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女半马夺冠引发争议,我们却看到中国路跑运动未来的希望

从现在开始,3-5月的每个双休日都是跑马日,无数比赛扎堆举行,跑友可以充分体验和尽情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今天也有成都双遗、广东清远等多场比赛举行。在成都双遗马拉松比赛中,14岁的初中生赵海慧以1小时29分成绩意外夺得冠军,显然普通中学生不可能跑出这样的成绩,赵海慧可能是一名体校学生或者是进行业余中长跑训练的在校学生。

14岁少女半马夺冠引发争议,我们却看到中国路跑运动未来的希望

随即,有自媒体查阅了成都双遗马拉松的竞赛规程,竞赛规程要求年满18岁才能参加半马比赛,从而指出赵海慧不符合报名资格,她是如何能够通过身份证报名成功的,众所周知报名时如果乱填身份证号码是无法顺利通过报名的,当然也有可能是组委会特批赵海慧因为具有较高运动水平而获得参赛资格,具体情况目前尚未得到双遗马组委会的官方消息。

14岁少女半马夺冠引发争议,我们却看到中国路跑运动未来的希望

当然,这些都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关注的是:在中国,当下的马拉松运动和路跑文化的兴起基本是被中年人群所引领的,他们多数为人父母,在父母的鼓励引导下加上学校体育的配合,我们的青少年这一代人能否爱好这项运动,或者通过跑步运动很好的锻炼身心健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挖掘一大批有潜质的苗子成长为未来的优秀中长跑运动员。

一、日本人擅长跑步很大程度是因为从娃娃和学生抓起

长跑是日本学校最普及的运动,在日本,小学生每年都会参加冬季耐寒的马拉松训练。即使室外的气温低到了几度,老师们也会领着学生在绕操场跑步。因此,长跑的种子很小就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并且影响终身。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造成的日本的跑步文化,日本的跑步热潮已持续了将近40年。日本跑步网站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日本,月跑量在100公里的人数最多,占到总人数的24%。其次是150公里,占比也高达22%左右。排在第三的是200km的跑量,这部分占比也接近15%。

14岁少女半马夺冠引发争议,我们却看到中国路跑运动未来的希望

世界上最著名的接力路跑是日本的箱根驿传,这也是日本学校长跑文化的集中体现,赛事线路为东京至箱根往返约217公里,分10个区间。比赛不设任何奖金,所有人拼命只是为了自己和学校的荣誉。每年这项跑步赛的收视率高达20%以上,相当于中国的春晚。这个赛事要求参赛跑者的水平是——16分钟30秒内完成5公里或34分钟内完成10公里。

二、跑步是对青少年益处最大的运动之一

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儿童青少年要参加三类运动:第一类有氧运动,比如走路、跑步、游泳、做游戏;第二类运动是力量性运动,比如攀爬;第三类运动是高冲击运动,比如跳蹦床、打篮球等等。跑步既属于有氧运动,也可以归类于高冲击运动,是最适合青少年的运动形式之一,跑步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可以发挥以下益处:

⚫ 跑步运动所产生的对骨的应力作用可以促进软骨生长,促进骨的钙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至关重要,说简单一点,运动可以促进孩子长高,并且只有在青少年阶段尽可能达到峰值骨密度,才能有效预防成年以后骨量丢失所引发的骨质疏松问题,怎样才能让青少年达到峰值骨密度;

⚫ 跑步可以避免久坐和姿势不良所导致的骨骼问题,特别是脊柱发育异常、驼背、脊柱侧弯已经成为家长广为担忧地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这显然跟孩子们缺乏运动,久坐时间过长有着必然联系,跑步通过变换身体姿势,不仅可以预防这样的问题,也是青少年发生轻度脊柱发育异常时矫正的手段之一,而不是依靠什么背背佳;

⚫ 跑步可以有效促进孩子心肺功能提高,促进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增加胸廓弹性,改善肺活量,提高持久学习能力和疲劳恢复能力,让他们可以承受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

⚫ 跑步可以协调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缓解长时间学习所带来的大脑疲劳,同时也让他们学习更为专注;

⚫ 跑步是一项磨练意志的运动,如今的孩子大人溺爱较多,往往缺乏定力和意志,跑步运动给予孩子们独一无二的体验对于他们健身人格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很好地锻炼持青少年的意志品质。

三、跑步只会让青少年更聪明学习更好

跑步这项枯燥重复的运动会不会让孩子们跑傻掉?这个问题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担心,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瑞典一项持续23年的大型研究追踪了120万个男孩的体能数据、智商、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如果孩子们的有氧能力提高后,他们的智商(IQ)也相应得到提高。

讲到这里,不得不提在全球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美国内伯维尔高中体育教师劳勒的故事。劳勒看到美国孩子体质正在下降,儿童肥胖激增,决定要做点什么。他把体育课的重点从传授体育技能转变为提高运动强度,锻炼心肺上面,并且改变了体育课的评分标准,给学生打分不是依据技能掌握好不好,而是依据其努力程度,换句话说,重要的不是跑得有多快,而是你是否尽力了,而是否尽力可以通过心率得到准确测量。

我们看一下劳勒是如何上体育课的:一群学生在他的要求下佩戴好心率监测胸带和手表,完成1600米跑。这就使得这个学校的学生体育课上的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学校,逐渐奇迹发生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了近7%,因此学校把“体育课”变成了“学习准备型体育课”,全校学生每天在上完第一堂体育课后去学习读写能力,之后扩展到学校把最难的学科安排在体育课之后。

内珀维尔高中新模式体育课让这个地区1.9万名学生成为全美国体质最强健的孩子,二年级学生中只有3%的学生体重超标,而全美国平均有30%的学生体重超标,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学生在参加1999年世界TIMSS测试中,科学测试项目获得第一名。2005年内珀维尔毕业班的ACT考分超过了全州平均成绩近5分。

与众不同的体育课与学习成绩之间的高度相关引起了哈佛医学院约翰瑞迪教授的重视,他将内珀维尔高中的故事写入他的畅销书——《运动改造大脑:关于运动与大脑的科学》。在这本书中,瑞迪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论断——运动是优化大脑功能最强大的工具,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背道而驰,而“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句俗语正是对于运动最大的污蔑。

瑞迪教授这本书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全球医学界和神经科学界对于运动与大脑的研究。这本书更重要的影响是在教育界,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增加而不是减少体育锻炼时间,以他的理论为基础,锐步公司资助的“活力儿童计划(让4-10岁在校儿童参与每周两到三次,每次40分钟的晨间体育活动)”已经推广到美国3000多所学校。

四、青少年参加长时间耐力运动对心脏发育有影响吗?

随着马拉松运动的普及,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群也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很多十三四岁的青少年都想跃跃欲试跑一场马拉松比赛。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青少年是坚决不能跑马拉松的,因为他们的身体还未发育成熟,长距离的跑步会让他们很容易受伤,甚至对于他们尚未发育成熟的心脏造成负面影响。从运动科学角度而言,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显示,青少年参加马拉松会影响心脏和骨骼发育。但是从安全角度而言,不鼓励青少年参加全马级别的马拉松比赛,但对于半马、十公里的比赛,青少年参赛是安全的,传统观点说青少年不宜参加大负荷的耐力运动,这种观点完全是过时和缺乏循证的。

14岁少女半马夺冠引发争议,我们却看到中国路跑运动未来的希望

当然,青少年参加跑步和马拉松运动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征得父母和教练同意;参赛应当以乐趣为主,不应想着纪录和成绩;保证健康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女孩子要保证正常的生理周期;青少年应当多元化的运动,不要仅仅只是跑步,这样才能促进运动素质的全面提升。

这里要提一下关于青少年身体素质敏感期的问题,所谓身体素质敏感期,是指青少年特定能力的形成具有最佳时期,在这段时期如果有针对性的发展某项身体素质,就可以促进这项身体素质迅速提高。比如,反应速度的敏感期在9~12岁;动作速度的敏感期在7~14岁;耐力的敏感期在12~14岁;灵敏素质的敏感期在10~12岁,协调性发展的敏感期在10~13岁。由此可见,赵海慧在其耐力素质敏感期取得了很好的半马成绩,其潜力巨大!

14岁少女半马夺冠引发争议,我们却看到中国路跑运动未来的希望

五、总结

担心青少年不适合耐力运动的疑虑完全是多余的,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身体素质,耐力素质在青少年阶段就要加强训练,赵海慧没到报名年龄就参加了半马并且成绩优异,讨伐其不符合报名资格显得有些矫情,毕竟她也有14岁,怎么让她更好地接受科学训练,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像父母那样爱上跑步,爱上运动才是这个社会应该关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