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道有什麼特點?

酒為何物?是讓人精神滿足的魔水,它為什麼不分民族,不限地域,風行世界,歷經數千年而不衰?

品酒有道,那麼中國有酒道嗎?又有什麼特點呢?

宋朝朱翼中在《北山酒經》中說:“酒可通神,古人以酒祭祀祈天、地、鬼、神、祖先,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謝祖輩庇護之恩德。酒有靈性,人們以酒為媒,祝福婚姻,上至諸侯大夫、詩人墨客,下至鄉村百姓、漁夫憔子,沒有人可以缺酒。”自古以來“無酒不成禮”,射箭比武,宴請賓客,賓主互拜,均以酒為禮。文人以酒啟動文思;將士出征,以酒壯行。

“道”是我國哲學中的基本概念,它闡述了事物的基本規律,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道。中國酒道,精髓就是“中和”二字,主張對酒無嗜飲,這與莊子的無所貪酒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莊子主張飲酒有節,有酒可以飲,但要飲而不過,飲而不貪,飲似若未飲,絕不可太過,故謂之“和”。“和”也是平和協調,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飲酒要飲到不傷身心,恰好好處,有樂而不誤事,才能稱之為“和”。

中國酒道有什麼特點?

酒道應包括“酒德”、“酒禮”、“健康”等諸多內涵。那麼,什麼是中華酒道呢?酒界及酒文化研究者有廣泛論述,雖系統但缺乏核心,我們認為酒道是酒文化的核心和情形共存的表現。中華酒道指酒的飲用禮儀、釀造技藝、飲中性情飄逸,達到修身養性的最高意境之道,是把酒藝、酒禮、酒德以飲酒為媒介而催生出的造酒術、酒品精華、社交活動、身心追求、禮儀修行和飲酒意境的綜合文化現象,是高度概況了的酒文化。

中華酒道自始至終貫穿於酒事中,表現在賓主的酒性上,拿出珍藏極品,客人在盛情難卻下,豁達歡暢,溝通隨和,熱情友好和善,賓主共同領略飲酒的寓意,使飲酒意境和諧愉快,達到極度滿足、言語盡表、情真意切的境界,此謂情理之道。

中國酒道有什麼特點?

酒也有五好,五不好的說法,即不好酒而好賓,不好食而好談,不好長夜之飲,而好與日月相隨而不忍別;不好為苛刻之令,而好受罰者欲辨無辭;不好使酒罵座之人,而好其酒後進露肝膈;若家庭小聚,則可談天說地,暴隱私於無遺,有宴飲之實事,無虛假酬酢之奉迎,觀兒女嬉笑,嬌妻勸慰,盡享天倫之樂。  

在酒道中,“情、理”是核心,“美、德”是靈魂。酒飲酒,非常酒,醉可醉,非常醉,道法出美酒,道人有真情,道境有真夢,道酒有凡仙。  古來聖賢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於酒也。

這正是中華酒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