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了,你真的能忘了ta吗?

分手了,你真的能忘了ta吗?

最近《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挺火的,讲的十年前,一对异乡漂泊的年轻人相爱,分手,十年之后再相遇,一个娶妻生子,一个继续漂泊,始终相爱的两个人未能相伴一生,唯一能做的也只有释然,然后好好说声再见。

面对前任,这可能是最好的一种结局。

然而,有更多的人,面对一段无望的感情,却迟迟不能放下,或者压抑自己的悲伤,却再也无法有热情去爱另外一个人。

一、舍不得,是因为伤得还不够深。

安妮偶然发现自己处了两年的男友,是个有家庭有孩子的已婚男,自己“被小三”了,从最初的不敢相信,到懊恼骂自己蠢,再到伤心痛苦失眠脱发,却始终没能摆脱这段噩梦一般的感情。

她提过分手,可是每次都能被他攻破心理防线;她愿意和他在一起,只要他离婚,可是他说自己什么都可以做,除了离婚。

安妮现在每天精神恍惚,这段感情,让她想继续却不能,想逃也逃不了。她的心,好像困在一个笼子里一样。

一段看不到希望的感情,让人留恋、舍不得放弃的,无非是对方的温暖和自己习惯了和他在一起的生活。

对方还在对你释放爱的信息,这时刻撩拨着你本来就没有安放的心,怎么可能断得干净分得彻底?

所以,我们总说“好的前任,应该和死了一样”。前任彻底的退出我们的生活,我们才可能慢慢适应一个人的日子。

可是,有人真的无法放下一段无望的感情,怎样也没有办法放下。

分手了,你真的能忘了ta吗?

那是因为,这段感情里,还有让他留念的地方,没有彻底的绝望。

一个年轻人对禅师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禅师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他说:“可我就偏偏放不下。” 禅师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年轻人被烫到马上松开。禅师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二、分手,其实也是感情的一部分。

一段感情,结局可能是完满的,也可能是破碎的。如果这段感情本身是无望的,那么坦然接受失败就好了,期待奇迹,或者逃避痛苦,都改变不了现实,也解决不了问题。

从初识到热恋到分手,整个过程都完成,你才经历了一场完整的恋爱。很多人说痛苦就是痛苦,它不该感激,也不该经历,那是因为,自己没有在痛苦中获得成长,总是企图跳出失恋的痛苦,这段感情是不完整的。

是自己的逃避,让痛苦仅仅是痛苦,只是一种经历,而没有获得成长。

无论是各种悲伤还是不能再投入新的感情,其实都是还没有完全走出失恋,是自己对待一段感情没有完成它的整个过程,忽略了失恋的修复过程,没有彻底走出心理阴影所受的折磨。

每次分手,都会学会一点摆脱痛苦的方法。

我们经历一段感情,不仅要学会相爱相处的方式,更是要学会对待自己的情绪,分手,是教会自己对待伤心、管理情绪的办法。

三、放过自己,不要不甘心。

不要以为全世界只有你最惨,分手,谁都有可能经历。让自己站高一点,看远一点,说不好未来的你会庆幸:多谢他(她)不娶(嫁)之恩,你才遇到了更好的下一任。

很多人一直处在悲伤的情绪里,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从内心想放手,他(她)不甘心。

这样做,其实是不放过自己,因为你心里记恨的人,早已走远,他(她)感受不到你的任何情绪。

请放下这样的执念:

“我对他那么好,他怎么能这样对我?”

“我是哪里不如她?”

“我和他谈了八年,现在我都30岁了,大龄剩女还到哪里去找合适的人!”

“他想分手就分手?我最好的青春都给了他,绝不能便宜了他!”

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你感到生气,还想深究个原因,或者搭上自己好好的时光来报复。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除了让自己在痛苦的情感漩涡里出不来,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那点工夫,不如洒脱一些往前走。

四、分手,但我们并不会真的忘记。

往前走,是不是要彻底割裂过去,忘了前任和那些过去?其实并不是。

那些记忆不该,也不可能被忘记,全部回忆才构成了爱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他在该书的序言中写到,我们当然都希望走出创伤,然而,负责我们基本生存功能的那部分大脑(深藏于我们的理性大脑之下)并不擅长否认记忆。即使创伤性经历过去了很久,这部分大脑也有可能在一些轻微的危险信号下激活大脑的应激回路,让大脑产生大量的压力荷尔蒙。

这会引发负面情感、强烈的生理感受以及冲动的攻击性行为。这一创伤后应激反应难以理解又势不可挡。失控,让创伤的幸存者觉得他们的内心已经彻底损毁,无可救药。

分手了,你真的能忘了ta吗?

精神创伤会损害大脑感知生理感觉的功能区域,让我们感受不到生命力。

原来,“累觉不爱”真的不是因为我们太脆弱,而是我们的大脑可能在失恋中受到了创伤。

对每个特定的创伤后幸存者来说,哪一种方式最好,是一个经验上的问题。就我见过的病人来说,大多数人都需要上述方法的综合。

虽然失恋对人造成的精神创伤,一般来说不会太严重,但我们如果刻意逃避痛苦,则可能会阻隔身体里能量的流动。

有句话说,“去爱吧,就像没有受过伤一样。”

但真的做到,有多难,这本身需要人有一种“看透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

做不到,也没关系,带着过去的记忆,投入新的生活,其实也不错,它可以提醒自己,犯过的错不要再犯,不要重蹈覆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