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樑家河》第11期」陸勁:“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

「感悟《梁家河》第11期」陆劲:“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

「感悟《梁家河》第11期」陆劲:“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
「感悟《梁家河》第11期」陆劲:“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感悟《梁家河》第11期」陆劲:“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

《梁家河》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村插隊時的工作生活,再現了總書記由一名知青成長為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歷程,真實記錄了幾十年來梁家河村發生的巨大變化。該書在我市發行以來,不但受到全市各級黨員幹部的熱捧,也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大家紛紛提筆,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感悟《梁家河》第11期」陆劲:“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

“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

勉縣張家河鎮 陸勁

《梁家河》一書裡有幾段關於“一碗水端平”的敘述:

習近平說:“要當好一個村上的領導,必須一碗水端平。群眾最講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錢的事,你處理的不公,群眾也不答應;十塊錢的事,你處理的公道,群眾也不會有意見。無論大事還是小事,該咋辦就咋辦。”

石春陽對“一碗水端平”的思考一直沒有停止過。他發現,在物資短缺的年代,“一碗水端平”注重的是公平,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一碗水端平”最重要的是碗裡要先有“水”。怎麼讓碗裡有“水”呢?石春陽結合縣上的發展規劃,提出在梁家河發展蘋果產業的設想。2015年5月1日,梁家河成立了鄉村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家家戶戶過上了好光景,新的發展理念讓梁家河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梁家河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讀了《梁家河》對習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全面回顧瞭解,嚮往和敬佩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幹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甘於奉獻、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共產黨人精神高地,體味“一碗水端平”極富傳統文化裡蘊藏的哲理。

“一碗水端平”的意思是處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在中國七十年代的農村,農民勞動一天要記公分,也就是勞動報酬,年底要決算,憑勞動日分得糧食,也是生存的最基本方式。

在物資短缺的年代,“一碗水端平”是多麼的重要,公道正派的幹部能救人命,當然備受群眾信服的。其實,“一碗水端平”是深入老百姓骨髓裡的東西。

“一碗水端平”是老百姓常用的語言,是來自生活的生動實踐,但凡淳樸的百姓或是鄉賢都是有這智慧的。“一碗水端平”賦予了幹事創業的新內涵。

當前,脫貧攻堅是各級黨政幹部的最大政治任務。著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著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著力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需要“一碗水端平”的精神。這實質上就是公道正派、熱心為民辦實事,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提升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幫助貧困村、貧困戶謀劃產業發展思路,找準富民產業突破口,採取綜合措施讓貧困群眾脫貧,同步夠格邁入小康。

一些地方積極探索“三變”改革,成立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壯大集體經濟,消除“空殼村”,這是“一碗水端平”先要碗裡有水的創新實踐表現。的確,扶真貧真扶貧的要求需要“一碗水端平”的思想、措施,自然也需要這種大智慧力量。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百姓渴望的、上級對各級幹部要求的也是一碗水端平。如今,全世界人民都將“公正”二字作為處世的準則,“一碗水端平”蘊藏的哲理和人們的期盼是一致的。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大智慧無不彰顯“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從飛樑架柱改革的制度設計、從反腐倡廉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黨風政風民風的好轉、從“一帶一路”促進世界發展、從倡導世界和平發展提出中國主張中國方案,無不得以全面的體現,梁家河真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新時代需要新理念,從《梁家河》書中汲取大智慧養分。如果一位德高望重的鄉賢因處事“一碗水端平”而受人敬佩,那麼一名共產黨人以“一碗水端平”為遵循,必將是人民好公僕。

「感悟《梁家河》第11期」陆劲:“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

總編:黃學鋒

審核:劉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