正義的戰車碾壓的粉碎。

蘇德戰場作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其參戰人數之多,涉及範圍之廣,傷亡之慘重,在人類戰爭史中實為罕見。作為戰爭的主角蘇聯和德國為了取得最終的勝利,使出渾身解數,為世人留下眾多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就是網友爭論不休的假設命題--德國單挑蘇聯誰會贏。

既然是單挑,雙方的資源,國土,兵力都只能依靠本土,這是假設單挑的前提。筆者的觀點是,不論德國聯合它的小弟還是單挑蘇聯,最終仍逃不過失敗的命運。理由主要是下列三大原因:

一、蘇聯是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工業強國,各項工業指標尤其是事關國防的重工業位居世界前列,綜合國力強於德國,因為打仗打得就是綜合國力。戰爭爆發前,蘇聯就逐步將國民經濟軍事化,以應對日益複雜的歐洲現場形式,戰爭爆發後,戰爭機器火力全開,夜以繼日的生產武器裝備,為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相比較德國武器質量略低,但是數量卻是對手的數倍乃至數十倍。

二、蘇聯國土面積巨大,資源豐富,戰略縱深極廣。戰爭初期德國採取突然襲擊,蘇聯軍隊損失嚴重,佔領了蘇聯西歐大部分領土,工業區。蘇聯在防禦的同時,也進行人員和工業生產的東移,即便是蘇軍丟掉莫斯科,只要守住烏拉爾山,保留烏拉爾工業區,就仍有廣袤的領土豐富的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中,蘇聯軍隊仍有後退的餘地,可以實施逐層次的防禦,直到穩住陣腳。反觀德國國土面積狹小,資源貧瘠,若不是在戰爭前征服歐洲其他國家獲取他們的自然資源和土地,它是沒有物質基礎開動戰爭機器,發動對蘇戰爭,甚至沒有戰略縱深。要知道蘇軍反攻後打了一兩年還沒突入德國本土,被德國征服的國家和其僕從國都為其提供了廣闊的戰略縱深。(既然是單挑本國之外的土地和自然資源是不能被計入本國的資源的)

三、蘇聯人口數量遠勝對手,動員能力遠勝德國。二戰初期,由於受到突襲,第一年就損失兵力400多萬精銳,但是蘇聯又在短時間內恢復幾百萬軍隊,在最困難的時,遠東仍有上百萬軍隊防禦日本,頂峰期間蘇軍總兵力達到1000萬以上,這還不含游擊隊和民兵等非正式編制的人數。德軍戰爭初期動員了550萬人實施巴巴羅薩,除去僕從國150萬,自身只有400萬,頂峰不過七八百萬,兩國的動員能力可見一斑。這就是為什麼蘇聯在戰爭初期損失400萬人仍可以堅持到斯大林格勒戰役逆轉形勢,而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損失150萬人後就丟掉了現場的主動權。

老調重彈,二戰蘇聯單挑德國誰會贏?

老調重彈,二戰蘇聯單挑德國誰會贏?

老調重彈,二戰蘇聯單挑德國誰會贏?

老調重彈,二戰蘇聯單挑德國誰會贏?

老調重彈,二戰蘇聯單挑德國誰會贏?

可能有德粉說,蘇聯有美國援助,德國打蘇聯時還在打美國英國等國,屬於兩線作戰,蘇聯天氣寒冷導致德國失敗。其實他們只看到片面,沒有看到本質。美英的援助雖然數量龐大但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二戰中美國援助的武器裝備僅僅佔蘇聯生產總量的4%。美國援助一半以上給英國,蘇聯得到的很少,美國參戰前國內盛行孤立主義,妄圖走一戰老路,大發戰爭財,其時對德日並未進行物資禁運,英國跟德國死磕時,美國還通過西班牙向德國出口戰略物資。美國雖然對德宣戰,可卻沒有派大規模兵力與德軍作戰,德國最強大的是陸軍,海軍不值得一提,空軍不如英國。蘇聯在最困難的時候多次催促美英開闢第二戰場,美英不予理睬,等到蘇聯逆轉戰場形式轉入大反攻後,美英擔心蘇聯會佔領整個歐洲大陸,才實施諾曼底登陸,實際上是跟蘇聯搶奪勝利果實。即便是諾曼底登陸,德軍還是將80%兵力投入東線,對西線是消極的,甚至給盟軍讓路。蘇聯雖然寒冷,但和德國的緯度相差無幾,德國雖不如蘇聯寒冷,但相差也不太大,再說蘇軍裡也有很多中亞士兵,他們的家長並不寒冷,到了戰場絲毫不受影響,究其原因還是蘇聯後勤強於德國,在老天面前蘇德平等,德國因為寒冷啟動不了坦克拉不開槍栓,士兵凍傷慘重完全是德國後勤部門不給力,怪不得老天爺。


二戰蘇德戰場本質是德國擁有本土及維希法國,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希臘等國的資源,以此基礎的百分之八十發動對蘇聯的戰爭,採取突襲重創蘇聯(蘇聯戰初不給力除了德國突襲,最主要問題是斯大林的大清洗運動,消滅了蘇軍一半以上的軍官,軍隊指揮系統基本是半癱瘓,否則蘇芬戰爭打得也不會那麼難看),蘇聯在穩住陣腳後開展反攻,最終消滅德國法西斯。試想下如果德國不是偷襲(德國取得的戰績大多是戰爭初期的偷襲取得,蘇聯雖然補充了兵力,但是大多沒有訓練,基本給德國送人頭,這就是為什麼初期蘇德損失交換比如此懸殊,後期蘇軍得到戰火錘鍊,傷亡逐漸少於德軍的原因了),蘇聯沒有進行大清洗,紅色拿破崙圖哈切夫斯基還在,德國或許根本不敢打蘇聯,或者打了蘇聯自己輸的更快。所以說德國憑藉本土的力量單挑蘇聯,無疑是作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