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常言道,買保險就是買保障買服務,買保險公司的一紙承諾,這話倒是沒錯,但是如果買保險,

只重視公司和品牌,忽略產品,就有問題了。一直以來,大小公司之分,是代理人口中,屢試不爽的話術招式,也是媒體百嚼不厭的話題。保險公司,大小之間真的有差嗎?怎麼看懂保險公司的成績單?靠譜的保險公司該怎麼挑?

精算君,今天要和你們說道說道。

一、大小公司有差嗎?

保險公司的優劣,在初次投保的消費者心中,基本靠品牌曝光量來衡量。怎麼判斷保險公司的成績如何,是否靠譜,需要結合以下兩個指標來綜合考量:償付能力充足率、保單投訴量。

1.償付能力充足率

償付能力是指保險公司承擔未來賠付責任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在任何情況下,包括最極端的情形下(比如大型自然災害),保險公司的錢夠不夠賠你的能力。

根據保監會媽媽的規定,按償付能力風險大小,可以將保險公司分為四個監管類別,由優到劣,分別是A、B、C、D類,等級劃分的依據來自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操作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綜合評估。這就相當於年度學生評優,如果成績一般,還需要和保監會進行“談話”,根據等級,實行不同的監管政策和監管措施,用以督促保險公司,快點合格。

綜合看,精算君認為,風險綜合評級在B級或以上的保險公司,是可以放心選擇的。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每家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分級都可以在官網找到,具體方法精算君在下一部分提到,這裡我們重點要來看下,償付能力充足率要怎麼看?

償付能力充足率 = 實際資本 ÷ 最低資本。其中,最低資本是在各種可能出現的不利情形下,包括巨災死亡的情形、大規模疾病爆發的情形、保單維持費用遠超預算的情形、爆發聲譽風險導致大規模退保的情形等,保險公司可能遭遇的非預期損失。保險公司必須持按照這些非預期損失持有“最低資本”以應付這些百年不遇的風險事件。

而實際資本,則是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確認、計量原則,對保險公司實際持有的資產和負債差額的評估值。

簡單而言,保險公司需要額外持有100億資本(最低資本)來應付各種百年不遇的巨災情形,而此時此刻,經過評估,保險公司一共持有200億的資本(實際資本),那麼償付能力充足率就是200%。

在公佈的償付能力中,有一個指標是必須要看的,就是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保監會的償付考核體系,要求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要高於100%。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但並不代表高於這個標準就萬事大吉。實踐中,100%只能算身為保險公司的最低標準,一旦逼近這條紅線,都可能會被保監會“約喝茶”,高於150%,才算市場上勉強的“及格”,150%到200%之間,就是良好,高於200%,算是比較優秀的了。但世事無絕對,償付能力充足率並不在於有多高,過高還可能是因為業務根本沒做起來。這個充足率不僅不能低,還得“穩”。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通常,我們需要觀察保險公司一定期間內的償付能力充足率變化以評估其真實償付能力情況。在此期間內,新產品投入市場、股東資本的注入、開支的減少、投資資產組合的變動等舉措,都會影響到它的變化。所以,單一季度內的數據並不能說明問題,長期內都能維持在一個穩定優秀的水平,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如果近幾年連續幾個季度都表現不好,你就要注意了。

根據保監會進行的2016年SARMRA評估(一種體系內的償付能力綜合評估,不用理,總之好專業),平均得分76.35分,80分以上,算得上成績“優異”的有22家,既有平安、國壽、太保這樣的大企業,也有工銀安盛、和諧健康、陽光人壽這樣的“小公司”。你還覺得“小公司”不靠譜嗎?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2. 保單投訴量

除了償付能力,保險公司表現如何,更接地氣的是要看保單投訴率。保險公司保單的投訴情況,無疑是前人的投保“血淚史”,給後人投保時風險預警。如果保費規模大,保單數量多,但投訴率也非常高,說明你真正出現問題的時候,這間保險公司未必能給到你滿意的答覆。

每年保監會都會對保險公司的投訴情況進行考評,給出評分,在保監會面前,財大氣粗的保險公司也有像小學生的時候。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根據最近發佈的2016年各大保險公司的考評結果,我們要關注這樣兩個數據:億元保費投訴量和萬張保單投訴量。投訴量越少,說明出現的糾紛越少,如果這兩項都很高,你就應該擔心,這家公司能不能為你好好服務了。

精算君整理了保監會公佈的投訴量最少的前30名,表現不錯的,並不是傳說中的“大公司”,除了太平洋人壽、平安人壽之外,其他多數大公司投訴量都不低,排名靠後,甚至沒有進去30名。反而一些“小公司”表現亮眼,投訴量相當低,比如和諧健康、弘康人壽、珠江人壽、利安人壽、同方全球等,都擠進了前30名之內。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所以在服務滿意程度上面,“大小保險公司”,未必真有差。大公司與之無法追趕的規模相比,在服務上還應該更上點心,才能不愧消費者的信賴。

二、靠譜的保險公司,怎麼挑?

學會看保險公司的成績單,我們就進入更具體的實操環節,手把手教大家怎麼挑一家靠譜的保險公司:

1.查指標

上面我們提到的三個重要指標,要在哪裡查看,精算君替大家操作一遍:

a. 償付能力充足率

登錄保險公司官網,找到“公開信息披露-償付能力信息”,進行查看,一般保險公司會按季度發佈,建議一起下載進行比較,查看償付評級,以及近一年的償付能力是否比較穩定。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b. 保單投訴率

登錄保監會的網站,在“工作狀態-公告通知-通報”中,可以找到近期保險投訴情況的統計,可以選擇查看近3年的投訴通報,看下服務情況是否長期內都表現不錯。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2.測服務

保險公司的服務體系以及服務質量,決定了你以後是否能夠無憂的享受保障,如果出險時,保險公司反饋不及時,無疑是給消費者添堵。測試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可以從下面入手: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a. 客服電話

在確定投保之前,一定要通過客服電話,提前進行幾次溝通。一般可以測試下電話接通的速度、客服人員的反饋速度、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產品某些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多次撥打電話詢問

,如果等待接通時間太長,或者多次客服人員反饋的答案不一,說明服務還有待改進。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3.看口碑、信譽度

查看保險公司是否有官方發佈的負面新聞,是否在保監會網站上有進行整改通報的情況。注意這裡需要留意的是官方渠道的信息,網絡信息魚龍混雜,建議不要隨便聽信流言,除此之外可關注權威的新聞、財經類網站的報道,查看保險公司的信譽度。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保乎 · 小結

所謂“大小公司”,如果只是單從市場佔有率,即保費的規模大小去判斷保險公司的“優劣”,這種方式並不夠充分客觀,畢竟進入市場時間的早晚、保險業務發展模式的差異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後起保險公司在公眾面前的“曝光量”,但這並不能埋沒了它們的優質產品。

當然,“大小公司”,並不是沒有差別。從行內人士的角度,精算君會通過研究了保險公司的財報,挖掘其中差別。就目前而言,拋開利潤和規模保費,大小公司的最大的差別還是在於保險業務結構的合理性。大公司產品體系比較健全,加上成熟的個險銷售渠道,“高價值”的長期保障型產品,在業務體系中佔有比較合理的地位。而小公司相對更依賴“低價值”的短期理財型保險,通過銀保渠道銷售做大保費規模。這種模式會讓保險公司面臨信用風險和流動性壓力。所以,對小公司而言,它們會有更強的動力去調整保險業務結構、做長期保障型產品的讓利和創新。這對消費者而言,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買保險還是要從需求看產品,再由適合自己的產品出發,比較背後公司的優劣。靠譜的保險公司,每年的“成績單”都不會差,但多項指標要長期、綜合起來觀察,以確認保險公司是否長期比較穩定。除此之外,還要看服務,公司日常服務質量和水平,直接決定了你日後在需要理賠時,能否及時解決問題,可以為你省下不少精力。

大小公司的差異,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明顯,投保首先關注的始終是保障。至於所謂小公司會不會有破產的風險,大家可以在之前推文中找到答案: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從保監的“成績單”來看,大小保險公司真的有差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