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弟弟7年首次团圆,写下一首四句小词,被评为句句皆好

苏轼由于仕途不顺,常常奔走他乡,和亲人难以团圆相聚。他曾写下一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对团圆的期盼。

苏轼和弟弟7年首次团圆,写下一首四句小词,被评为句句皆好

明月几时有

后来,在他和弟弟苏辙分别7年后,他们终于有机会在中秋团聚。这一次,大才子苏轼没有挥挥洒洒写下过多的字句,只写了一首只有四句的小令。

然而这四句小令每句皆见功力,被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评为“四句皆好矣”。

苏轼和弟弟7年首次团圆,写下一首四句小词,被评为句句皆好

月亮

《阳关曲·中秋月》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是词牌名,又名《小秦王》、《渭城曲》,源于唐代王维诗歌《送元二使安西》。

苏轼的这首词,写兄弟中秋赏月,表达了兄弟佳节相聚的愉悦之情。同时,用《阳关曲》填词,本身也暗含了对兄弟二人短暂相聚马上既要分别的惜别心绪。

苏轼和弟弟7年首次团圆,写下一首四句小词,被评为句句皆好

暮云收尽溢清寒。首句实际上要表达“中秋明月分外明”之意,却不直接写月,而是先写天上云层收尽,诗句不直接说月明如水,而是说“溢”、“清寒”,这些都让人联想到水,再放到这首诗的语境中,才发现原来他所写的,都是如水月华才有的空灵通透状态。

苏轼和弟弟7年首次团圆,写下一首四句小词,被评为句句皆好

银汉无声转玉盘。天上星河本来无声,这里强调它无声,好像在说它本来“有声”,不过相隔太高远所以听不见,这里用四个字写出了一种空旷高远的境界。转,写出月亮在天空中动态变化,同时还暗示出月亮的形状,好一轮圆月!“玉盘”暗喻月亮,月华皎洁。

首两句虽然都是写景,没有写到赏月之人,然而人物在这种高远空明中的惬意之情跃然纸上。

苏轼和弟弟7年首次团圆,写下一首四句小词,被评为句句皆好

此生此夜不长好

此生此夜不长好。第三句开始转入议论,用一个否定句,对像今夜这样的相聚今生是否还能再有提出质疑,为下一句的惜别做铺垫。

苏轼和弟弟7年首次团圆,写下一首四句小词,被评为句句皆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明月明年何处看。这一句被评为妙手偶得、有天然意趣,这句中的第一个“明月”的“明”,借用“明年”的“明”之义,表时间关系,和上一句的两个“此”相对,是很巧妙的借对。

疑问句对否定句,将诗人对分别在即的不舍和感慨,写得不露声色却深沉感人。

苏轼和弟弟7年首次团圆,写下一首四句小词,被评为句句皆好

但愿生活奔忙中,亲友也能多聚首,虽然短暂,不至久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