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歷史上有一個羅甸古國:統治畢節達千年,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

貴州歷史上有一個羅甸古國:統治畢節達千年,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


一,羅甸古國的建立

羅氏源出滷氏,是黔西北的彝族,後來語轉為羅氏,他們世居羅邑山中,以伐山通道為業。三國時期,南中叛亂,諸葛亮開始了著名的“七擒孟獲”之戰。在這場戰爭中,羅氏首領妥阿哲(漢文史料寫作“濟火”)幫助諸葛亮戰勝孟獲,被諸葛亮冊封為羅甸國王(也叫做慕俄勾君長國),世襲統治今天的畢節地區。

貴州歷史上有一個羅甸古國:統治畢節達千年,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

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原戰亂,官方史書很少提到羅甸古國。在唐宋時期,人們才開始瞭解這個神秘的古國,當時稱為“羅氏鬼國”。唐朝曾在此設置過寶州、郝州、羲州、暉州等羈縻州。唐朝末年,羅甸投靠南詔國,攻陷了黔中道許多地方,和後來的播州楊氏經常發生戰爭,最終勢力退回到赤水河以西的地區。

貴州歷史上有一個羅甸古國:統治畢節達千年,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

北宋初期,羅甸主色攻陷了矩州(現在的貴陽),其孫普貴駐紮在現在的白雲區。宋太祖開寶七年(公元974年),普貴晉京,以矩州之地歸順朝廷,土語訛"矩"為"貴",宋太祖趙匡胤予以敕書,文中有"惟爾貴州,元在要服"。"貴州"一詞始見於文獻。宋太祖封普貴為矩州刺史。不過好景不長,不久之後,蠻州(開陽)宋氏攻佔了矩州,改名貴州城,宋氏佔據了烏江以東的土地,稱為“水東宋氏”。


二,土司制度的建立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即公元1278年,羅甸國主阿榨內附,受封水西安撫使,土司制度在水西地區正式施行。實際上,土司制度是唐宋羈縻制度的延續,也就是承認當地家族的世襲統治。由於處於烏江以西,被稱為“水西土司”,和當時的播州土司、思州土司、水東土司(貴州土司)並列為黔中四大土司。

貴州歷史上有一個羅甸古國:統治畢節達千年,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

(貴州宣慰司府)

明朝初年,水西土司和水東土司歸順明朝,朱元璋在兩大土司的之地設置了貴州宣慰司。當時的鬼貴州宣慰使靄翠改漢姓為安,歷史上就稱為“水西安氏”。在朱元璋時期,水西安氏出現了一位傑出的領袖人物——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茲,出生於四川永寧,是藹翠之妻,婚後常輔佐丈夫處理政事。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藹翠病逝,因兒子年幼,年僅23歲的奢香承擔起重任,攝理了貴州宣慰使一職。在位期間,奢香的政績如下:

貴州歷史上有一個羅甸古國:統治畢節達千年,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

經濟上:築道路,設驛站(比較著名的有龍場九驛),將水西納入全國交通網。招來能工巧匠,傳授先進的耕織技術,開置農田,發展生產。

文化上:大力推廣漢文化,多方接納文人學士,興辦宣慰司學培養各族子弟。派遣獨子阿期隴弟送入京師太學,在此影響下,烏撒、烏蒙、芒布、永寧地區各土司先後送子弟進京入學。該時期彝族文獻大規模湧現。

軍事上:支持明朝軍隊駐紮西南,維護邊疆統一。朱元璋說:“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

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夫人病逝,年三十八歲。朱元璋特遣專使弔祭奢香,同時敕建陵園、祠堂於洗馬塘畔。此後,水西安氏的繼承者再無雄心大略,逐步走向衰落。


三,水西安氏的衰亡

明朝中期以後,水西安氏的所處的環境就越來越艱苦,安氏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決定每一件事情。當時水西和播州楊氏,水東宋氏關係十分緊密,世代為姻親。在明朝加強對西南控制的背景下,播州楊氏和水東宋氏都企圖叛亂,被鎮壓,而還好的是水西安氏都能夠避開這些災難。

貴州歷史上有一個羅甸古國:統治畢節達千年,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

當播州土司楊應龍反叛朝廷時,安疆臣的立場搖擺不定。時任貴州巡撫的郭子璋使安疆臣戴罪立功,化敵為我,斷絕了楊氏後援。安疆臣因此沒有參與到播州之戰中,在這場“烏江水為之不流”的惡戰中,官軍取得艱難勝利,楊氏被滅。水西卻暫時避免了播州覆亡的命運。

公元1622年,即明熹宗天啟二年。此時北方的後金屢次犯境,於是朝中動議徵召西南之兵徵遼。安邦彥和水東宋氏之主宋萬化聯合起兵造反,圍攻貴陽城。但是最終到1630年被平定,水東宋氏滅亡,其地設置了開州。安邦彥也被殺,其子安位投降才免於滅亡。水西安氏的失去的土地,後設置了息烽、修文二縣,水西元氣大傷。

貴州歷史上有一個羅甸古國:統治畢節達千年,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

明朝滅亡後,水西安氏投降於清朝,被吳三桂控制。但是吳三桂和安氏矛盾重重,1664年,安坤聯合烏撒土司安重聖和明朝舊將皮熊一起叛變,最終被吳三桂殲滅,水西安氏名存實亡。公元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水西末代土司安勝祖病逝。由於他沒有子嗣,水西安氏徹底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