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也有专车接送了,还要感谢滴滴的共享出行

共享经济的时代,生活中无处不见共享的影子。看看我们周围,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物流、共享充电宝、共享购物车等等都来了。


不久前,我们在北京的一些候车亭,看到摆放了一些喷有二维码的马扎,命其名曰"共享马扎"。而在小学、幼儿园,更是出现了全新的共享平台"跳蚤市场",孩子们把闲置的书籍、玩具拿出来交换,锻炼了交往能力,家长很是认可。

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的共享经济将达到1.7万亿美元,到2025年达到4.4万亿美元,分别占到GDP的10%和20%。

我现在也有专车接送了,还要感谢滴滴的共享出行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就是催生了分享经济,"分享"主要是指对个人闲置资源的分享,分享经济通过技术把资源的拥有者和使用者进行重新匹配,进而大大提升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整体效能。

目前的中国,似乎没有不能共享的了,2015年将成为分享经济的元年,而分享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一个必然的趋势。以车子为例,诚然大部分人观念都认可拥有车,但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中国人都买车的话城市就彻底堵死了,而仅靠政策限购限行、压抑需求是行不通的,需要通过分享经济的创新服务来满足大众用车的需求。我现在也有专车接送了,还要感谢滴滴的共享出行

提到用车的分享,那就不得不说滴滴。2012年,滴滴凭借80万创业资金在北京启动,试图通过出租车的信息化解决老百姓打车难的痛点。但后来滴滴发现80%的出租车司机都已经是滴滴用户的时候,高峰期依然叫不到车。

滴滴意识到,这是一个需求、供给、道路、时间、连接、匹配乃至习惯等多维因素交织的结构化难题,单纯的信息化并不能化解。所以在随后滴滴进入了专车、快车、顺风车、巴士、拼车等一系列细分领域,希望成为服务百姓出行的一站式平台。

滴滴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打车方式,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盘活了存量巨大的家用轿车资源。现在,如果你需要叫一辆车,完全可以安然坐在家里或办公室里,打开已联网的手机,使用滴滴打车或快的打车发出需求,片刻便有车开到面前,或者提前在打车软件上预约时间,就会有车按时接送。目前已经有数亿人采取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出行变得更具有确定性。

我现在也有专车接送了,还要感谢滴滴的共享出行

出行共享让资源实现更充分的利用,减少尾气排放,使整个社会充满互信的积极氛围,还会使人获得新的社交场景。甚至,因拼车而结缘,成为挚友、同事、客户的现象已经很常见。共享资源让每个人得到便利,同时也让大家都去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改变。这也许也是滴滴在实现社会资源整合的同时,带给大家更多的社会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