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顺治很容易就亲政而康熙必须干掉鳌拜呢?

大青马


首先这个题目是有错误的,顺治亲政并非很容易,康熙亲政跟顺治亲政对比根本不困难。

顺治亲政的敌人是多尔衮,康熙亲政的敌人是鳌拜。多尔衮与鳌拜两人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顺治帝面对的多尔衮是死局,但多尔衮正值壮年时猝死于塞外,所以顺治帝才可以亲政,这也是很多人认为顺治帝很容易亲政的原因。

先来说说顺治帝亲政之难度

顺治帝乃是清朝第三位皇帝,入关以后第一位皇帝,因为他在位期间清朝实现了入关,从割据政权成为全国性政权,因此他庙号带祖,是为清世祖。

而顺治帝的不世之功其实都是多尔衮所为,多尔衮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异母弟。说出来顺治帝能成为皇帝还要感谢多尔衮,因为皇太极1643年猝死以后,并没有留下继承人遗诏。所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与多尔衮都想要成为新皇帝,双方僵持下去,最后折中,皇太极幼子福临为新皇帝,多尔衮为摄政王。

1644年明庭内乱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帝身死,满清实际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趁机入关。(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并且在入关以后指挥清军打的大顺政权李自成一蹶不起,杀死大西政权张献忠,攻破南明最强大的弘光政权。

可以说在多尔衮的指挥下,满清才可以顺利入关,又打的其他三大势力一蹶不起,奠定了清廷一家独大统一中国的局势。

多尔衮拥有这些不世之功,可以说是大权独揽,朝廷是封无可封,甚至封其为“皇父摄政王”。可能因为当时清廷没有彻底统一中国,局势不太稳定而且多尔衮正值壮年所以并没有取顺治帝而代之。

顺治帝整整当了七年傀儡皇帝,这时期最大的问题不是亲政而是活命问题,多尔衮拥有的权势是滔天的,取代他也只是一念之间。事情的转机发生在顺治七年末,多尔衮出塞外狩猎然后猝死。顺治帝才得以亲政。

顺治帝亲政时候是顺治八年初,满打满算当了七年心惊胆战的傀儡皇帝。


再说说康熙亲政难度

顺治帝面对叔叔多尔衮之威胁是巨大的,在血统上来说,多尔衮取代顺治帝的反弹很小。

康熙面对的鳌拜并非爱新觉罗家族之人,只是属于开国元勋,属于普通权臣范围,篡位是不可能的。

康熙幼年登基还有孝庄太后辅佐,经过多尔衮的前车之鉴,顺治帝亲政以后在制度上多方巩固皇权,所以鳌拜的权势绝对无法跟多尔衮比,而孝庄太后在康熙登基时也拥有一定的权力。

鳌拜是皇太极爱将,对于皇太极是忠心耿耿,皇太极猝死以后鳌拜宁愿死也要扶皇太极儿子上位,表现出其忠心耿耿。(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顺治帝死后辅政四大臣就有鳌拜。

可以看出来鳌拜对于清皇室还是忠心耿耿的,他只是有勇无谋的武将罢了,政治上太过低能儿,所以欺康熙帝年幼才胡作非为。

而且任何王朝初期的凝聚力都是不错的,经过顺治入关的统一中国以后,清庭上下还是比较忠心认可皇权的,鳌拜可以肆意妄为但篡位是不可能的。

所以就亲政难度来说,康熙帝最起码没有性命之忧,而且后来康熙帝用计擒获了鳌拜以后迅速亲政,并没有遭到鳌拜党羽的反扑,说明支持康熙帝的人很多。像多尔衮在世顺治帝根本不可能有擒获多尔衮的机会。


康熙帝在康熙八年擒获鳌拜,正式亲政。巧合的是他的父亲顺治帝也是顺治八年正式亲政的。


宋安之

因为阻碍他们亲政的人活的时长不同啊!

估计大家都知道顺治时期是多尔衮当的摄政王,但是多尔衮是什么时候死的你们知道吗?我给大家理一理吧。

顺治生于1638年,6岁即位。也就是在1644年的正月,正式成为了皇帝。而在他即位之后,

命礼亲王代善勿拜。郑亲王济尔哈朗谕部院各官,凡白事先启睿亲王,而自居其次。

也就是说睿亲王多尔衮这个摄政王在当时虽然能够欺负只有6岁的顺治,但是还有济尔哈郎和代善这两个与多尔衮同辈的人扯着多尔衮的后腿的,多尔衮不是想干啥就能干啥的。

而且关键是多尔衮在1650年12月31就死了。。。。更关键的是,多尔衮还没亲儿子。。。再关键的是,他有一个比较有脑子的兄弟多铎,死的比他还早,在1649年4月29就因为感染天花死了。。。剩下的那个亲哥哥阿济格是个莽夫,在多尔衮死后想当摄政王,结果被圈禁起来,而后被杀。

然而,在1651年,顺治才13岁而已。记住,此时的顺治才13岁,阻碍他亲政的人却都死完了。


再看康熙。

康熙即位是在1661年,1662年改元的康熙元年。在1661年,康熙不过6周岁,虚岁8岁。而比较搞笑的是之所以康熙能登上皇位,还是因为耶稣会教士汤若望向顺治建议:

出过天花的康熙不会再因为天花而死。

天花,有没有联想到前面的多铎?

之后康熙亲政的最大敌人就是鳌拜了。要知道鳌拜只是辅政四大臣之一,首辅还是索尼,而不是他,为啥鳌拜这么凶呢?因为他资历老,根基深。

要知道鳌拜从打毛文龙的东江镇就开始了军事生涯,而且他还是苏完部族长索尔果的孙子,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功劳加人脉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了的。

当然关键还是在1667年,也就是康熙十四岁的时候,鳌拜没有知趣的去死。要知道康熙到了成年,该亲政了,而鳌拜却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和遏必隆一起装逼,自己晋升自己一等公。真是不知死啊!

最终,在两年后,也就是1669年,康熙在练出来一批亲信侍卫后抓住了鳌拜,并在不久后弄死了他。


所以,为啥康熙必须弄死鳌拜,不是康熙想自己脏自己的手,而是鳌拜太不懂得学多尔衮自己把自己从马上摔下来弄死了。。。。


王斌兔斯基

顺治得以顺利亲政,在于多尔衮英年早逝。多尔衮以摄政王父之名,行代行皇帝皇帝之权。如果他不死,顺治只能等他死了才有机会正式亲政。

顺治亲政的结果也无非就是清算而已。压抑心中多年的怒火,得到释放。而对于朝政,仍延续多尔衮的政策,连多尔衮变动过的上三旗,都不敢顺势调整回来。因为容易导致朝内各方势力失衡。

而康熙继位之前,面临的情况已经是更为艰难了,是顺治已经无法支应下去的摊子。但是同时也是比顺治更轻松的摊子,应为他不需要等一个多尔衮让位了,鳌拜再张牙舞爪,比起多尔衮也好对付得多。关键顺治是被多尔衮耽误了的“圣君”,而康熙则不然,面对一个不破不立的天下,他是一个天然的斗士,从身边不顺眼的鳌拜斗起,然后三藩、台湾、准噶尔。他不像顺治需要韬光养晦,他急于亲政,急于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一生都在奋斗,他的一生都不妥协,最终也成为了一世圣君!


诺尔说事

顺治登位的敌人是摄政王多尔衰,多尔袞很快在塞外战死,显见得顺帝登位易。康熙帝登位的敌人是鳌拜,軍政大权在握的鳌大人不把6岁的康熙帝放在眼里,成了康熙帝执政的最大阻碍,6岁的孩子呀,好比一个孩子与恶狼斗,太危险了。但孝庄皇后在康熙帝后边,出谋划策,终于打败了鳌拜。实权拿回手中,成就了一代伟人。


巧巧98474

因为六岁的福临成为毫格与多尔衮双方斗争的获利者,为为做戏剧般地登上皇位,顺利地做了大清朝第二位皇帝。而康熙由于鳌大人专权,而且权重势大,康熙无法实行他的旨意。年轻有为的康熙皇帝无法忍受的,从切身体验中,康熙巳清楚地认识到不除掉鳌大人,他就不能整肃朝纲,推行政务也就不可能按自己的旨意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