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四个人教你怎么走路

o

80后90后,四个人教你怎么走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认识千八百字的人,大概都念过中学课本里的《故乡》。鲁迅先生在小说结尾这么写着:“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地上的路,是如此,人生的路,也如此。

他五岁报名读书,学校以不够年龄拒收。可小顽童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写了这么些字:“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念到中学,读完了《金庸全集》。

高考,两次名落孙山。

他恍然大悟,一个金庸迷,原来可以用不屈不挠的兴趣爱好,从书中找到一个养活自己的饭碗。不是瓷的,是个地地道道的“金”的。

他如此供认:“我唯一擅长的东西,就是读金庸的作品。”

于是,靠着这个“擅长”,闯进了新媒体江湖,披波斩浪,与众多好汉争强斗狠,终于抢占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山头,“六神磊磊”的大旗,呼啦啦迎风飘舞,赢来无数惊讶的眼球。

他不仅成了个楼主,还成了金庸研究专家。奇葩的是,与那些什么红楼梦专家,唐宋词专家,鲁迅专家水火不同的是,他不埋头于高楼深院,书林文海里,只面对一张荧屏,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平台上,驰骋小小的鼠标,给文学研究撞开了一扇门。

六神磊磊在一条没有路的路上,走出了一条路。这是比“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还难走的一条路,因此饱含正能量,特励志。热血男儿(含女儿)应该踏上去,练练腿脚。

2

80后90后,四个人教你怎么走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条条大道通罗马

刚刚公布的2016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让媒体大跌眼镜。

本年度列入热门入选者,包括美国小说家罗斯,挪威剧作家福瑟,叙利亚诗人阿尼多斯等大伽,以及日本的村上春树,我国的阎连科,北岛。

结果诺奖这顶金色十足的皇冠,出乎预测者的意料,竟然戴在了十年陪跑者美国摇滚歌手鲍勃·迪伦的脑袋上,爆了个大冷门,有点晴天霹雳。

这位年已75岁的大叔,只读了一年大学,就逃离校园,抱着个吉他去乡村俱乐部摇头摆尾地开始了歌唱生涯。1961年,还是个20岁的楞头青,就出版发行了第一张专辑。居然一炮打响,赢来无数粉丝,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演艺圈横冲直撞。到了1974年,已经出版14张专辑,张张畅销,真个了得。

当然 ,这个鲍勃·迪伦的走红,绝不仅仅靠的是运气,和他的嗓子,真正靠的是他的才气,他的文字。看看出自他笔下的歌词:“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人/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睡/炮弹还要飞行多少次,才会 被永远禁止/答案啊,我的朋友 ,就飘在风里/答案就飘在茫茫的风里”。

这样的歌词,脱离旋律,照样铿锵作响。足以和一流诗人的一流佳作,争芳斗艳,而毫不逊色。而且,他还出版了预计三卷的回忆录的第一卷《像一块滚石》。这本书在《纽约时报》非小说类排行榜,竟然盘踞了19周。所以,鲍勃·迪伦凭借文字,完全有资格挺立在作家队伍中。

时下冒出个很时髦的称谓,“斜杠”人士。意思是,一个人不满足于专一的职业,可以干这个,也可以干那个,但以其中的一种为主。鲍勃·迪伦就是个典型的“斜杠”,是唱片艺术家,诗人,作家,还是个绘图家。但是,最能代表他的身份属性的,毫无疑问是唱片艺术家,表演者。

授予他诺奖的颁奖词,说是为表彰他“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而为他的人生角色做的定位是“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也就是说,鲍勃·迪伦首先是个“唱作人”,正如他自己说的,“我所做的就是唱歌”。而“作家”位列最后。

于是,传奇出现了。一个三心二意的作家,不以玩文字为业的作家,居然它么地捞到一个地球上最霸气的文学大奖,那些村上春树北岛们,会不会气得不知道“春”夏秋冬,找不到东西南“北”?这个说多萌有多萌的结果,验证了老罗马皇帝尤里安说的“条条大道通罗马”,并非顺口溜出来的虚夸之词,倒是一句让人头脑开窍的格言警句。

3

80后90后,四个人教你怎么走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这句话来自但丁的《神曲》。这是一部嚼不烂啃不透的怪书,可里边这句话,却说得挺大众的,清亮如水。

1945年5月,家境贫寒的西冈雪子,来到橫滨寻求生活出路,稀里糊涂地被招进“慰安所”,当了专供驻地美国官兵凌辱玩乐的“军妓”。此年她24岁,是个不大不小的未婚女孩,把名字改成玛丽。

不久,迫于舆论压力,当局关闭了这处淫窟的大门,却把失业的“军妓”驱赶到大街小巷,当做流动的“慰安所”,依旧从事皮肉生涯。这些站街女郎,组合成横滨街头一道妖艳低俗的怪异风景。

玛丽自然也沉沦在这种风景中,而且,由于她天生的俏丽,加上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能演奏乐器,又擅长绘画,几种优势,把她摆放在风景中的粉色光环里,成为那些西方嫖客捕猎的第一个目标,是没商量的首选,为此荣膺了“女皇陛下”这样的雅号。

1951年,随着一批美军回国,玛丽像一颗流星,转眼间消逝不见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街头才重现了“女皇”的身影。可从此她立下个军规,给她钱,干什么都行,就是有一条,不能接吻。

花落花开,玛丽50岁了,那些同伴早已纷纷离去,唯有她仍然坚持上岗,涛声依旧。抹着廉价口红,穿着露出大腿的短裙,从头到脚,一直保持着1951年的装束。到了60岁,已经无人敢靠近她了,还是浓妆艳抹,还是穿着那样的衣裙,在人们面前晃来晃去。往昔的“女皇陛下”,如今变脸为街头幽灵。人们逃避灾星似的,一边远远躲着,一边嘴里吐着污言秽语:“这么老,还在卖,下流,无耻。”警察局应市民要求,先后拘留她22次,可一放出来,马上死灰复燃,又站在街头。

直到74岁,玛丽那苍老的身躯,才彻底在横滨消失。回到老家,名字跟着改了回来,又成了西冈雪子。这才向亲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袒露了深深埋在心底的隐秘。

原来她与一个美国军官在邂逅时相爱,那人1951年回国,送给她一枚翡翠戒指,并表示一定会回来与她缔结良缘,分别时两人一顿长长的热吻。

这就是玛丽可以卖身却绝不和他人接吻的原因。她始终保持离别时的衣着打扮,是希望与那个人重逢时,一眼就能认出她来。她在人们鄙夷的目光下,在“下流,无耻”的谩骂声中,顶风冒雨披星戴月地在街头荡来荡去,四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就是在等待那个人的出现。可那个人随口说出,虚情假意绝没走心的一句话,她却当成誓言,让她付出了一生的代价,时光,容颜,节操,名声全都搭了进去的代价。

哪怕自古就说笑贫不笑娼,而今又一本正经地称之为性工作者,但我对这位东瀛老女人终生从事的职业,还是感到恶心。可我要坦白交代,她在风尘中凸显出来的一种信念,一种执着,一种坚守,不为七嘴八舌说三道四左右,而我行我素的信念,执着,坚守,这么一种精神,好比一根厉针,刺到我心中的软肋,令我惊惧,颤栗。

西冈雪子错在把这种精神投放到人生误区之中,才铸成悲剧。我们完全可以以把它当成反面教材,从正面去解读,逆袭的结果,一定会从中获得一股巨大的力量。

4

80后90后,四个人教你怎么走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老夫子教导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贾平凹与画家张之光,仅有一面之识,或者说只并肩同行那么一小段路,可他就遇见了一位老师。

“我请教他有关画的学问,他也不善言辞,又多谈画外之事。我就觉得他最能体味到'知非诗诗,未为奇奇'的禅境。他有很怪的思维和体验,诚然并没死读那么多哲学的书。”这是贾平凹应邀做客时,在张之光身上收获的第一个印象,或者说是这位老师给他上的第一节课。

接下来贾平凹跟个小学生似的,瞪大眼睛,毕恭毕敬的观摩欣赏了张之光的画作,随后向老师交上了第一份作业:“每幅画似乎是在长长的苦夏中一觉醒来,夕阳临窗,风过前庭,持一扇一壶独饮于矮凳 ,又饮得久了,然后方提了笔在那纸上慵懒地抹抹,画是出来了,画者呢,有一串拖鞋声趿沓趿沓远去了。”

极富作家职业特征的文字,没一句触及到画面的内容,却让人觉得看到了比内容丰富许多精彩许多的形象笔墨色彩,跟随老师一道进入了禅境。这作业,老师应该给个一百分吧。

贾平凹有一个才三岁半的老师,孙涵泊。一次,这个小孙老师由幼儿园老师带出去郊游,给每个小朋友一束鲜花。小孙老师不要,问老师:“花疼不疼?”

贾平凹感慨万千:“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共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贾平凹从小老师那里学到了“慈悲”,学到了为人处事的一大学问,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从而渗透进他的写作过程中。小老师功不可没。

工农商学兵,三十六行,街头里巷,到处都有可以虚心领教的老师,能让你涨姿势,开启智慧,滋润心灵,引领你走进能容乃大的境界。贾平凹为我们做出了优秀榜样。

5

此外,还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步一个脚印,车到山前必有路等等N个走路指南。你至少也能掌握几个,或者正在那样走。不妨在朋友圈推广推广,大家共享,学会更多走路秘诀,绝对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