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要看現象,也要看本質

最近,東北衰落的言論甚囂塵上,很多人發現,山東和東北有很多相似之處,由此推斷,山東可能會成為下一個東北。

另外,最近有一位號稱專家的人寫了一篇關於山東的文章,標題是《山東,債務壓城的山東》,再一次把山東推向了風口浪尖。

文章的大意是,作為經濟規模全國第三的省份,山東省財政已經入不敷出,開始伸手想中央要錢,由此斷定,山東省可能要破產。

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比山東和東北,兩個地區有很多相似之處:

1、重工業比重比較高。山東雖然比重不如東北高,但和廣東、江蘇相比,比較還是很高的。

2、科技產業比較少。山東和東北經濟類似,在互聯網、IT等新興領域存在感低,沒有誕生如騰訊、網易、新浪、華為、大疆等類似的大型互聯網或科技企業。

3、缺乏創新。東北人和山東人在娛樂圈都是呼風喚雨的存在,誕生了那英、黃渤、范冰冰等大量明星,但在經濟領域思想卻很保守,缺乏創新意識。

4、民間債務嚴重。東北和山東都是民間債務很嚴重的地區,東北的輝山乳業、山東的齊心、魏橋等。

5、官本位思想嚴重。東北人和山東人都特別崇拜權力,穿身協警制服都感覺高人一等,工作上追求國家鐵飯碗。

由此,很多人擔心,山東有可能會成為第二個東北。

不過,「真話財經」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透過這些表面現象,仔細對比兩個地區的數據,並不是外界說的那樣。

大部分情況下,大家都是把遼寧、吉林和黑龍江放在一起談的,但是要對比不能以東三省和山東做對比。

所以,「真話財經」選擇了最近關注度比較高的黑龍江,以它為代表和山東做對比。

我們選擇了人口、GDP增速、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零售品總額以及地方財政收入5個指標。

選擇這5個指標是因為:第一、這5個指標平時被大家談論的比較多;第二,從經濟學上講,這五個數據基本上可以全面衡量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了。

PS:所有的數據都來自國家統計局,有些人可能會質疑國家統計局數據的真實性,但我覺得,目前為止,國家統計局數據應該是最權威、最全面的。

一、人口數據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黑龍江近十年人口增長情況

對比可以發現,以2016年列,山東省的總人口是黑龍江的2.6倍,絕對值超過黑龍江。

更重要的是,山東省十年來總人口一直是增長的,黑龍江從2010年至2014年,人口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從2014年開始已經下滑。

再看城鎮人口,山東省增長較快,黑龍江增速已經嚴重放緩,尤其從2014年開始。

對比人口數據,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山東人口在流入,黑龍江人口在外逃,如果優秀人才都跑了,經濟有可能出現問題。

第二、黑龍江的城市化率高於山東,這之前是優勢,但現在不一定是,今後的城鎮化帶給山東的好處要大於黑龍江。

二、GDP增速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兩省GDP增速都在下滑,山東最低增速出現在2016年,為7.6%,黑龍江最低增速出現在2014年,為5.6%。

如果和全國6.9%的GDP增速對比,山東的增速高於全國,黑龍江這三年都已經低於全國水平了。

三、固定資產投資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兩省差距非常大,山東一直在增長,而且絕對值基本上是黑龍江的4倍-5倍,這就也從側面印證了那句話:「投資不過山海關」。

再看看增速,從2014年開始,黑龍江的固定資產投資已經出現了大幅下滑,儘管這兩年也在逐漸恢復,但還沒有達到2013年的水平。

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在各類與消費有關的統計數據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表現國內消費需求最直接的數據。

從這個數據看,山東和黑龍江除了總量上有差距外,增速方面沒有什麼差距。

後來又查了一下,消費對黑龍江GDP的貢獻還是挺高的。2016年,黑龍江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02.5億元,同比增長10%,高於年度目標2個百分點。

黑龍江的增幅高於遼寧5.1個百分點,高於吉林0.1個百分點。消費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在60%以上,對全省稅收貢獻率達到20%以上。

五、地方財政收入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財政收入是一個地方的「家底」,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山東近十年的財政收入一直都在增長。

黑龍江2007年-2013年增長還是不錯的,但從2014年開始,隨著經濟增速下滑,財政收入也開始下滑,2016年僅有1148.41億元,山東是黑龍江的5倍多。

看到這,千萬不要以為它們的財政收入只有這麼多。

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一般包含兩部分:一般預算收入(其中包括稅收收入和非稅收收入)和中央轉移支付(其中包含轉移支付和地方稅收返還)。

以山東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是5860.18億元,中央轉移支付是2318.14億元,合計是8178.32億元。

再看看黑龍江,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是1148.41億元,中央轉移支付是2188.94元,合計是3337.85億元。

通過對比,可以說明兩個問題:

1、看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不是簡單的看一般性預算收入,還有很多項;

2、黑龍江的一般預算收入比山東少那麼多,而且人口還不到山東的一半,為什麼兩省的中央轉移支付差不多。

其實,中央轉移支付主要是為了平衡地方財政之間的縱向不平衡和各區域之間的橫向不平衡而產生的,黑龍江這幾年經濟增長放緩,財政已經嚴重收不抵支,所以國家會轉移的多一些。

山東會成下一個東北?看看這5個數據

通過以上5個方面的對比,不管是總量數據、人均數據還是經濟的增長趨勢,山東在很多方面都是優於黑龍江的。

所以,山東是不是會成為下一個東北?現在下結論還有點早,有時候可能會被表象迷惑。

其實,山東和東北相比,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很多相同點,二者在很多地方還是不同的。

比如,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山東明顯高於東北。東北氣候寒冷,對外來人口吸引力較弱,而山東地理位置優越,雖然流入量無法和江浙粵比,但人口沒有減少的危機。

又比如,前面僅分析了山東和黑龍江,其實山東經濟比整個東北都強大,山東GDP達到6.7萬億,位居全國第3,而東北三省GDP總和僅有5.2萬億,遠遠比不上山東經濟規模!

還有,兩地雖然都有國企,但東北是國企佔據絕對統治地位,但山東其它類型的企業實力也不容小覷,海爾、海信這樣的明星企業也比較多。

綜上,要說山東一定會成為東北,其實是有點誇大的,退一步講,如果山東成為東北第二了,那中國的經濟得退步到什麼程度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