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銀行佈局科技:走BAT的路,讓BAT無路可走?

一)

“近幾年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成果大爆發’,商業銀行是抓住這股浪潮完成蛻變,還是讓移動支付的失利在其他領域重演,關鍵是未來三年的作為……為適應科技帶來的環境劇變,商業銀行必須進行超脫短期利益的重大布局,從根本上轉變經營管理模式。”

這段話摘自招行2017年年報,充滿危機感,也飽含激情,奏響了銀行業進軍金融科技的衝鋒號。

不止是移動支付的失利,直銷銀行的失利、不良爆發、利潤增速回落、人才出走,2013-2015年,銀行業諸事不利,一度成了人們口中將被“顛覆”的恐龍。

2016年以來,形勢似乎發生了變化,行業不良率開始企穩、利潤增速回升,連股票市場的表現都讓人驚豔(參見下圖)。

時評:銀行佈局科技:走BAT的路,讓BAT無路可走?

再看互金巨頭,2016年初開始遭遇強監管,之後,陸續表態定位為金融科技公司,再之後,進一步精簡為科技公司,讓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

看上去似乎是一副繳械投降的樣子,而銀行業想要的似乎不止於此。

業務上站穩了腳跟,銀行巨頭開始發力金融科技,個別銀行開始定位為金融科技銀行,讓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也歸金融。

如招行,提出“每一項業務、流程、管理都要以金融科技的手段再造,整個組織、每個管理者、所有崗位都要以金融科技思維重新武裝”的金融科技轉型目標,確定了七項中長期任務,其中:

“打破豎井,構造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流程, 以‘客戶旅程地圖’開展數字化端到端的流程梳理和優化”;

“將分散在業務線的運營職能集中起來,建設自動化、智能化的共享運營平臺”;

“打通條線區隔,圍繞招商銀行、掌上生活兩大 App 的月活躍用戶數協同作戰”。

在我看來,都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對銀行業的互聯網轉型,頗具啟發性。

互金巨頭與大銀行,一個步步後退,一個步步緊逼,銀行業開始走BATJS的路,讓它們無路可走。曾經的顛覆者與被顛覆者的追趕遊戲,難道雙方互換角色,重新開場?

所謂否極泰來,所謂形勢互換,大概便是這個樣子。

(二)

大家對銀行刮目相看,業績的回升是根源。

2017年,商業銀行實現淨利潤1.75萬億元,同比增長5.99%,增速較2016年回升2.44個百分點。從上市銀行看,2015-2017年,大多數銀行的淨利潤增速都實現了三連升,向好的趨勢基本確立。

時評:銀行佈局科技:走BAT的路,讓BAT無路可走?

問題是,這麼好的業績怎麼來的?

銀行的營收主要是兩塊,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2015-2017年,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佔比連續下降,從23.73%降至22.65%,看來,業績的回升,淨利息收入是功臣。

影響淨利息收入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量,即生息資產(主要是貸款),一個是價,即淨息差。2015-2017年,商業銀行淨息差連續下降,從2.54%降至2.10%,所以,貸款量的增長才是業績回升的功臣。

貸款又分為對公貸款和零售貸款,如下圖,2016年以前,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中,對公貸款(紅線)總是遙遙領先零售貸款(藍色);2016年以來,除年初的兩個月外,零售貸款(藍色)新增已經實現對對公貸款(紅色)的反超。所以,貸款的增長,零售貸款是功臣。

時評:銀行佈局科技:走BAT的路,讓BAT無路可走?

分析到這裡,也就明朗了。商業銀行業績回升的大功臣是零售貸款的快速增長,說白了,便是抓住了這兩年消費金融的風口。

信用卡業務的爆發是個佐證。截止2017年末,信用卡髮卡量5.88億張,較2016年末增加1.23億張;信用卡未償信貸總額5.56萬億元,同比增長36.83%,增速較2016年提升13.2個百分點。

問題是,如果大家對銀行的刮目相看,只是來自其消費貸款業務做得好,似乎不值得慶賀。

因為消費金融的風口,不僅銀行抓住了,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P2P平臺、現金貸平臺甚至是提供信用保險的保險公司,哪個沒有抓住呢?似乎其他機構抓得更好一些呢,在這方面,作為這些產品的用戶,相信大家都有感受。

衡量銀行業是否真的轉型成功,更多的應該在機制文化、流程再造、創新激勵和人才吸引等層面去看,在這些方面,行業的轉型剛剛起步而已。

比如,人才流向是最好的風向標,但人才從傳統銀行流出的趨勢,目前有所緩解了嗎?沒有。

(三)

無論如何,業績好轉了,銀行有錢了,也開始佈局金融科技。

走別人的路,容易讓人無路可走,似乎大戰“一觸即發”,讓人熱血沸騰,但往深了想,不是這麼回事兒。

“擁抱金融科技,就是擁抱未來”,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條條大道通羅馬,擁抱金融科技,可以自主研發,也可以藉助外力,但自主研發才是真理嗎?

從中國芯事件看,應該是這樣。但站在行業層面,這個思路並不可行。

對銀行業而言,金融科技的想象力總歸要回到業務層面,科技沒有天花板,業務的天花板卻很明顯。

就單個銀行來說,沒有金融科技時,零售業務淨利潤100億,金融科技驅動後,零售業務淨利潤有沒有可能飆升至200億?完全有可能。擴展至全行業,引入了金融科技,行業淨利潤有可能大幅度增長嗎?基本不可能。

因為貸款總需求沒有上升,市場蛋糕還是那麼大,如果每家銀行都加大科技投入,結果只能是全行業利潤下滑。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每家手機廠商都積極擁抱新技術,都投入巨資研發自己的“安卓”系統和“高通”芯片,手機產業能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嗎?

“我們不能狹隘,我們做操作系統,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樣的道理,主要是讓別人允許我們用,而不是斷了我們的糧食,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任正非曾這麼辯證闡述華為自研芯片的初衷,而對於自主創新,他更強調開放合作:

“我們在創新的過程中強調只做我們有優勢的部分,別的部分我們應該更多地加強開放與合作,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構建真正的戰略力量。……我們一定要避免建立封閉系統,我們不開放就死亡”。

銀行業何嘗不是這樣,站在全行業層面看,幾家機構搞一搞,然後共享出來給大家用才符合行業利益,也是比較好的出路。

(四)

在芯片和底層操作系統這個層面,巨頭才有資格上牌桌,它們是四大行,是全國股份制銀行,是BATJS。

中小金融機構早已看透了這個道理,自建科技團隊,主要是做一些適配性的局部優化和流程優化,像國產手機在系統層面對安卓系統的優化一樣,若要完全自給自足,幾乎是一種“妄想”。別的不說,招行發力金融科技,可以拿出47.41億元(2017年)研發費用和22億(2018年)創新基金,一般的中小金融機構可以嗎?

2016年開始,幾大互金巨頭先後定位為金融科技公司;2017年,大銀行也喊出了“金融科技銀行”的口號;從發力的領域上看,都是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雲計算等。

巨頭之間總可以打一打吧,但可能性大嗎?

孫子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說得直白些,是戰是和,並非立場驅動,要看利益驅動。

在硬件領域,很多時候非此即彼,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但客戶只吃一個蘋果,結果便是你死我活;在軟件領域,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客戶就有兩種思想可以借鑑,分享是有價值的。

金融科技更多的仍在軟件領域,屬於典型的合則兩利、鬥則兩敗,分享才能帶來價值的最大化:

比如區塊鏈,區塊鏈之於金融業,意在消除機構間缺乏信任帶來的交易摩擦,提升跨機構合作的效率。如果大家都針鋒相對、不合作了,探索區塊鏈還有什麼實用價值呢?

比如大數據,數據大而多元才有意義,不同的機構進行數據共享,才能發揮出1+1>N的效果。如果大家都得少為足,大門緊閉,貧瘠數據土壤中造出來的模型,又有多大的實用價值呢?

比如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領域,其他產業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探索,金融巨頭還有必要自己造輪子嗎?

……

是的,金融科技需要砸錢,但有錢不能任性,錢買不到優質場景、買不到核心數據、更買不到創新的機制與文化。

既然是巨頭,這個道理是要懂的,真打算全面開打,才是愚蠢至極。

巨頭們紛紛發力金融科技,不是要爭個你死我活,大概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合作。就像我國研發核武器,不是要掀起核戰爭,我們的目的,是以核止戰。

開放與合作,是我們一貫的主張與選擇。

所以,走別人的路,讓大家的路越走越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