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聊基金第三期:指數增強的奧祕

閒話聊基金第三期:指數增強的奧秘

本文為“聰明的投資者”投資理財徵集活動參賽文章

“指數基金是最適合普通人投資的標的”, 這句巴菲特的名言將指數基金帶入了廣大投資者的視野。然而,大多數投資者不知道的是巴菲特說這句話的前提是建立在美股長週期大牛市的基礎上的。國內A股因為其牛短熊長的特殊原因,所以國內的被動式指數基金的收益率與美國的相比有一定距離。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國內眾多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指數基金的2.0版,也就是指數增強型基金來增強傳統指數基金的收益率。

什麼是指數增強?

指數增強顧名思義是以股市基準指數作為參考進行投資,且在被動跟蹤指數的同時加入主動選股的策略模型,以期在降低市場下行風險影響的同時獲取與市場相當,甚至是超越市場收益的一種資產組合。

指數增強的收益來自哪裡?

指數增強的收益一般來自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指數本身上漲所帶來的收益——稱之為貝塔收益;第二部分是利用策略模型主動選股增強後操作所獲取的超越市場的收益——稱之為阿爾法收益。市場的認知裡通常會認為貝塔收益較為普通,而阿爾法收益則較為珍貴。如果單純追求貝塔收益或阿爾法收益,則一個整體收益會較低,另一個的風險會較高。將這兩種收益合二為一後,就進可攻,退可守。這也是指數增強整體收益高的核心奧秘之一。

如何捕捉阿爾法收益?

阿爾法收益的核心建立在投資管理者所建立的策略模型之上。首先,通過對一系列指標(因子)進行分析,給所跟蹤的指數的每個股票做一個綜合打分(alpha值),選取其中打分比較高的股票進行組合。同時用數學優化的方法,精確控制投資組合與指數本身的偏離(跟蹤誤差)以及各種風險的暴露。

創建策略模型的具體操作方法為,第一,創建因子模型。量化模型對長期與股票漲跌相關的指標進行大數據分析,篩選具有明顯預測能力的因子構建模型。第二塊是組合優化。指數增強並非簡單地選取10個打分最高的股票,然後每個股票買十分之一完事。而是需要通過比較複雜的優化器,精確計算每個股票的權重,使得整體投資組合與指數的偏差得到合理控制。例如投資組合裡面的股票平均市值要與指數權重股平均市值接近等等。這一塊工作重要性不亞於因子模型,它能確保基金的整體走勢能夠與指數比較接近,而不會因為某種市場上突發的風格異動造成業績大幅偏離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