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2.4亿 平均4个劳动力抚养1位

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平均近4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

平均近4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

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其中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由于70年代以来独生子女较多,将来“四二一”家庭结构比较普遍,一对夫妻要抚养一个子女,照顾四个老人。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到中年,父母渐渐变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现实压力。

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主任 李志宏:不同于发达国家,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与新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相伴随,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交织,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更加复杂。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家大事。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主任 李志宏:在养老机构床位数量方面,提出了护理型养老床位的占比要超过30%。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提出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要达到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要稳定到95%以上

"康医养结合" 养老医疗一张床

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要求,山东省鼓励在养老机构中设医,在医疗机构中设养,积极探索“县、乡、村”三级医养融合发展模式,逐步构建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患者家属:养老、医疗一张床就一块解决了。

据统计,到2020年年底,山东省将建成50个左右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10个左右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和养老示范企业。

长期护理险试点 覆盖4800万人

对大多数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庭来说,长期照料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016年以来,国家在15个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目前已覆盖4800万人。

江苏南通居民陈志远11年前因高血压引发脑溢血,生活从此不能完全自理。

陈志远的妻子 汤水芬:他自己不能走,要搀着走,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帮他洗澡理发一个人不好搞。有时候就不洗,让他脏一点。

针对陈志远这样的失能、半失能人员,两年前南通开始试点基本照护保险,市区120万参加了基本医保的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每人每年筹资100元,其中个人仅出30元,医保基金补助30元,政府补助40元。像陈志远这样的中度失能人员,每天有8块钱补助,每周享受一次上门护理服务。

养老护理员 周银凤:服务过程中我们会使用一个照护的APP,APP会在服务过程中对我们的服务质量有一个监管,让家属对我们的服务质量有个评价。

南通市已建立起总规模达1.2亿元的基本照护保险基金,失能和半失能参保人员无论在照护机构还是居家护理,都能领取补助。除南通外,长期护理保险已在上海、重庆、长春等城市试点,超过5万名参保者受益,报销比例达70%。

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主任 李志宏:

国家将加快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重点为失能失智的老年人,为他们的长期医疗护理与长期生活照护提供稳定可靠可持续的费用来源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