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却没评上中科院院士这件事?

王常菲儿

说明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水平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水平高

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非常发展,比如勾股定理就比西方早几百年,挪威的文明史相比就短了太多,

2.中国科学家以马克思主义做为研究思想,是现代最伟大最全面最科学最深刻的思想,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科学家没有受到太多马克思主义教育,很多科学家居然相信宗教这种唯心主义思想,怎么可能做好科研工作

3.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组织严密,评委都是世界顶级的专家,诺贝尔奖评比相比之下,组织上要差了很多,很多该得奖的没得奖,

欢迎大家补充


书剑漂零

屠呦呦这样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却没能评上中科院院士?

屠呦呦作为中国大陆最早获得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当然值得我们骄傲,其成就值得我们赞许,但这并不表明,屠呦呦就因为获得诺奖自然具有获选中科院院士资格。首先,中科院院士需要在某一领域具有系列和系统的研究,往往需要在国内引领一个学科方向。中科院院士获选者年龄往往较大也说明了这一点。当然,诺奖获奖者年龄也较大,但诺奖更加看重的是在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后来的持续研究固然对于人们认可这种开创性贡献是有帮助的,但并非必须的,这也就解释了诺奖获得者中有一些后来放弃学院派科研的奇才。在这方面,屠呦呦的青蒿素提取物研究主要是一个具体的具有突破性的研究,但该研究既不能持续引领学科发展(如青蒿素的提纯方法并不能形成指导提取其他药用植物的系统方法),也缺乏系统持续性研究。所以在科研本身,没有当选中科院院士并不表明屠呦呦水皮低,也不表明中科院学部(即中科院院士部分,中科院另有庞大的科研部分)门槛高或不正常。

其次,青蒿素的研究作为国家重大工程,涉及到几十家科研单位成百上千名科研人员。虽然屠呦呦的研究对提取青蒿素具有决定性作用,但这后面的争议也不少。既然是争议也就涉及到学术界的是是非非。所以屠呦呦没有获得中科院院士候选人的有效提名也并不奇怪。这里并没有贬低其他青蒿素研究者的意思。

第三,屠呦呦获选诺奖时已经80高龄,即便假设诺奖成就可以赢得院士资历,她的年龄对于初次当选院士也太大了。

总之,屠呦呦没有当选中科院院士,并不应该成为抱怨这一制度的理由,虽然它也有种种不足之处。


科学时评

你们这些人就是麻烦,诺贝尔奖得主没有评上中科院院士怎么了?

中科院院士也没有拿到诺贝尔奖呀,人家也没说什么啊,你看人家中科院抱怨了吗?人家没有呀,多么谦逊的中科院啊,不与人争执。

再看中科院没有让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上院士,这更是中科院坚守了自己的原则啊。

中科院就不像中国作家协会,你看中国作家协会,人家莫言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让他当了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典型的没有立场。中科院就不一样,不符合我们标准的,再牛逼也不让你上。

其实,我们也不是挤兑中科院小气,主要是中科院,国家投入那么大,花了那么多钱去搞科研,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年拿不下一个诺贝尔奖,这说明中科院没有什么被国际公认的顶级科研成果,最后拿到了诺贝尔奖的,还是个局外人。

我想中科院一定是不服气的。我觉得不服气没关系,那你中科院倒是凭本事自己拿一个诺贝尔奖啊。

别的不多说了,希望中科院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吧。

我是无良HR,关注我,最新的职场观点将不断为您推送。

无良HR

本人认为,屠呦呦没有被评上中科院的院士,是中国人“武大郎办店”心态的缩影,在众多院士中突然进来一个拿过大奖之人,令"武大郎"们心理很不输服。在中国学术界,别说你拿大奖会遭到排挤,即使你有未曾获奖的重大发明或发现,如果你同时缺少强大的后台保护,你也注定要成为一部人之敌人,他们会群起而攻击之,当然也不否认存在大量胸怀开阔,为科技强国仗义直言的好同志、好老师、好领导。本人作为"城市动态新模式”的发明人与城市规划新理论体糸的创始人,对此深有体会,本人不想得罪人,所以不想在此作详细描述。但是,本人必须在下面附上相关发明与发现的简介,以唤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为什么说现行城市模式是农业社会的落后模式?而"城市规划动态应变新模式”才是工业化社会的城市模式?】

世界各国的现行城市模式,都是市区连片规划模式,不考虑在工业化社会中,随着经济增长人均交通、能源、服务业与生态等需求面积也逐步增长的规律,没有任何带有远见的备用发展空间,是一种静态的规划结构,只能适应农业社会的低经济水平的需求。在这种模式中,代表城市交通文明进步方向的私家汽车成为受限制对象,取而代之的是低效、低质的公共交通、步行与单车等出行方式。与此同时,代表人类能源发展方向的太阳能、生物能的分区域、近距离、高效率、低成本的冷热电联产方式,也受到严重限制;医疗、养老、教育、娱乐等服务业也无法实现适应社会需求的增长。

私家汽车相比公共交通,具有高效、舒适与灵活性强等优势,在没有交通拥堵的市内环境中,平均私家汽车每次出行所花时间,只有选择轨道交通(包括地铁与空铁等)与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四分之一,私家汽车每美元出行成本所产生的增值效益是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12至17倍!



附图中是南宁市江南区两条相互垂直交叉的街道照片,其中前一幅是有三排汽车停车位的街道照片,它有65个铺面,闭门停业的铺面有21个,占32%;后一幅是仅有一排汽车停车位的街道照片,它有71个铺面,闭门停业的铺面有37个,占52%,比前者高出61%,由此可见,汽车停车位的数量直接决定着商业的效益。





人类应当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合理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对建筑的容积率与人口空间密度,来适应私家汽车对市内道路与停车位增长的需求,而不应是削足适履地选择低效、低质的公交出行方式与相应的城市交通规划模式!

能够适应工业化社会高经济水平的城市模式,只有本人发明的"城市规划动态应变新模式",它遵守城市交通、能源、水源、产业、生态与安全空间,随经济发展而增长的发展规律,分区域配置备用发展空间与永久性自然地貌,并通过模式的渐变方式实现新旧城区的通用,这才是人类科学地解决城市交通、能源、水源、产业、生态与安全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增长与联合国新城市宣言的唯一可行模式与唯一正确模式!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首先,是震惊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在国内没有评上中科院院士,继而对屠呦呦额诺贝尔奖产生怀疑!


然后静下心来细思,人家诺贝尔评选者何等样人,诺贝尔评选团队何等样人,岂能让我们这样的小人物质疑,一定是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论证才确定的人选!屠呦呦应该是名副其实!

那么屠呦呦是个怎么样的人?屠呦呦。看到名字你觉得好好玩吧,其实人家名字蕴含着经典,父亲给当时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后来曹操在《 短歌行》中也曾用过!可见人家得家庭教育可不是一般。


1969年1月,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青蒿素的研究该项目。在研究的关键环节,屠呦呦1971年10月4日,她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该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为100%。在整个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么大的贡献他为什么不能评上中科院院士,原因是中科院的院士有这样那样的条件,比如学历方面……而屠呦呦是个“”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而这些都是评选要求!当然还有些标准屠呦呦是不符合要求。

其真的有必要让屠呦呦坐上院士吗?没有评上院士不能降低屠呦呦在科学上的成就!

在屠呦呦能否当选的热议背后,是人们对于“院士”头衔的迷信和崇拜。隐藏其后的科研工作者个人价值实现途径的单一和困难是个真问题。

总之,屠呦呦已经登上科学界最高领奖台上,没有必要要院士头衔来证明自己,她要做的是,继续研究来实现个人价值。



屠呦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作为教师,对于职称我们很渴望,但是不能把职称作为你教育成功的目标!

但是我还想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评职称!


松高寻鹤

实际原因很简单,就是中科院认为她不够格。

屠呦呦因为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贡献而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完全在中国学术界意料之外。青蒿素的发现这一成就早就获得了国家奖励,屠呦呦也在其中,但并不在最前面,也有人因为青蒿素获得了院士,但也不是屠呦呦,这清楚表明中国学术界不认为屠呦呦对发现青蒿素的贡献是最大或者是最重要的,并不承认屠呦呦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国外学术界对屠呦呦评价非常高,2011年屠呦呦获得有诺贝尔医学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


2015年屠呦呦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消息传来,举国欢腾!

当然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她的同行对她这个三无(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科学家得诺贝尔奖不服气,但已经没人关注。2017年1月,屠呦呦获得了中国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这是国家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认可,是对诺贝尔科学奖的认可。屠呦呦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已不可动摇,屠呦呦所取得的成就可以永载史册!


Harry_20150219

这个太正常了。

理由是:她没有坪上院士,是因为她学术水平不够。

不容置疑,屠呦呦会在中国科学史上留下浓厚一笔,因为她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她的获奖应该让很多业内人士不服气。不服气来自两方面:

一,对青蒿素的发现,她的作用和贡献并没有公认的第一。

二、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奖,与其他大多数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有很大区别。

比如杨振宁李政道的物理学奖,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屠呦呦的获奖是因为发现了青蒿素,而青蒿素能治痢疾,这个理论已经公开了。但需要去发现。当初屠以及团队数百上千人,在无数的中草药里去提炼,他们终于发现了。

如果是下面的情况:

青蒿素能治痢疾,是屠发明的,

屠呦呦带着团队在无数种植物里发现了这种植物含有较多的青蒿素,那么我相信,屠呦呦无可争议的是院士。

当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们都自豪。但需要自己清醒,我们这次的诺贝尔奖,和大多数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真的有很大不同。

我自己看法,不喜莫喷。


育儿有范

首先,我想说一下,网上这些喷“两院院士”的网友,两院院士中谁便出来一个都是学术大咖,科研能力都是要吊打更多人的。研究两弹一星的国宝级的学者都是两院院士里的。网友喷的都是这些人。

其次,屠呦呦屠老在没得诺贝尔奖以前,很少有人知道。如果那时候有网友说,我觉得屠老能得诺贝尔奖,应该选为院士,我说你们牛。现在结果出来了,你们再说,是不是有点马后炮的意思。

最后,任何组织都有规则,有标准的。我们设想,一位教授参评院士,说,不出几年,我的成果就能得诺奖。所以我有资格当院士。你觉得可能吗?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成就,去衡量过去的标准。诚然,这种规则可能会出现像屠老这样的遗珠,但真的有万无一失的规则吗?

院士评比本来就是优中选优,无论选上与否,都是令人钦佩的。更何况更多学者是淡泊名利的。

最后想说,我说的这些话没有半分对屠呦呦屠老学术的怀疑和轻视,屠老是更多搞学术的人的榜样和楷模,向屠老致敬。

————————————————————————

几个月前的回答,这两天引来很多各种各样的评论。我想说的只有一点。

两院院士中的院士,正在方方面面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许我们现在不知道也不清楚,但是我们不能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忽略他们的贡献,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调侃和戏谑。国之脊梁不容他人指指点点。仅此。


卡兹咩

屠呦呦没评上中科院院士的理由有三:第一是在身份取向方面。在我国注重的是学历和证书,类似所谓的从业资格证书,只有持证上岗,所做出的成就才是合法的,被有关部门承认的,反之将不会被认可!第二是价值观取向方面。在我国强调的是团体的力量,也就是个人取得的成就是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事的积极配合下,加上自己的一点努力,这与西方的价值观体现不同。第三是就是体制方面的问题。按照我国各行各业不成文的要求,你入这个行就得照这个行业的规矩来,不能破坏规矩,自己行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显然屠呦呦破坏所谓的行业规范,成为了非主流,造成同行人员的不满!但无论屠呦呦成不成为中科院院士,他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并不妨碍他成为知名科学家的称号!


就是想说两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