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黨政代表團赴重慶市學習考察 簽署12個專項合作協議

6月6日至7日,省委書記彭清華,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率四川省黨政代表團赴重慶市學習考察,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一家親”感情推動常態化合作,以“一盤棋”意識促進一體化發展,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推動成渝經濟區發展和成渝城市群建設邁上更高水平。兩地舉行重慶·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交流座談會,簽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和12個專項合作協議。

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一同考察並出席座談會。

在渝期間,代表團先後前往重慶市規劃展覽館、朝天門交運碼頭、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長江水系生態環境保護和重慶市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產業佈局、數字經濟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外開放合作、醫療科技產業發展等情況。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在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培育發展新動能、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代表團留下深刻印象。

7日下午,兩地舉行重慶·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交流座談會。陳敏爾、彭清華分別講話。唐良智、尹力先後介紹重慶市、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代表雙方簽署《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座談會前,雙方有關部門和市、區還簽署了共同推進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片區)建設、共同推進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加強跨界河流聯防聯控、高質量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加強科技協同創新、加強市場監管、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推進沿江開放發展、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文化旅遊合作、深化臨空經濟和車產業發展、促進物流業協同發展等11個方面12個專項合作協議。

陳敏爾代表重慶市委、市政府向四川省黨政代表團表示熱烈歡迎,對四川長期以來給予重慶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陳敏爾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令人印象深刻。四川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值得重慶學習借鑑。我們對四川發展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衷心祝願四川明天更美好、人民更幸福。重慶正在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紮實”要求,大力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八項行動計劃”,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陳敏爾指出,川渝山水相連、人文相近、民俗相通,兄弟一家親。兩地共處長江上游,肩負著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任務;同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肩負著把“一帶”與“一路”連接得更加緊密的使命;同在西部內陸地區,肩負著在西部帶頭髮展、帶動發展的責任。深化川渝合作,雙方具有高度戰略契合。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攜手合作、共同發展,推動川渝合作邁上新臺階,更好地融入和服務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要共同建設西部內陸開放高地,注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並舉、水鐵公空四種方式聯運,促進互聯互通,完善對外開放大通道,推進開放平臺共享,提升區域整體開放功能;共同構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保護好長江母親河,讓一江碧水向東流;共同打造成渝城市群和巴蜀美麗鄉村,加強戰略規劃對接,促進城市提升、鄉村振興,讓巴山蜀水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共同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產業集群聯動發展、協同配套,推進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脫貧攻堅等合作共建;共同構建高效務實合作機制,抓好項目化、事項化落實,推動合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彭清華在講話中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感謝重慶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給予四川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彭清華說,川渝自古一家親。深化川渝合作是國家戰略大勢所趨、共同發展現實所需、互利共贏民心所向,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川渝兩地參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攜手深化合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與重慶一道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涵、完善合作機制,促進兩地更深層次全面對接、更高水平聯動發展,攜手譜寫新時代區域合作發展新篇章。一是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全面對接、聯動發展,共建聯防聯控機制,實施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共同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二是推動產業創新協作全面對接、聯動發展,重點在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加強協同協作,共同建設全國重要的高端現代產業基地。三是推動對外開放合作全面對接、聯動發展,把握“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機遇,共同抓好高速鐵路、城際快鐵、航電樞紐、高速公路、港口、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特別是攜手推進南向通道建設,構建互聯互通立體交通網絡,共同打造對外開放新優勢。四是推動文化旅遊合作全面對接、聯動發展,攜手推出一批精品旅遊景區和旅遊線路,合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巴蜀文化品牌,共同建設長江上游國際黃金旅遊帶。五是推動資源要素和公共服務全面對接、聯動發展,強化兩地金融風險監管協同,開展市場監管聯合執法,加強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公共服務和脫貧攻堅領域合作,共同打造區域一體化的市場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