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執而不惑

劉襄是劉肥的長子,劉邦的長孫。而且在呂后去世後,剷除諸呂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勞。按理說,他是最應該被立為皇帝的,為什麼大臣們不立他呢?

咱們先來看看劉襄在剷除諸呂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劉襄)

呂后去世前,讓呂祿擔任上將軍,讓呂產擔任相國,並讓他們牢牢掌控住兵權。當時的皇帝是劉盈的兒子後少帝劉弘,朝政大權掌控在諸呂手裡。不過,朝中還有陳平、周勃等一幫劉邦的老臣也有權力,而且他們對諸呂非常不滿,因此,諸呂就商量著準備造反。所謂造反,也就是要剷除陳平、周勃等人,讓諸呂完全掌控朝政,甚至廢掉劉弘,自己當皇帝。

這件事商量一陣後,又不敢貿然行動。不過,這件事讓呂祿的女兒知道了。呂祿的女兒是劉章的妻子,於是回去把這件事告訴了劉章。

劉章是劉肥的次子,被封為朱虛侯,住在長安。除此外,劉肥還有個第三子東牟侯劉興居也住在長安。只有齊王劉襄住在他的封地上。於是劉章寫信給劉襄說,讓他起兵討伐諸呂,自己和劉興居作為內應。

劉襄準備討伐的時候,想去聯合琅琊王劉澤。但是劉襄又不是真正想聯合劉澤,而是有點想吞併劉澤的味道。他給劉澤寫信,讓劉澤來商量,並且還說劉澤是老資格,最好讓劉澤來當首領。劉澤當然就去了。去了以後,劉襄就把劉澤給控制了起來。

(西漢前期封國)

劉襄為什麼想吞併劉澤呢?原來劉澤本來是侯,因為娶了呂后妹妹的女兒(也就是樊噲的女兒)為妻,因此呂后就把劉襄的土地割了一個郡給劉澤,同時封劉澤為王。劉襄土地被割,心裡不服氣,所以才想控制劉澤。

劉襄控制了劉澤後,把劉澤的軍隊也一併掌控起來,起兵往長安進發。諸呂派灌嬰去迎戰劉襄。灌嬰走到滎陽,就不走了。本來他就不願意幫助諸呂打劉氏子孫,所以就屯兵在滎陽,準備和劉襄講和。

這時候,長安城裡陳平、周勃等人已經把諸呂拿下。陳平、周勃不但拿下諸呂,還因為後少帝劉弘是諸呂立的,以他不是劉盈親兒子為由,把他給廢殺了。廢殺以後,就需要新立皇帝。

這時候,被控制起來的劉澤就對劉襄說,你的功勞最大,又是高祖的長孫,理應當皇帝。我的資格比較老,朝中大臣還是比較聽我的話。乾脆你讓我到長安去,勸大家立你為帝吧。

(周勃)

劉襄聽劉澤這麼一說,激動了,不假思索就把劉澤給放了。劉澤到長安後,大臣們正在商量立劉襄為皇帝的事。劉澤不但不幫劉襄,反而勸大臣們說,劉襄的舅舅駟鈞現在是齊國的宰相,他又是一個殘暴的人。如果立劉襄為皇帝,將來駟鈞一定會干政。他一干政,諸呂作亂的悲劇又會重演。於是大臣們便把代王劉恆接到長安當皇帝,他就是漢文帝。

我仔細查了查歷史書,歷史書上關於駟鈞的資料很少。劉澤說他殘暴,但是史書上並沒有他殘暴的任何事例記載。這說明,很可能劉澤是誣告。但問題是,不管是不是誣告,陳平、周勃等人為什麼不做一番調查才下結論呢?因此,我認為,陳平、周勃很可能根本不想立劉襄為帝。

為什麼不想立劉襄為帝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劉襄作為齊王,勢力非常強大,長安城中還有劉章、劉興居兩個侯。要是陳平、周勃立劉襄為帝后,劉襄一定只會用他在齊國的舊臣駟鈞、祝午、魏勃等人,絕對不會用陳平、周勃。而代王劉恆沒什麼實力,同時為人又比較謙虛低調。因此,為自己將來的前途作想,陳平、周勃也就順水推舟,不再考慮劉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公元前180年,獨攬大權的呂后去世,漢高祖的庶長孫齊王劉襄起兵,一方面是為配合長安功臣集團蕩平諸呂,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爭奪帝位,但是最終劉襄卻沒能繼承皇位,皇冠反而花落相對被動的代王劉恆頭上。

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劉襄被委託的代理人坑了一把。

塵埃落定之後,齊王劉襄委派琅琊王劉澤(漢高祖劉邦族弟,一作劉邦遠房堂兄弟)前往長安說服眾臣立自己為帝,但劉澤到了長安之後,卻說出了這麼一番話:劉襄的舅舅駟鈞不是善類,如果擁立劉襄,呂氏當國之事又將重演。誅滅諸呂的長安功臣集團正中下懷,最終擁立漢高祖第四子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委託的代理人坑了委託人一把,原因是什麼呢?原來劉襄在起兵時,曾經設計挾持劉澤,奪取琅琊國的軍隊(劉襄派使者到齊國之東琅邪國——都城東武,今山東省諸城市,說呂氏發動變亂,請琅邪王劉澤赴齊都臨淄面商大事,劉澤趕往臨淄卻被齊王軟禁),劉澤懷恨在心,所以來了這麼一出。後來劉澤因平亂有功,改封燕王,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帝對他的酬勞。

第二,長安功臣集團想扶持一個相對弱勢的皇帝。

漢初封王,山東大部分地區封給了齊王劉肥,現在為其子劉襄統轄,勢力非常大,另外,劉襄表面上給人的感覺比較英武,事實上他的舉動雖然符合清除諸呂的政治正確,但也表現出很強的政治野心。

反之,代王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以孝順、謙恭著稱,在長安功臣集團看來,選擇劉恆對自己有利。劉澤雖然是出於私心黑劉襄,但是他提出的劉襄母族勢力過大對於有著呂后專權前車之鑑的功臣集團來說,也是必須要警惕的。

(漢文帝劉恆劇照)

(母親生病,漢文帝親嘗湯藥)

由於上述兩個主要原因,漢高祖的長孫齊王劉襄與皇位失之交臂,後來鬱鬱而終。

(朱虛侯劉章劇照)

這裡還有一個花絮,劉襄的二弟朱虛侯劉章在誅滅諸呂的過場中一馬當先親斬丞相呂產立了大功,後被漢文帝加封采邑二千戶,賞黃金千斤。公元前178年,劉章又被論功行賞封為城陽王。這件事和劉襄沒當成皇帝也有關係,當初因為劉章在誅滅諸呂功勞甚大,漢文帝一度許諾封劉章為趙王,但後來漢文帝從其他地方得知,劉章當時意在擁立兄長齊王劉襄即帝位,心中比較不爽,所以只封他為城陽王。

文氣的代王劉恆當上來了皇帝,但是,後續事態的發展與長安功臣集團原先的設想並不完全一致。

周勃等人之所以能最終戰勝呂氏,是因為他們從呂氏手中騙取了南北軍的控制權,如果不掌握長安的軍隊,此次行動根本不可能成功。

(《周勃奪北軍》上海雕刻廠雕刻作品原稿)

漢文帝劉恆對此當然十分清楚,所以進入長安的當天晚上就入駐未央宮,連夜任命心腹代國中尉宋昌為衛將軍,統領兩宮衛隊南北軍;任命張武為郎中令,負責巡視殿中(“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軍,以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代國帶來的親信迅疾直接控制了長安的局勢,此時的長安功臣集團對文帝只能俯首聽命了。

(太史公評論周勃:絳侯周勃始為布衣時,鄙樸人也,才能不過凡庸。及從高祖定天下,在將相位,諸呂欲作亂,勃匡國家難,復之乎正。雖伊尹、周公,何以加哉!)

在誅滅諸呂的長安功臣集團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絳(今山西省運城市絳縣)侯周勃,由於立了頭功,文帝任命他為右丞相,居百官之首,並賜金五千斤,邑萬戶。但不久周勃因為被人提醒富貴尊榮之中藏有禍端,所以主動辭去丞相職務,而文帝亦欣然允許。第二年丞相陳平去世,文帝重新任命周勃為丞相,但不久又免去其職務,讓他帶頭“之國(去封地)”去了。周勃之國後仍戰戰兢兢,甚至有些心理不正常,史載:

每河東守、尉行縣至絳,……自畏恐誅,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

他如此一驚一乍還嚴陣以待漢朝官員,導致有人上書“告勃欲反”,使得周勃被廷尉逮捕下獄,幾乎丟了性命。周勃後來的這些遭遇表明,文帝對長安功臣侯勢力是有所提防,也頗有對付他們的收放自如的手段。

從選擇相對弱勢的皇帝角度,長安功臣集團也可以算是走了眼,當然,文帝為人總的來說還是寬仁厚道的,如果他們選擇了齊王劉襄或者淮南王劉長,後續的走向到底怎樣,也實在不好說。


談古論金

沒錯,劉襄之所以沒能被立為皇帝,就是因為他太適合當皇帝了!



《史記》說漢高祖劉邦“好酒及色”,的確,在劉邦與呂雉結婚之前,他就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齊王劉肥,劉襄作為劉肥的長子,於公元前189年繼承了齊王之位,此時正是呂后掌權的時期。



劉襄與呂后是有仇的——漢惠帝劉盈性格和善,他曾經在宮中舉辦了一次家宴,讓自己的哥哥劉肥坐在了上首的位置,劉肥覺得這既然是家宴,而自己又年長,便坐下了。但是呂后卻非常生氣,她端給劉肥兩杯酒,讓他給自己祝壽。孝順的劉盈見狀邊端起了敬一杯,要哥倆一起給太后敬酒,呂后隨即將兩杯酒打翻在地。此時劉肥清楚了——太后這是想要他的命啊!



於是劉肥不得不使用非常屈辱的辦法——他給自己的妹妹魯元公主一個郡作為“湯沐邑”,相當於割讓了一大塊國土出去。另外,他還尊妹妹為“太后”——相當於把他妹妹當娘來對待!呂后滿意了,把劉肥釋放回齊國,但劉肥沒多久就抑鬱身亡了。

公元前180年,呂后駕崩,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以呂祿女為婦,知其謀,乃使人陰出告其兄齊王,欲令發兵西,朱虛侯、東牟侯為內應,以誅諸呂,因立齊王為帝。”於是劉襄第一個起兵反對呂黨,隨後周勃、陳平等人才決心擁護劉氏。



諸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劉襄卻得罪了一個人,一個非常有話語權的人——劉邦的堂弟琅琊王劉澤!劉澤在劉襄欺騙之後最終在勝利之日抵達都城,在選定新帝的問題上他先表態:“大臣議欲立齊王,而琅邪王及大臣曰:“齊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又親高帝子,於今見在,且最為長。以子則順,以善人則大臣安。”可以說,別的都是藉口,最後一句“大臣安”才是重點。如果與自己有過節而且精明幹練,深的人心的孫子劉襄當了皇帝,自己有好果子吃嗎?



劉澤是這麼想的,其他所有的大臣也是這麼想的,因為他們都想立一個自己能控制的,不影響自己前途的弱勢皇帝。而雄才大略的劉襄,是他們的絆腳石,甚至可能是他們無量前途的終結者!

在這種情況下,“弱勢”皇子代王劉恆被選定。而劉恆登基當天,大臣們就發現自己的算盤打錯了——代王比齊王更強勢!


國史通論

齊王劉襄雖然起兵,卻並未參與剷除諸呂的戰鬥。而劉邦長孫的身份也不是繼承大統的必要條件,畢竟他爹劉肥當初位列長子都沒戲。此外劉襄自作聰明的舉動,以及處於反思外戚干政的風口,都決定了他與皇位無緣。而且他起兵也不全出於公心,除了想上位,很大程度還和呂雉的恩怨有關。

呂雉對諸侯中實力最強的齊國一直忌憚和防範。先是想弄死老齊王劉肥,劉肥以地換命,拿城陽郡給魯元公主做了湯沐邑才免遭毒手。劉襄繼位後呂雉又進一步分割齊國,把濟南郡封給了侄子呂臺,琅邪郡封給了劉澤。有了這個前提,劉襄出兵便想摟草打兔子,趁機收回故地。他以自己年輕為由,誆騙琅琊王劉澤來齊共商大計,而後將其扣留並收編了他的軍隊。恍然大悟的劉澤反過來又騙劉襄,說不如放他去長安,好在劉襄稱帝的問題上幫忙。劉襄送走劉澤,算是印證了太年輕的話,也為將來的繼位阻力埋下伏筆。劉襄大軍也並未進關,走到滎陽時與前來狙擊的大將軍灌嬰達成協議,開始靜觀長安之變。等待的檔口,劉襄又拿下了濟南郡。

剿滅諸呂出力最多的是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劉章為人生猛,雖為上將軍呂祿的女婿卻並不心向呂氏,甚至連呂雉的賬都不買,曾以耕田歌譏諷,還當著她的面殺過一個呂氏子弟,在朝中頗有影響。通知劉襄發兵的也是劉章,這一方面是維護劉氏江山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想在變革中順勢推哥哥上位。剿滅諸呂的過程有驚無險,諸呂威風仰仗呂雉,呂雉一死也就沒了權力保障,劉氏舊臣紛紛倒戈。先是太尉周勃用計拿了呂祿的兵權,之後劉章殺相國呂產打響第一槍,諸呂也隨之覆滅。接下來就是討論皇帝人選問題。

劉襄當時算個大熱門,畢竟他是第一個豎起反呂大旗的,雖說沒入關,但大兵壓境對呂氏構成了威脅,也給長安帶來了信心。而齊國立國較早以及嫡長孫的資歷和血統優勢自然也被擺上檯面。然而表決時琅琊王劉澤堅決反對,理由是劉襄的母舅駟鈞惡戾,有可能重蹈外戚干政的覆轍。劉澤跟劉邦是一輩人,資格老說話也有分量,又抓住了痛點和熱點,令人無法辯駁——淮南王劉長也以同樣理由被拒即為佐證。當然這裡面也不排除劉澤有報一箭之仇的意思。最後眾人將目標一致鎖定仁孝寬厚且孃家靠譜的代王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路衛兵

這是與漢初政治格局直接相關的。

劉邦在生前致力於打造的漢帝國的統治結構,是以皇帝為核心,以軍功列侯集團作為輔翼,統領散居關中和各地的軍功授爵舊部,建構漢郡,也就是漢朝直接控制區的統治聯盟。

為了平衡軍功列侯集團的實際力量,將諸子分封在各諸侯王國,同時鎮壓各個並不服從秦制的舊六國故地。

而在軍功列侯集團內部,又以與劉邦的關係,形成分層、分級。

在劉邦死後,呂后尚在,整個軍功列侯集團對“佐高祖定天下”的呂氏非常忌憚,所以,雙方基本繼承了劉邦時代的政治格局。

然而,雙方的蜜月期以“正統”的、“合法”的劉邦繼承人——漢惠帝劉盈駕崩為界,宣告結束。

年邁的呂后,對於年幼的少帝的前途非常擔憂,所以才有兒子死,“哭聲不哀”的情況發生,這個信息,由留侯張良的次子告知了丞相,而留侯張良在漢惠帝繼嗣的問題上多次發聲,可以視作鐵桿的“正統派”。

因此,當時的軍功列侯集團出讓了兵權,形成了“以呂氏掌禁兵,以軍功列侯掌政權”的新政治格局。

呂后之死就是一個新的轉折點,封王的諸呂為了保障自身的權位,一口將政權和兵權全部吞沒,直接將軍功列侯集團空置。

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齊王劉襄的兩個弟弟在長安的活動和他本人的起兵,甚至將宗室長者楚王劉交也拉入了反諸呂集團,此時,齊楚反叛集團是有十足的政治正當性,因為遵照的是劉邦對於藩國扶助漢廷的政治遺囑。

為了應對齊楚軍的軍事威脅,諸呂只能重新啟用軍功列侯集團的大將——灌嬰。

結果灌嬰到了滎陽前線,卻直接與齊楚和解,同時,激勵長安的軍功列侯集團的陰謀家們發動政變。

事實上,反呂集團的幾個代表人物都很有意思,周勃還是豐邑舊人,卻很少有和劉邦早年交往的記載,可見個人關係並不親密,而陳平、灌嬰等人則非豐、沛舊人,可以說都是劉邦在征戰中發掘出來的,具有極強能力的“新貴”。

從這些人在劉邦的託孤故事中的位置可以看得出來,劉邦非常認可他們的能力,當然,也可能是誅殺諸呂政變之後修改的歷史故事。

事實上,誅除諸呂的歷史故事裡,蕭何、張良、曹參等原本的第一梯隊列侯,並沒有表現,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地位,恰恰相反,曹參之子當時正任御史大夫,也在政變塵埃落定,漢文帝登基後被免職,張良之長子,也在漢文帝初年被奪去留侯爵位。

可見,軍功列侯集團的政變本身是其中一部分野心勃勃者和齊楚勾連下的政治冒險,而非全部,尤其是誅除諸呂,就意味著對“正統”、“嫡出”皇帝漢少帝的背叛,所以這事兒絕不簡單。

而在政變成功之後,朝議立新皇帝,這是又一次大抉擇。

這次抉擇的核心問題是,齊王劉襄是否當立?

這裡就涉及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就是呂后—諸呂時代的政治路線的評價問題,如果齊王劉襄得立,其反對諸呂的起兵,就是新皇帝的“撥亂反正”,那麼,誰是亂?呂氏是亂,那麼,曾經支持呂氏封王的公卿將相們又是什麼角色?

更重要的是,在各個諸侯王的宮廷裡,同樣有一群“軍功封爵階層”,只是他們的地位沒有邁入一線的“萬戶侯”,而是關內侯,乃至於更低的爵位,這樣的一群人,與軍功列侯集團並非利益一致,而新皇登機,自有的班底,挾撥亂反正的大功,肯定會擠壓這部分既得利益階層的權力和位子。

所以,周勃、陳平等人選擇齊王劉襄之外的漢文帝,幾乎是必然的。


劉三解

我們先來說幾個重要的人物:劉邦,漢高祖,建立大漢朝。劉盈,漢朝的第二代皇帝漢惠帝,劉邦的嫡長子,母親是呂雉。劉肥,齊王,劉邦的長子,注意是長子。劉恆,代王,劉邦的第四子,母親薄姬。劉澤,劉邦同輩,遠房親戚。劉襄,劉肥的長子,劉邦的長孫。


我們再來分析下當時的情況:漢惠帝死後,呂后獨攬大權,先後立劉恭、劉弘為帝,封呂祿為上將軍,呂產為相國,割齊國濟南郡給呂臺,割齊國琅琊郡給劉澤,勢力盡握。


但是朝堂上還有呂家集團的對立派,以劉章,周勃,陳平為代表。呂后去世以後,留少帝劉弘在朝,呂祿呂產等人野心勃勃,打得一手廢帝取而代之的好算盤。


奸臣的家眷中總是會有那麼一兩個大義滅親的人,很不巧,呂家人中就出了這樣一位英雄,呂祿的女兒是劉章的妻子,劉章是劉襄的表弟,於是,劉襄就飛鴿傳書快馬加鞭的被通知了,朝堂作亂,以下犯上的奸臣人人得而誅之,劉襄先是與部下設計殺掉監視他的宰相召平,又拐騙劉澤到府上做客,帶走了琅琊郡的兵權,一路西進,彷彿龍椅就在向他招手。不得不說,劉襄的運氣還算不錯,遇上的大將灌嬰也是個不服呂氏的主,灌嬰消極待戰,雙方僵持在滎陽的戰場上。


而此時的朝堂上,劉章,周勃和陳平等人趁機端了呂后餘黨的老巢,將呂祿呂產等人殺了個片甲不留,順便捎上了少帝劉弘的小命。幾位老臣唇槍舌戰據理力爭,最後迎代王劉恆入朝,主掌大局。


劉章趕至滎陽,拍了拍劉襄的肩膀:大哥,雖然很殘忍,但是我還得說,你被out了,上位的是你那沒權沒勢沒站隊的皇叔。


不只劉襄鬱悶,不是放劉澤那個老東西回去替我爭皇位了嗎?劉恆也很鬱悶,我誰也沒幫誰,這麼大餡餅砸下來,這白撿來的皇位。。。敢坐嗎?


這番皇位歸屬問題的決定,劉澤翻雲覆雨,起到了一個決定性的作用,當時劉澤被劉襄騙走,劉澤能在呂后手底下討到官,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三言兩語就說動了劉襄:我也是一個元老重臣,我的話也是很有份量的,到時候幾個老臣一合計,我再給你幫幫腔,是吧?


所以,劉襄坐不上龍椅,最主要是和劉澤有非常大的關係,呂后餘黨被誅清以後,劉澤力排眾議要立劉恆,原因有三,其一是劉襄的舅父駟鈞為人兇殘,風評不好,害怕出現第二個呂氏集團。其二是齊國的勢力過於強大,朝中的官員浪跡朝堂這麼多年,都想要一個好拿捏的皇帝,可惜呀,白撿了一個皇位的劉恆只是表面看著像小白兔。其三是劉恆的母親是薄姬,薄氏沒有強大的後臺,沒有掌權的勃勃野心,更不怕會有第二個呂后。


於是除劉襄以外,群臣皆大歡喜,劉恆就位,是為漢文帝,第二年,劉襄病死,諡號齊哀王。


和尚有狐

呂后一死,剷除呂氏一黨的行動立刻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朝中的功臣派們齊聚在周勃陳平的身邊秘密開始了各項準備工作。而在朝廷外面,第一個跳出來的則是齊王劉襄。

劉襄是高祖劉邦庶長子劉肥的大兒子,也可以說是庶長孫。他接到當時在京城裡任職的弟弟劉章的通風報信,說是朝臣們準備剿滅諸呂,你應當趕緊起兵響應,我為你的內應,到時一旦得手,很有可能會坐享天下。劉襄大喜,立刻厲兵秣馬,打響了臨淄起義第一槍,動搖了諸呂的統治。

但是事與願違,雖然劉襄劉章兄弟在這次政變過程表現突出,但卻並未撈到皇帝寶座,這是為何呢?

原因一:劉襄雖是皇孫,但身份尷尬。劉邦早年還未發跡時,就在地方上與一個曹姓寡婦有了孩子,就是劉肥,此時劉邦還沒娶到呂雉。這麼一個未婚子,母親在劉邦稱帝后也未得到冊封,自然與其他皇子不可同日而語,根本就不會被當做皇位繼承人來考慮。

原因二:周勃陳平的私心。周陳滅掉呂氏一門,接下來會考慮下任皇帝的人選。作為立了不世之功或者說他們自以為立下不世之功後,需要一個能對他們感恩戴德,相對更加聽話更好擺弄的人來坐這個位子。劉襄太過高調,表現欲極強,並且是首先舉兵,如果立他,劉襄肯定認為這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是對自己功勞的肯定,當然不會對周陳有什麼特別的感激。而代王劉恆則不同,他遠離朝廷,默默無聞,似乎看上去有些懦弱,如果他要是黃袍加身,一定會喜出望外,從而為自己在未來朝廷樹立不可撼動的地位打下堅實基礎。

最後,這場政變的最大受益者既不是首發義兵的劉襄,也不是老謀深算的周陳,而是韜光養晦的代王劉恆——未來的漢文帝。


泰山7001

誅諸呂之後,把握朝政大權的功臣派決定換個皇帝。因為當時的那個娃娃皇帝是呂后立的。那麼等他長大後,會不會替呂家出氣,收拾這些誅呂功臣呢?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之子,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強呂氏。今皆已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史記呂太后世家》

在皇帝候選人當中,呼聲最高的是齊王劉襄。《史記•呂太后世家》和《史記•齊悼惠王世家》都有記載,當時有很多大臣呼籲讓齊王登基。其實按理說,齊王登基是沒有問題的。齊王劉襄是劉邦長子劉肥的兒子,正統的高祖苗裔。誅諸呂過程中,是齊王率先起兵反呂。其弟劉章在朝協助周勃、陳平剿滅呂氏,情報是他傳遞的、增援周勃也是他,甚至還犧牲了自己的妻子。那麼人家兄弟倆這麼出力圖什麼呢?不就是為了皇位嗎。

但是劉襄做錯了一件事,他得罪了琅琊王劉澤。在劉襄剛起兵的時候,為了增加兵力,他將琅琊王劉澤騙到了自己那裡軟禁了起來,自己統御了兩國之兵。後來劉澤為了脫身,就跟劉襄說:“滅了呂氏肯定要立新皇帝,我是皇室長者。你把我軟禁在這沒什麼用,不如放我走,我進京後擁戴你當皇帝。”劉襄覺得有道理,就把劉澤送去了長安。可是劉襄他也不想想,你誆騙軟禁了別人,還指望人家替你說好話?果不其然,到了討論新皇人選的時候,劉澤一聽有人推舉劉襄當皇帝,馬上就表達了反對意見。

劉澤的理由是什麼呢?他說齊王的母舅駟鈞,兇惡殘暴,像一隻戴著帽子的老虎。我們剛剛結束了呂氏之亂,現在又立齊王,難道是想再出一個呂氏嗎?劉澤的這番話確實在理。呂氏的前車之鑑,確實讓功臣派對劉襄產生了顧慮。

不過這其實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更為關鍵的原因是,劉襄太有能力了,他不好控制。劉襄手握兵權,年輕氣盛,敢於率先起兵反抗呂氏。這樣的少年英雄,怎麼肯當一個傀儡。

這時候,有一個人進入了功臣派的考慮當中,那就是代王劉恆。

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又親高帝子,於今見在,且最為長,以子則順,以善人則大臣安。——《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史記•呂太后世家》

看看這個評價,多麼適合當一個傀儡啊。結果,躊躇滿志的劉襄與皇位失之交臂,而在諸呂中毫無作為的代王劉恆則被擁立為皇帝。


可惜功臣派千算萬算最終還是看錯了劉恆。這個一直默默無聞與世無爭的青年王爺其實頗有心機。他一進京就先給了周勃一個下馬威,然後立刻讓自己人接管了宮城防衛。之後,一步步削弱了功臣派的勢力,鞏固住了自己的皇位。


攸揚拾羽

漢高祖劉邦死後,其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漢惠帝的母親則是大名鼎鼎的呂后。

劉邦在晚年曾經想要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為太子,因此遭到了呂后的怨恨,於是誅殺了這對母子,並令人將戚夫人剁去四肢、剜去雙眼、割去舌頭,將其燻啞戳聾,做成了人彘(人為豬形)置於廁中,並請來了惠帝劉盈觀看。



劉盈看到後十分驚恐,連連說這不是人能做出來的行為,他不相信自己的母親是這樣子的人,但卻不得不相信。因此大病一場,從此不理朝政,呂后得以掌控朝政。

劉盈因為這件事情沒過幾年就抑鬱而終,呂后接連扶立了兩個漢惠帝的幼子為皇帝,是為前少帝、後少帝,自己則臨朝聽政,大權獨攬。



呂后掌權時期不斷培植呂氏集團的實力,甚至打破了劉邦立下的非劉姓不封王的制度。呂后死前曾經叮囑呂氏的子侄,呂氏掌權大臣和宗室都是十分不滿,在她死後一定要掌握好兵權。

呂后死後不久,大臣與宗室就開始發難,齊王劉襄於外起兵,陳平、周勃於內響應,最終誅殺了諸呂,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可是問題也就來了,皇帝怎麼辦。當時的皇帝是呂后扶持的後少帝,是肯定不能讓他繼續在位的,於是就要重新選一個皇帝。

————————————————————————————

齊王劉襄怎麼看來都是一個好的人選,他是劉邦長子劉肥的長子,即劉邦的長孫,繼位順理成章,可是他不能繼位,其原因有三。

其一,劉襄太能幹了,也太強勢了,在長安城裡立天子的是誅滅諸呂的功臣們,如果繼位的是一個強勢皇帝,各位功高蓋主的功臣該如此自處,恐怕劉襄不會讓他們繼續掌控權力吧。

其二,劉襄倚重自己的舅舅駟鈞,而駟鈞為人兇殘暴戾,大臣們擔心劉襄繼位後,外戚繼續掌權,再形成外戚專權的局面。

其三,劉襄出兵前詐騙了琅琊王劉澤,奪取了他的兵權。劉澤感到受騙,就向劉襄自告奮勇說要去京城議事,幫助劉襄奪取皇位。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劉澤進京之後一直阻攔大臣們想要立劉襄為帝。

最終代王劉恆被擁立為帝,是為漢文帝。



立漢文帝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和齊王劉襄的一樣,只是漢文帝的自身條件與齊王劉襄正好相反。

漢文帝仁孝,大臣們認為他比較弱勢。且漢文帝的母親薄氏為人忠厚,不會造成外戚專權的情況。

漢文帝又是剩餘的劉邦的兒子中的長子,繼位順理成章。

眾緣和合,齊王劉襄這個長孫沒有繼位,漢文帝劉恆這個“長子”繼位了,並開創“文景之治”,為漢朝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林杭之

大家知道,在呂后去世後,陳平和周勃聯手將呂氏一族全部給誅殺。在當時,周勃是太尉,掌握著帝國最高的軍事權力,陳平是丞相,掌握著帝國最高的政治權力。但在他們之上,其實還有一個小皇帝,是當時呂后所扶立起來的一個傀儡皇帝,他是漢惠帝劉盈的兒子劉弘。

由於小皇帝劉弘年幼,缺乏行為能力,所以自然需要有人來當他的監護人,正常情況下他的監護人應該是孃家人。但問題是,他的孃家人就是呂氏家族,以前小皇帝的監護人是呂后,現在呂后和呂氏家族都全部死完了,那麼由誰來當小皇帝的監護人,就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誰都知道,能夠成為小皇帝的監護人意味著什麼?但問題是,在劉氏諸王佔據三分之二天下的背景下,不管是周勃還是陳平,甚至整個功臣集團,都不敢去謀求這個位置。這樣一來,整個朝廷的局面就變得非常尷尬,於是就有人說劉弘不是劉盈的親生兒子,陳平周勃便趁勢將小皇帝給廢了,並決定立一個成年的劉氏皇族成員來當皇帝,這樣就不會存在監護人這一說法。

按照道理來說,齊王劉襄是最有資格當皇帝的人,因為他是最先起兵反抗呂氏集團的,他的兩個弟弟更是親自和陳平周勃衝殺在誅呂的第一線。但問題是,齊國的實力實在太大,如果劉襄當皇帝,他以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齊國做後盾,又有魏勃之類的人當助手,還有劉章、劉興居這種如狼似虎的弟弟輔助,再加上他的孃家人,那可是傳說中的殺人不眨眼。

這種人當上皇帝,整個朝廷的權力格局恐怕要來一場大換血,到時整個功臣集團,恐怕連立足之地都沒有。

在這種背景下,當劉襄的軍隊還未抵達長安時,陳平周勃就派人將呂氏已經被誅滅的消息告訴齊王劉襄,讓其率領大軍退回齊國,還把齊王的弟弟劉章也逼出了帝都長安。最後更是推舉在成年的劉氏皇族成員中,實力最弱的代王劉恆成了新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