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奕譞为什么娶了慈禧的妹妹?指婚还是媒妁之言?

在晚清历史上,道光帝的第七子奕譞是个福星高照、步步高升的风云人物。

他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0)九月二十一日,比奕䜣小9岁。论出身,奕譞最并不高贵,其生母乌雅氏在宫中属于品级低微的妃子。后晋为琳贵人、琳贵妃,她共为道光帝生3子,即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与他两个默默无闻的弟弟不同,奕譞在爱新觉罗氏的“奕”字辈里程度仅次于咸丰帝奕詝和恭亲王奕䜣,堪称大富大贵。

奕譞之所以能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关键人物,除了他本人聪颖、豪爽、知进退的个性之外,还与他的婚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娶了慈禧的妹妹?指婚还是媒妁之言?

咸丰六年(1856)八月,南方战场传出消息,太平军内部发生内讧,在血雨腥风中,东王杨秀清被杀,将士死伤无数……消息传到北京紫禁城内,咸丰帝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脸上现出少有的喜悦表情,一时间,宫中多日来紧张的气氛也大大缓和。这时还是宠妃的,未来的慈禧太后——懿妃叶赫那拉氏见龙颜大喜,心中不由地一动,凭借着她对皇上的了解,她知道此时向皇上提出什么要求,成功率是最高的,她全力寻找机会,准备向皇上提出她盘算已久的大事。

原来,懿妃有一个比自已小6岁的妹妹容儿,今年正好16岁,选秀女落选,已到了当嫁的年龄。而懿妃还注意到,皇上的七弟奕譞正好17岁,与容儿年龄相当。如果把妹妹指配给奕譞,做个王爷的福晋,这不是亲上加亲,荣耀至极了么!她对这桩婚事虽然已经盘算了很久,但见皇上被太平军闹得整日唉声叹气,坐卧不宁,又不敢轻易提出,怕被心情烦躁的皇上一口否定。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娶了慈禧的妹妹?指婚还是媒妁之言?

一天,咸丰兴致很好,又满面春风地踱到懿妃宫中。闲谈中,懿妃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道:“听说七王爷快到指婚的年龄了,不知人家是否已经选定了?”

“还没有。”咸丰顺口答道。

谈到这里,懿妃忽然起身,羞羞答答地说:“婢子有一想法,早就想向皇上禀报,只是不敢造次,怕乱了家法。”

“但说无妨。”咸丰有些急了。

咸丰越是着急,懿妃越是故意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转弯抹角地说:“婢子上沐天恩,已是非份的荣幸。此外再思恩泽,恐怕是得陇望蜀了。万岁爷不会斥责怪罪婢子吧?”

咸丰见懿妃仍和他兜圈子,真的着急了,催促道:“有事尽管直讲,不要吞吞吐吐,朕认为可以的,自然一定允准。”

懿妃见皇上已经上套了,才缓缓说出谜底:“婢子有一妹子,今年将近16岁,颇还伶俐,正是择配时候,若蒙皇上推恩,许为撮合,婢子不胜感激了。”

等了许久,咸丰才知道懿妃的真实用意,心中暗暗佩服懿妃的精明,说道:“是否要配于七王爷?朕与做主如何?”

懿妃见皇上竟如此爽快地答应了,忙屈身叩头谢恩。

道光帝崩逝时,奕譞只有11岁,尚未成年,道光三十年(1850)咸丰刚刚即位后封他为“醇郡王”。而到此时,他的亲事当然要由其长兄做主了。所以,既然皇上已经答应,这门亲事就没有什么不可了。剩下的事,就是如何履行程序了。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娶了慈禧的妹妹?指婚还是媒妁之言?

懿妃当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她在幕后紧锣密鼓地导演起来:

第一道程序,是皇帝派人到亲家传谕皇帝提婚的旨意。然后是惠太太派人到皇宫,接受皇帝的谕令。谕令的内容是:今以惠征之女配皇弟醇郡王奕譞为福晋。来人代惠太太行三跪九拜礼,谢恩退去。

第二道程序,是举行文定礼和纳彩礼。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奕譞在内大臣及侍卫陪同下,去惠征府行礼,岳父已经不在,就给岳母行礼。岳母答拜,三拜而起。辞别时,岳母送到府门外,行纳彩礼。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行成婚礼。这一天,宫廷銮仪卫发彩舆,即花轿一乘,由内务府大臣率属员20人,护军4名及女官若干名前往惠征府迎娶,花轿抬新娘一直到奕譞住处,举行合卺礼,对拜后,皇宫内大摆宴筵,招待容儿亲属和王公大臣。

次日,奕譞和福晋拜见皇帝及皇后。

三日后,奕譞陪同福晋前往惠征府,回拜惠太太,俗称回门。用宴后赶回。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娶了慈禧的妹妹?指婚还是媒妁之言?

经过这样一道道繁文缛节,懿妃的计划最后实现了。从此,咸丰帝与七弟奕譞的关系更加密切,懿妃也通过妹妹与七王爷的联姻,在爱新觉罗家族中的地位更加显赫。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在热河崩逝后,醇亲王奕譞在辛酉政变中一马当先,拿了肃顺,立下了头功。正因如此,慈禧太后当国后,在同治三年(1864)给他加亲王衔。后来又选了他的儿子载湉为同治帝的继位人,是为光绪帝,奕譞一系又被准予“世袭罔替”,成了“铁帽子王”。足见这一切都绝非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