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温氏股份能否逆袭?

​​5月19日下午,2018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与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温氏股份以品牌价值694亿元,入围TOP100总榜,排名37;同时温氏股份还入围了民营榜TOP50,排名11。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份榜单中,温氏股份均夺得了农牧行业头把交椅。然而自上市以来,温室股份股价表现低迷,让人大跌眼镜,新股上市公司中能这样一直下跌的股票还是比较少的。

跌跌不休,温氏股份能否逆袭?

近期,我们在微博、线下活动中向部分投资者者提示了温氏股份,提示价格在21.5左右,目前的价格24元,盈利约11%。那么我们为甚会选择温氏股份这只股票?

当时有一则报道称《生猪价格低位运行,创近10年新低》,加上当时正值贸易战,所以我们判断贸易战之后我国生猪价格会企稳向上,同时鸡肉价格一直处在高位,也会受到一定的利好,从而提升农业企业的利润水平。

而作为农业龙头的温氏股份目前估值仅有20倍(当时),一旦猪肉价格回升,鸡肉价格上涨,那么温氏股份的估值会迅速回落。这会导致市场对公司预期的改变。加上温氏股份股价一直处在低位,如果启动则跟进的投资者会比较多。

当然这只是粗略的估算!但在点评后,公司股价很快上行,投资者也迅速获得了10%以上的收益!现在,贸易战初步达成协议,再回过头来看温氏股份的上涨,其最大的事件驱动已经消失,鸡肉价格仍在高位,假设鸡肉价格保持高位不动!那么公司业绩改善唯一的希望点是猪肉价格的回暖,也就是猪周期改变。

跌跌不休,温氏股份能否逆袭?

影响猪肉价格最终要的因素是什么?供求关系。

我们通过电话了解了温氏股份对猪肉价格周期的判断,公司认为:近期商品肉猪价格阶段性低价,原因是大企业放量,小散退出慢,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出栏。供给端减量后,价格会有回升。从市场供需来看,猪价创新低的可能性不大,库存生猪消化后会有所反弹,但真正猪周期上升行情还需要时间,需要待散户、中小企业被淘汰之后。

根据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至少有1000万个养猪户。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牛羊肉和海鲜占比越来越高,这在城市表现的更加明显。今年以来我国牛羊肉价格和海鲜价格同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肉食消费结构的微妙变化。同时,国内猪肉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进口猪肉的影响。

跌跌不休,温氏股份能否逆袭?

贸易战初步协议达成后,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2017年,我国进口猪肉1,216,757吨,相当于900多万头猪,全国猪肉产量5340万吨,增加41万吨,增长0.8%。进口猪肉占比仅2%左右,所以影响猪肉价格波动的本质原因还在中国国内方面。

2017年养猪业发展呈现的几个特点:1)生猪价格低势;2)原料价格平稳;3)猪场拆除强劲;4)基础存栏锐减。按理,生猪产能减少造成市场上生猪供应趋紧,应当价格上涨。而进入2017年,生猪价格明显下跌,同样在环保力度重压下,生猪产能减少,而为什么2017年会出现下跌呢?

跌跌不休,温氏股份能否逆袭?

实际上,2017年受环保政策实施的影响,部分散养户以及不符合环保条件的养殖户,面临拆、迁、退等道路,生猪出栏增加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中国猪肉消费从2007年到2014年保持逐年递增趋势,到2014年人均消费达到41.68kg。之后受替代品增多和价格因素等影响,人均猪肉消费出现下降,2017年消费39.52 kg,生猪产量超出了我们的消费需求。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2017年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由于环保政策的影响、标准化示范场的建立以及企业模式转型,全国生猪养殖产业向西、向北转移速度加快,中小型养殖企业或家庭农场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使得能发母猪存栏逐年下降,2009年为4910万头,到2017年12月份降到3424万头,降幅达到30.26%。进而影响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如图:

跌跌不休,温氏股份能否逆袭?

减少3197万头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大量减少,大约能够减少400万吨生猪产能,对于2017年,5340万吨产能来说比例近8%,这样我国猪肉供给就控制在了5000万吨以内。假设2018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保持2017年水平,基本上猪肉产销会达到供销平衡的水平。也就是说2018年猪肉价格再向下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了。

但同时由于进口猪肉和我国生猪价格差异较大,若大量从美国进口冷冻猪肉,那么也会打压我国猪肉价格的走强。根据温氏股份公司数据,可以算出公司生猪出栏成本在12元每公斤,而能够查到的美国冻猪肉的成本大约是公司的一半,加上冷藏、运输、关税等成本,进口猪肉的成本大约在11.5元一公斤。而国内一半养殖户的成本大概在14元每公斤。大量养殖户是亏损的,可以说公司的优势是比较大的。

跌跌不休,温氏股份能否逆袭?

跌跌不休,温氏股份能否逆袭?

在供需基本平衡的基础下,我们假设猪肉价格等于养殖户成本,也就是14元。公司在2017 年立项规模 1326 万头,新开工猪场 726 万头,竣工猪场 502 万头,完成了全国区域种猪基地布局。2018-2019 年,我们预计公司生猪出栏 2200万头、2700 万头,同增 16%、23%。

如果全年按照13.5元的生猪均价,公司预计每头生猪贡献利润200元,预计2018 年公司养猪业务贡献 46 亿元,比2017年生猪利润大约提升30%,提升公司总盈利水平16%。

因此华泰证券给出公司合计 1348 亿元的估值,对应18年22xPE,相较于现价仅有6%左右的空间。

所以,整体上我们对温氏股份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跌跌不休,温氏股份能否逆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