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胃溃疡和胃癌?

优农优品

1、病程不同

胃溃疡病程长,反复发作、尤其在秋冬季节发作较多。

胃癌的病程相对较短,且表现为进行性恶化;

2、发病人群:

胃溃疡则多发生于青壮年。

胃癌以中年以上多见,有长期溃疡病史;

3、疼痛不同:

胃溃疡疼痛多发生在饭后半小时到2小时,疼痛时吃些食物可是疼痛暂时缓解。少数患者无上腹痛,仅有饥饿样不适。上腹有轻微压痛。

胃癌的疼痛无规律性,逐渐加重,进食则更会加重疼痛,常有饱胀感;

4、大便隐血:

5、用药效果不同:

6、食欲不同:

胃溃疡食欲尚可,有嗳气、泛酸;

胃癌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贫血、消瘦、乏力。

7、仪器检测溃疡特征不同:

胃溃疡多在胃小弯侧,近幽门部多见,通常只有一个, 直径一般小于2厘米,圆或椭圆形,边缘平整不隆起,底部 平坦清洁。

胃癌多在胃窦部,特别是胃小弯处, 数量不止一个, 直径大于2厘米,多为不规则形

,边缘不规则隆起状,底部凹凸不平且出血,坏死;


百世乐活

如果单纯从症状上区分,非常困难。真正的区分是要通过胃镜下取活检来明确。

胃溃疡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胃粘膜屏障破坏后,胃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破坏,形成的胃粘膜缺损,出现炎症表现(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粘膜破损,然后修复形成瘢痕等系列表现。

胃溃疡患者的主观感受一般是上腹部疼痛。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多位于上腹部,也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疼痛多在饭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与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不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疼痛是饥饿痛,进食后缓解,多发生在夜间疼痛。胃溃疡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严重的则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胃溃疡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和胃粘膜保护剂后症状缓解较明显,配合饮食改善,治愈率比较高。

因此,胃溃疡和胃癌的区分,不要仅仅依靠主观感受,误诊率非常高,以为二者没有明显的区别特征。如果患者有反复的上腹部不隐痛不适,服药效果不好,建议胃镜检查,这是区分胃溃疡与胃癌最有效的手段。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恶性胃溃疡,即溃疡型胃癌,既为恶性肿瘤,那么就可能会有一些恶性肿瘤常见的全身症状,比如消瘦、乏力、贫血等,或可能会有发生转移或并发症的一些症状,如并发幽门梗阻可有恶心呕吐,转移至肝可有右上腹痛、黄疸,转移至肺可有咳嗽、咯血等。内镜下看胃癌的溃疡形状不规则,一般比较大且比较深,溃疡底不干净,会有一些污秽的苔附着,边缘也并不整齐,可呈结节状隆起,周围的胃壁比较僵硬且皱襞可能会中断。良性胃溃疡一般形状较规则、边缘较整齐并且底部较干净,没有污秽的苔,周围的胃壁也是正常的。良性胃溃疡症状可能会更典型一点,比如慢性长期有周期有节律的上腹痛等。当然,很多情况下靠这些无法分辨,那么这时就需要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金标准,是可以确诊溃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本期答主:高歌,医学硕士


生命召集令

作为消化科医生,这个问题也经常被患者和粉丝问道。

首先想科普的是临床上早期胃癌大部分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有症状也就是一些反酸、嗳气、闷痛的慢性胃炎一样的非特异性症状。

如果胃癌发展到出现癌性溃疡了一般都是中晚期胃癌了。

具体来说胃溃疡的疼痛是有一定规律的,胃溃疡多在餐后痛,一般1小时就出现,可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如此反复。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病没有什么症状,常常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来我们急诊科住院。

胃癌的疼痛比较不规律,如果平常规律的疼痛突然变成不规律,就是变成不定时发作,或变成持续性疼痛,则应警惕为癌变的先兆。

胃癌因为比胃溃疡更严重,所以溃疡还会出现反复排黑便,严重的还会出现呕血、消瘦、长期出血导致重度贫血等。胃癌晚期随着癌症的长大在肚子上还会出现肿块等。

当然如果真的出现上述这种这么典型的临床症状那一般都已经是中晚期胃癌甚至已经转移的胃癌了。

临床上要想早期发现胃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胃镜检查,做完胃镜几乎可以90%以上排除胃癌,即使有怀疑,我们也可以直接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排除。胃癌出现症状基本都是中晚期的了。

配一张图片是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表现,目前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直接就可以切除,切除后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消化内科叶医生

胃溃疡和胃癌都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从病因来说胃溃疡的病因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的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也可以引起胃癌。

从临床表现来看,胃溃疡以进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烧灼感.饥饿样不适为特点,严重时可发生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的相应症状,胃溃疡病灶边缘的炎症、糜烂、再生及异型性增生可导致胃癌的发生。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有些患者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进展期可有上腹痛、餐后加重、纳差、厌食、乏力及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出血、幽门和贲门梗阻、穿孔等并发症的相应症状。




天天医学

胃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为主要症状,性质可能有钝痛、胀痛、灼痛、饥饿样不适等,可能与胃酸刺激溃疡壁的神经末梢有关。发作时剑突下可有局限性,压痛缓解后无明显体征。


胃溃疡可出现的并发症最主要的为上消化道出血,其次为胃穿孔和幽门梗阻,癌变的几率很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其次导致胃粘膜损伤的药物也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家族遗传性也占有不少的比例。

胃癌早期多无症状,部分患者会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进展期胃癌可有上腹痛、餐后加重、纳差、厌食、乏力及体重减轻。转移或并发症出现时可有咳血、呕血、腹水、脾脏增大等表现。可出现出血、幽门或贲门梗阻、穿孔等并发症。


胃癌的病因主要由环境和饮食因素引起,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等,可增加胃癌几率;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为胃癌的主要诱因;其次家族性胃癌史有遗传倾向。


健康易加医


穆赫兰道123

胃溃疡与胃癌区别如下:

1、症状:胃溃疡主要是腹胀,饭后腹痛,而胃癌多数早期没有症状,晚期才有腹胀腹痛等,而且胃癌会出现厌食、体重减轻等。

2、胃癌会转移,胃溃疡不会,胃癌转移到食管可以引起吞咽困难,转移到肺会引起咳嗽等症状。

3、胃镜检查结果不同,病理结果也不同。

4、胃溃疡可以转变成胃癌,需要注意。


医生说科普

胃溃疡的特点: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抑酸药物可缓解

1、慢性过程

多数患者病程已长达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

2、周期性

大多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并且发作期与缓解期随季节变换、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饮食不调或服用与发病有关的药物等因素的变化互相交替出现。

3、节律性

溃疡疼痛机制主要与过多的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有关,故不同部位的溃疡病疼痛具有不同的规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再次进餐后疼痛重复出现,如此反复循环。

4、抑酸药物可缓解

胃溃疡主要是胃酸过多刺激粘膜自身消化,抑酸药物可中和胃酸,缓解疼痛。

5、疼痛的部位

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即通常所说的心窝窝)正中或偏左,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但是疼痛的部位,并不一定就是溃疡所在的部位。当溃疡深达浆膜层或为穿透性溃疡时,疼痛可扩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等身体其他部位。


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晚期胃癌

1.早期胃癌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2.晚期胃癌

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疼痛与体重减轻是晚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


消化郭医生

胃癌和胃溃疡可以从具体和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的不同来区分。

症状不同:

胃癌患者的疼痛一般无规律,时常多有饱腹感,厌食纳差,进食或应用抑酸药后疼痛症状不能缓解。

胃溃疡患者疼痛一般有节律性,疼痛与缓解交替,进食或应用抑酸药后多可缓解疼痛症状。

检查结果不同:

胃癌患者大便隐血试验常呈阳性,经一般医疗干预多数仍然如此。

胃溃疡患者大便隐血试验只在活动期呈阳性,经过一般医疗干预后多可转为阴性。

胃癌患者血沉多比正常快,而胃溃疡患者血沉多表现为正常。

虽然胃癌和胃溃疡患者都会表现为贫血血象,但是胃癌患者多难以通过干预来纠正贫血血象,而胃溃疡患者则多可以通过干预纠正贫血血象。

胃癌患者胃酸检测多偏低,胃溃疡患者胃酸检测多正常。

胃镜检查,良性胃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底部覆有灰黄色或灰白色渗出物,周围黏膜可有充血、水肿,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胃癌或恶性胃溃疡,溃面多数大而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有突起,周围皱襞中断,底部不平整,显得污秽不堪。

X线钡餐检查,胃癌多有恶性溃疡影像,边缘不整齐,多数大于2.5cm,良性胃溃疡多数影像小,边缘整齐,小于2.0cm。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