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大清銀幣,未來趨勢和價值及市場投資肯定越發火熱!

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設立錢局自鑄機制銀元,各省也隨著效仿。清廷有鑑於此而動意統一機制銀元,於光緒二十九年

(1903年),命令戶部(財政部)在天津設立“大清戶部造幣總廠”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爪並能

興風作雨的神異動物。千百年來,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受到億萬龍的傳人頂禮膜拜。龍的藝術形象,成

為我國傳統裝飾的重要題材,在從古至今的許多建築、器物上都留下了不朽的造型。在作為財富象徵的錢幣

一枚大清銀幣,未來趨勢和價值及市場投資肯定越發火熱!

大清銀幣是由清政府統一管理的清戶部天津造幣總廠生產,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計劃發行,但真正的

造幣時間為宣統三年(1911),大清銀幣重七千二分,純銀含量高達96%—97%,正面刻有漢滿雙文—“大清

銀幣”和宣統三年字樣。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壹圓 . 成交價. 154萬 2015-07-01

107 大清銀幣宣統元寶庚戌春季 成交價. 102.50萬 2014-12-28

95 大清銀幣福建七錢二分 成交價. 168.00萬 2014-12-28

96 大清銀幣宣統三年(長鬚龍 成交價 106.00萬 2013-12-28

102 大清銀幣光緒元寶廣東省造 成交價. 145.00萬 2013-12-28

98 大清銀幣宣統三年(長鬚龍 成交價. 130.00萬 2014-06-28自光緒十五年(1889年)

一枚大清銀幣,未來趨勢和價值及市場投資肯定越發火熱!

大清銀幣長鬚龍壹圓,清宣統三年(1911)天津造幣總廠鑄。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其中提出銀幣專由造幣總廠製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廣東、湖北四局為分廠。

在製造銀元的同時,許多人提出了製造金幣的主張,進入20世紀,興起了關於建立本位制度的討論,有人主張中國實行金本位制,在黃金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先實行金匯兌本位制(亦稱“虛金本位制”)。

一枚大清銀幣,未來趨勢和價值及市場投資肯定越發火熱!

這種幣制以黃金定價格標準,但國內實際流通的是銀元,銀元按黃金價值流通,是黃金的價值符號。在金本位制尚無實行條件時,當時普遍主張先實行銀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產生了貨幣單位的“兩元之爭”。有人主張銀元重一兩,有人主張重七錢二分,即以元為單位

一枚大清銀幣,未來趨勢和價值及市場投資肯定越發火熱!

大清銀幣長鬚龍壹圓,清宣統三年(1911)天津造幣總廠鑄。當時清政府欲統一幣制,聘請海外高級技師精心設計製造了這套宣統三年大清銀幣,計有六、七種版式,長鬚龍是其中之一。新幣剛試鑄成功,正逢武昌起義,於是大部分新版銀幣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樣幣。長鬚龍因背面龍首之須特長而得名,屬於試樣性質,因圖案精緻、存世稀少而受人重視。

一枚大清銀幣,未來趨勢和價值及市場投資肯定越發火熱!

後採用七錢二分為單位。背刻鑄蟠龍紋圖案。每枚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96%--97%。在流通中按個計數使用。大清銀幣長鬚龍壹圓,清宣統三年(1911)天津造幣總廠鑄。當時清政府欲統一幣制,聘請海外高級技師精心設計製造了這套宣統三年大清銀幣,計有六、七種版式,長鬚龍是其中之一。新幣剛試鑄成功,正逢武昌起義,於是大部分新版銀幣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樣幣。長鬚龍因背面龍首之須特長而得名,屬於試樣性質,因圖案精緻、存世稀少而受人重視。

一枚大清銀幣,未來趨勢和價值及市場投資肯定越發火熱!

清光緒末年,清政府為整治各地分散鑄幣而引起的幣制混亂,便致力於幣制的整頓與變革。除明定鑄幣權統一歸中央外,還詳細制定了鑄幣的款式、單位、重量和成色。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命天津造幣廠鑄行國幣,聘請意大利雕刻師路易奇喬治擔任雕刻師,進行宣統三年版大清銀幣的雕模鑄造等籌備工作,大清銀幣即為此中成員之一。

一枚大清銀幣,未來趨勢和價值及市場投資肯定越發火熱!

從清朝光緒中葉起,我國各省地方政府開始用機器製造“光緒元寶”銀幣。到了光緒末年,湖北省和戶部又製造了“大清銀幣”。當時,各省的銀元局幾乎是獨立的,銀元在重量和成色上不一致,其流通也有地方性。為此,清政府於宣統二年(1910年)四月頒佈幣制條例:首先,定銀元為國幣,並規定以“元”為單位,每枚銀元重為七錢二分,成色為90%,含純銀量為六錢四分八釐。其次,積極改革銀兩制度,停止各省自由製造,將制幣權統一收歸中央政府。隨後,當年就試製統一的“大清銀幣”,面值有一元、五角、二角五分、一角共四種,其中,只有五角幣流通於市。到了宣統三年(1911年)由戶部天津造幣總廠正式製造“大清銀幣”。“大清銀幣”的幣面為:大清銀幣;上為滿文:宣統第三年;下為漢文:宣統三年;左右為束花一對。幣的背面為蟠龍和英文ONEDOLLAR。

一枚大清銀幣,未來趨勢和價值及市場投資肯定越發火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