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人都認同自己是阿拉伯人?

寒風


“民族”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不同的民族維繫這種共同體的基礎是不同的,一般而言有血統、語言、文化、宗教、權威等元素,對於阿拉伯人這個群體而言,其核心是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除了這兩項,不同地區的阿拉伯人是有差異的,海灣阿拉伯人和其他阿拉伯人是不一樣的。而愛爾蘭人維繫民族認同的基礎是天主教、愛爾蘭歷史、凱爾特語,蘇格蘭人則是蘇格蘭歷史、蓋爾語、迥異於英格蘭的生活方式。

阿拉伯人在興起之前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在當時的阿拉伯半島居住著一系列語言、習俗相近的部落,他們默默無聞,過著簡陋的生活,直到七世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後整個半島各部落迅速凝聚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在伊斯蘭信仰的鼓舞下,阿拉伯騎兵衝出半島,在很短時間內就征服了除拜占庭以外的整個地中海西岸和北非地區,包括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等地,那些不接受阿拉伯人統治的敘利亞人、巴勒斯坦人等原住民一部分在戰爭中犧牲,剩下的潰逃到拜占庭境內,在統治區裡阿拉伯人按照伊斯蘭教的律法對治下的基督徒徵收“吉亞茲稅”(一種針對“異教徒”的人頭稅),而皈依伊斯蘭教的人可以免去這種稅,宗教稅加上內婚制的實施,使得統治區的基督徒等非穆斯林族群不斷皈依伊斯蘭教,由於中東這塊區域變化多端,一會兒被一個帝國統治,一會兒被另一個帝國統治,導致民族、語言的聚合性不夠,比如有希臘化埃及人/敘利亞人,羅馬化埃及人/敘利亞人,非希臘羅馬化埃及人/敘利亞人等,這些地區的族群呈現碎片化分佈,缺乏民族、語言的同一性,主要是靠基督教維繫的,而伊斯蘭教徹底取代了原本基督教在這些地區的地位,阿拉伯語作為伊斯蘭教的神聖語言在伊斯蘭化的過程中也進行著阿拉伯化,在強勢的阿拉伯帝國伊斯蘭文化的影響下,大部分人都被同化了。由於阿拉伯語標準語言是以“古蘭經誦讀音”為基準的,即便口語層面的各地區阿拉伯語已經相差懸殊,也能保持統一,所以各地區的阿拉伯人能維繫認同感,不僅僅是穆斯林的身份,也是阿拉伯人這一民族身份。在阿拉伯帝國邊緣地帶,尤其當面對的是有著輝煌歷史和文化、語言、社會結構具有同一性的人口眾多的民族(比如波斯人)時,阿拉伯化就不太行了,頂多能伊斯蘭化。



英倫三島則是另一個情況,盎格魯撒克遜人在八世紀的英格蘭地區站穩腳跟後建立起著名的“七國時代”,隨即不列顛北部遭到維京人入侵,竭力抵抗後兩者之間漸歸和平,又受到諾曼底半島的諾曼人入侵,這個過程中不列顛島的整合尚未完成,一直到英法百年戰爭後才形成“英格蘭人”這一強有力的民族認同,而“盎格魯撒克遜人”這個名詞本身就屬於大英帝國時代後復興的概念,偏文化、歷史屬性。從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到17、18世紀聯合王國成立的這段期間,英格蘭和北部的蘇格蘭一直都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在這個漫長過程中由於差異性和隔閡造成的原因,以及英格蘭對蘇格蘭地區的壓迫,造成“蘇格蘭人”的民族認同確立。至於愛爾蘭,由於海峽的阻隔共性更少,愛爾蘭人的凱爾特語比蘇格蘭保持時間更久,英格蘭從歷史上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歐陸和不列顛,很少涉獵愛爾蘭地區,在宗教改革後英格蘭的新教宗教與愛爾蘭的天主教信仰更是格格不入,而英格蘭對愛爾蘭的歧視壓迫更是嚴重,使得愛爾蘭人與英格蘭人對立很嚴重,這種歷史仇恨很難消解。從宗教角度看,普魯士地區被條頓騎士德意志化是在強制基督教化的基礎上的,這段時期拉丁文使用率已經不高了,普魯士人被條頓騎士團的德意志語言影響更大。而英倫三島的基督教化很早,在現代英語形成之前由羅馬派遣的拉丁傳教士早就在英倫三島傳教,英倫三島接受的是純粹的拉丁文,傳教士還給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創制本民族的文字、宗教體系,這種內向性的宗教文化差異早已建立,比如英格蘭守護者“聖喬治”,蘇格蘭“聖安德魯”,愛爾蘭“聖帕特里克”,英語在蘇格蘭、愛爾蘭的使用更多的是近代大英帝國的影響和英式文化的強勢導致的結果罷了。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不僅文化不同,連地區人們的性格也衍生出差異,英格蘭人的緘默、冷靜和愛爾蘭人的衝動、好鬥形成鮮明對比,而蘇格蘭人居於兩者之間。整體來說由於各種差異導致的分離性使得英倫三島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認同,英倫三島這種地理結構以及英國和法國的歷史淵源,使得英格蘭缺少力量去強制性統一整個英倫三島,總體偏向於平衡與妥協,這種模式可以說貫穿了整個英國的歷史進程和文化精神。


滅法者

討論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民族認同,需要從其歷史脈絡、文化傳承、宗教信仰等角度分析。伊拉克,黎巴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敘利亞文化核心輻射圈內,故本文便主要以敘利亞為主,從歷史脈絡等多個方面分析和回答為什麼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認同自己是阿拉伯人這一問題。

在敘利亞這片古老而輝煌的土地上,存在過科普特、亞述、腓尼基等無數個不同的民族,存在過無數個偉大的帝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些民族,或消亡,或被融合,或成為族群弱小的民族,居於一偶,這些存在過的帝國,大多成為歷史舞臺上的失寵兒,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只與剩幾處被歲月、戰火不斷侵蝕的文明遺址,供後人仰望。唯阿拉伯帝國,雖遠去,但其所代表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成長、傳播,對當世及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敘利亞古文明遺址


1.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敘利亞的興起。

(1).公元2世紀至3世紀,在敘利亞歸羅馬帝國統治期間,帕爾米拉人在敘利亞建立了一個阿拉伯國家,這是阿拉伯文化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

(2).公元636年,哈里發歐麥爾一世以戰功取得敘利亞,確立了阿拉伯帝國在敘利亞的統治地位,敘利亞開始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

哈里發歐麥爾一世

2.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敘利亞的發展和繁榮

(1).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敘利亞塑造的輝煌與阿拉伯帝國從敘利亞往外擴張達到鼎盛繁榮二者相輔相成。這也是大馬士革成為穆斯林第四聖地的重要原因。公元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奪取帝國權柄,定都大馬士革,建立了倭馬亞王朝,該王朝是阿拉伯帝國曆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以大馬士革為中心,向東至中亞帕米爾高原、西至西班牙、南至印度帝國這一廣袤的疆域輻射開來。大馬士革,成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核心區域,成為穆斯林朝聖的起始站。

倭馬亞王朝疆域圖

多說一句,也是在倭馬亞王朝建立之後,伊斯蘭什葉派開始興起,持續千年的伊斯蘭遜尼派和什葉派之爭開始拉開帷幕。

(2).十字軍東征、蒙古帝國西征與敘利亞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凝聚,捍衛——公元11世紀至13世紀十字軍東征及蒙古帝國西征期間,在領袖薩拉丁及拜伯爾斯的號召下,敘利亞民眾凝聚一心,捍衛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抵禦外侵,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認同。

大馬士革倭馬亞大清真寺

3.西方現代民族主義思潮下的敘利亞民族、宗教認同。

(1)19世紀下半葉,隨著西方民族主義思潮進入中亞,中東各民族民族認同意識開始覺醒,阿拉伯民族文化復興運動在敘利亞、黎巴嫩蓬勃發展,諸民族主義組織紛紛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敘利亞進行了反奧斯曼帝國的起義,起義者費薩爾於1918年佔領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了阿拉伯政府,開始走向民族自決的道路,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長達300多年的統治落下帷幕。

(2)1919年至1946年法國對敘利亞進行殖民統治時期,敘利亞各地爆發了反抗殖民統治、追求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期間如“大敘利亞”等各類關於民族主義的思想、理論層出不窮,鞏固了其民眾宗教、民族認同。敘利亞獨立後,於1958年與埃及、也門有過一段短暫的合併,這一舉措在“大阿拉伯主義”思潮下進行,側面反映出,敘利亞民族認同已經完成。


中評軍事

為什麼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等海灣國家的人認同自己是阿拉伯人?阿拉伯只是唐代才建立的國家啊。可以從3點分析:

1 海灣地區各種族混居,種族難分。父系Y染色體單倍型研究表明,有F、H、J1、J2、L、E1、G、R1a1等多種類型,他們之間的親緣差異,和他們同中國人、英國人的差異一樣大。但是由於歷史複雜的作用,已經不容易分出來了,各個族群都是多種來源,各個國家也是多種來源。

2 伊斯蘭宗教和語言字母的同類性。雖然語言詞彙多種來源,但是用同一套字母。雖然宗教有多種派別,但是總體上還是伊斯蘭教。在不同範圍內,總會有差異,但是放到更大範圍內,也可以找到共同點。海灣地區因為宗教和語言,被外界認定為同一個群體。這就如同印第安人、如同黑人,不管他們之間的差異有多大,外界把他們劃歸一個群體。甚至是因為宗教導致的統一歧視。

3 伊斯蘭教是以教派認同來劃分遊牧部族的,並無中國古代山川國界文化,更不認同歐洲殖民者對他們做出的國界劃分。


銀杏智庫

這個問題確實很水。。他們本就是同一個祖先,叫以實瑪利,與以撒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以撒的後裔是猶太人,猶太民族;以實瑪利的後裔就是阿拉伯人,阿拉伯民族。以撒和以實瑪利在世時是兄弟相爭,幾千年過去了,之前的中東戰爭和現在的阿以衝突,實際上也是兄弟相爭。《聖經 舊約》是現在以色列(猶太人)歷史書,也有提到阿拉伯人的小歷史,但不是主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