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機機翼被打爛,飛行員安然無恙返航,機尾卻被加裝裝甲

6月7號全國迎來高考,但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卻著實讓廣大考生吃驚,一個純正的軍事背景題目擺在面前。其實它講的就是一個二戰期間加強戰鬥機防護的事情,從這件事情引申到國防建設需要防住我們的核心,防住我們的關鍵,防住常人想不到的地方。

而此次考題中的戰鬥機防護源於一個二戰後期的真實故事,在1943-1945年間,美英聯軍在德國上空進行大規模的轟炸活動,但同時轟炸機損失率也極高。例如在1943年美軍轟炸是施魏福特和雷根斯堡時出動了376架B-17轟炸機,結果卻被擊落了84架,剩餘的一些轟炸機也損失嚴重,許多機翼都已經被徹底打爛,還有的機頭被打穿,飛行員依然順利的返航了,可見實際上這款戰機的性能還是非常不錯的,但無奈戰爭強度大。

美軍機機翼被打爛,飛行員安然無恙返航,機尾卻被加裝裝甲

因此美軍計劃加強轟炸機的防護,將加厚一些部位的裝甲。但是如果每一處都加厚,那麼轟炸機的自身重量就會加大,從而不得不減少油料和彈藥載荷,這回嚴重影響轟炸機的飛行速度和靈活性。因此必須將裝甲加在最要害的位置。

通過飛行回來的轟炸機分析,前機翼上彈孔是最多的,而駕駛艙和機尾是受損最小的部位。因此美軍認為應該加厚受損最嚴重的機翼部位,而其他部位不需要加厚。

美軍機機翼被打爛,飛行員安然無恙返航,機尾卻被加裝裝甲

然而統計學教授沃爾德卻持完全相反的意見,他認為應該加強彈痕少的地方的防護,也就是說對機尾和座艙加裝裝甲。因為那些供分析的戰鬥機都是成功返航的,正是因為尾翼中彈少它們才能僥倖生還,而那些永遠不能再回來的飛行員,才知道執行任務失敗的原因所在。

最後按照沃爾德的意見,B-17轟炸機損失率果然大大降低,在專家們不斷改進B-17之後,使得該轟炸機在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屢屢創造奇蹟,被譽為“最結實的飛機”。

美軍機機翼被打爛,飛行員安然無恙返航,機尾卻被加裝裝甲

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倖存者偏差”理論,如果想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百分之百的避免一切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也就是說在國防建設中,必須重視每一個細節,眼裡多看到短處,心裡多裝著畏懼,才能走向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