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要打沙特?

王海70580

是伊拉克打科威特吧。伊拉克打科威特,主要是因為伊拉克無力支付超過140億美元的兩伊戰爭貸款,和科威特超量生產石油導致的伊拉克石油利潤下降等原因導致的。

兩伊戰爭

兩伊戰爭貸款:

20世紀80年代初,伊朗與伊拉克爆發了邊境戰爭。在這期間,科威特一開始保持中立,並嘗試從中調停。1982年,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公然嘗試向科威特輸出革命,科威特因而開始支持伊拉克。之後,科威特便對伊拉克開始進行大量的經濟援助。在兩伊戰爭期間,當巴士拉港口因戰爭而關閉時,科威特起到了伊拉克的主要對外港口的作用。但是,當戰爭結束後,這兩個阿拉伯鄰國的友好關係卻由於經濟和外交因素而惡化。

當兩伊戰爭結束時,伊拉克的財政狀況並不足以支付科威特在戰爭期間給予的140億美元的戰爭貸款,因此請求免除債務。伊拉克認為兩伊戰爭成功的阻止了伊朗對科威特的霸權。然而,由於科威特拒絕免除伊拉克的債務,導致兩國關係越來越緊張。在1989年下半年,伊拉克與科威特領導人間組織了幾次會議,但並未能解決債務爭端。

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陸軍坦克、裝甲車

石油利潤下降等問題:

1988年,伊拉克的石油部長伊薩姆·沙拉比向石油輸出國組織施壓,希望降低原油生產配額以結束20世紀80年代的原油供應過剩的局面。沙拉比主張拉高油價,認為此舉將幫助伊拉克提高其石油利潤並支付600億美元的債務。但是,因為科威特擁有大量石油下游產業,所以並不擔心原油價格過低,因此於1989年,向石油輸出國組織提出將國家總石油生產限額提升50%。所以整個80年代,科威特的原油產量都超過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強制配額,也因此阻止了原油價格的進一步上升。

因石油輸出國組織內部無法達成一致,導致伊拉克無法成功的拉昇油價,結束供應過剩,也因此難以恢復被戰爭拖垮的經濟。據估算,從1985至1989年,伊拉克因科威特的石油政策每年損失達到140億美元,科威特拒絕石油減產被伊拉克看作是一種侵略行為。

後來,伊拉克聲稱科威特對魯邁拉油田進行跨國境線定向鑽井,這使得雙方關係更加惡化。雙方對魯邁拉油田的爭論,從上世紀60年就開始了,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在魯邁拉油田的鑽井行動不斷下降,與此同時,科威特在此的鑽井活動不斷增加。在1989年,伊拉克譴責科威特使用先進鑽井技術,來開採伊拉克在魯邁拉油田所佔的份額。伊拉克同時估算了大約有價值24億美元的伊拉克石油被科威特偷採,並要求科威特予以賠償。

科威特陸軍坦克

1990年7月25日,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幾天前,石油輸出國組織官方人員宣佈,科威特與沙特阿拉伯達成石油減產協議,將石油日產量限制在150萬桶,可以看作是潛在的解決了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的石油爭端。但是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緊張的關係得到了緩解,因為在同一時間,伊拉克在邊境集結了大量部隊。1990年8月2日凌晨2時,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四個精銳師以及相當於一個師兵力的特種部隊發動了入侵科威特的行動。


鼎盛軍事

這裡提問說的是“海夫吉之戰”吧? 在“沙漠風暴”行動開始後兩週,伊拉克軍隊被炸的耐不住了,打算用地面部隊主動出擊的方式去恐嚇一下美軍,同時試探多國聯軍的穩固程度。


伊軍出動了幾路團級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對沙特和科威特邊境地區沙特境內的海夫吉小鎮發動了四次進攻。在交戰中,伊軍分別於美國海軍陸戰隊和沙特的國民衛隊交手,美海軍陸戰隊主要是輕裝機械化部隊,但是得益於先進的空地一體戰體系,在足夠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先進的夜視器材和少量的M60坦克的支援下讓伊軍沒少了吃苦,但是最後伊軍還是在沙特國民衛隊防守的地段得手,達成了突破衝進了海夫吉小鎮。


伊軍佔領海夫吉之後開始構築防禦陣地,明顯沒有進一步發展突破的意思。這就讓多國聯軍有了足夠的調整時間,很快在大批美軍戰鬥支援部隊和空中力量的掩護下,沙特國民衛隊發起了反擊戰。開頭階段,伊軍打得挺頑強的,沙特部隊推進很慢,可是隨著美軍的空襲和炮火,尤其是海軍艦炮的支援力度不斷增大,伊軍開始棄城逃跑了。沙特部隊在追擊過程中算是“戰果輝煌”吧,繳獲了大批伊軍主動丟棄的坦克和裝甲車,但是可以想見,要是沒有美軍的炮兵、空軍和艦炮火力支援,勝負可就不好說了。


應該說,伊拉克這種試圖用戰鬥偵察的方式發動試探性進攻改變自己被動挨炸的策略是一個徹底的失敗。除了損失大批武器裝備之外,更是讓伊軍中下層認識到了美軍的威力。不但戰役目的沒有到達,反而造成了自己戰略上徹底動搖。隨後薩達姆慌忙衝科威特撤軍,大量的機械化部隊在沒有足夠空中掩護的情況下沿著高速公路蜂擁而逃,結果讓多國聯軍的空襲殺得屍橫遍野,形成所謂的“死亡公路”。


在美軍大批抵達沙特的時候,薩達姆就已經徹底輸掉了這場戰爭。他真正唯一的機會在於,沙特開始研究接納美軍進駐的時候果斷的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徹底拿下沙特,那樣子還有一線生機,最少日後談判也能多一些籌碼。憑著當時伊拉克和沙特的力量對比,以及周邊的形勢,其實沒人攔得住他那麼幹。


其實從一開始,薩達姆低估美軍的作戰能力過高估計自己,悍然發動對科威特的入侵,這是踏上不歸路的第一步,他沒有意識到。介於當時的國際形勢,美國斷然不會容忍一個大國能夠操縱世界石油市場,所以海灣戰爭是打定了。薩達姆的失敗也是註定的了。不過籌碼多,巧妙利用機會,結果總是會好於傻乎乎的硬碰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