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今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英雄人物——流芳百世,為後人所稱頌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盤點古今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英雄人物——流芳百世,為後人所稱頌

孫武畫像

先秦31人

呂尚:兵家之祖姜太公,主要是作為謀臣,而且事蹟多不可考;

鄭莊公姬寤生:春秋第一小霸主,作為諸侯,自然不能入榜;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闔閭、夫差、勾踐、晉悼公:春秋霸主;

趙鞅(簡子)、趙毋恤(襄子)、趙武靈王:趙國曆史上的家主、諸侯;

管仲、商鞅、范增、尉繚:輔佐諸侯或者帝王的謀臣軍師;

嬴政、項羽:千古一帝與千古一霸,不能入名將榜;

司馬穰苴:春秋時齊國軍事家,貢獻了古代第一部兵書《司馬法》的大部分思想,但沒有帶兵打仗的具體戰績記載。

伍員(伍子胥):原楚國貴族,後帶吳兵伐楚,鞭楚王屍;但伐楚之戰有力者為孫武;

荀林父:晉國貴族,頗有戰功;

龐涓:戰國時魏國將領,妒賢嫉能,屢戰屢敗,身死名毀,卻成就了孫臏之名。

田忌:齊軍統帥,與魏徵戰,嘗多勝績;然大功應歸於孫臏。

甘茂、王賁、蒙鶩、蒙武:戰國時期秦國將領,為秦國攻城拔寨,但戰績不顯,聲名不著;

魏無忌:戰國四公子之一,曾率五國大兵伐秦;率五國大兵而未取得決定性勝利,名氣大,場面大,戰果卻相當不堪;

樂羊:戰國時魏國將領,取中山;名氣太小;

章邯:秦朝將領,在項羽手下屢戰屢敗,最後投降。

兩漢50人

劉邦、劉徹、劉秀:劉家幾代雄主;

張良、陳平:絕代軍師;

英布、彭越:前漢猛將;

灌嬰、周勃、樊噲:前漢初開國功臣,然戰績多從韓信出征而得,未見其名將風采;

李陵:李廣之孫,帶五千兵而直搗匈奴王庭,智勇兼備,奈何時運不濟,實乃過早凋零的名將之花;

李廣利:前漢大將,多次帶兵出擊匈奴,但戰績不行,後因漢武帝誅其全家而投降匈奴;

馮奉世:前漢後期靖邊將領,曾帶多國兵剿滅莎車國、平定隴西羌人叛亂;

樊崇:前漢末年赤眉軍領袖之一;

後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二十六人:鄧禹、馬成、吳漢、王梁、賈復、陳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堅鐔、王霸、朱佑、任光、祭遵、李忠、景丹、萬修、蓋延、邳彤、銚期、劉植、耿純、臧宮、馬武、劉隆:後漢開國將領,雲臺二十八將;與岑彭、馮異相比,未曾率領方面大軍作戰,戰績不顯;

竇融、來歙、王常:後漢開國將領;

竇固、耿秉、耿恭:後漢抗擊匈奴將領;

段熲:後漢護羌將軍,多次擊破西羌;勇有餘而謀略不顯;

張奐:草聖張芝的父親,後漢靖邊將領,縱橫西域、東北等地;

朱儁、皇甫嵩:撲滅黃巾起義的後漢將領。

三國兩晉南北朝80人

盤點古今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英雄人物——流芳百世,為後人所稱頌

曹操、劉備、孫堅、孫策、司馬懿:一方諸侯或者梟雄,不能入榜;

曹仁、徐晃、張頜、張遼、夏侯淵、于禁、樂進、陳泰、郭淮:三國魏之將領;前期將領多在曹操麾下,並未顯出名將本色;後期將領由於參與戰役規模甚小,也不能入榜。

諸葛亮、程昱、郭嘉、賈詡、徐庶、龐統、荀攸、荀彧:謀士或者文臣居多;諸葛多次領兵打仗,但勝績、經典不多,不能入榜;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三國漢之猛將,唯有關羽曾率領方面軍大戰魏吳,可惜慘敗;武聖名頭雖大,“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只不過運氣好,碰上好天氣,而不是用計取勝;關羽剛而自矜,最終窮途末路走麥城;

姜維:三國漢之將領,曾九伐中原,有國士之風,奈何勢所不容;

魯肅、陸抗:三國吳之統帥,均具國士之風,由於戰功未著而不能入榜;

羊祜:西晉荊州都督,與陸抗對峙,頗顯名將風度,後又提攜王濬、杜預,號為當世伯樂;

王濬:西晉滅吳主力,制竹筏破江中鐵錐,用大油鍋燒斷攔江鐵索,創造水戰經典;然矜功自伐,負氣任志,破吳之前謊報得吳將孫歆之頭,而當孫歆被杜預解往洛陽之後,徒遭人恥笑;破吳之後,雖被王渾誣陷,但他卻一直唸叨到死,實在缺乏名將氣度。

唐彬:西晉將領,參與滅吳之戰,不與王濬、王渾爭功而獲好名。

馬隆:西晉將領,改革兵器,大破鮮卑鐵騎,陣斬禿髮樹機能,收復涼州;可惜戰爭規模太小,聲名不著;

陶侃、桓溫:東晉兩權臣,前者用兵自重,後者直接密謀篡位。

溫嶠:東晉名臣,撲滅王敦謀反。

劉裕:南朝宋開國皇帝,不可多得的智勇兼備的帝王,曾北伐,但為了奪位,放棄了洛陽而返回南方,並開啟了從禪讓到殺戮前代皇族的時代。

劉牢之:東晉北府兵將領;

王鎮惡:東晉將領,王猛之孫,奇襲江陵,擊滅劉毅,又隨劉裕夾擊長安,滅亡後秦;

沈攸之:南朝宋之大將;

沈慶之:南朝宋之名臣;

王玄謨:南朝宋之將領;

劉淵:十六國之匈奴漢國的創建者,為中原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

劉曜:十六國之前趙創建者,劉淵侄子;

石勒:十六國之後趙創建者,從奴隸做到將軍,後又稱帝,幾乎統一中國北方;

張賓:石勒之謀主

石虎:十六國之後趙皇帝,石勒之弟;

冉閔:十六國之冉魏悼武天王,再世霸王;

苻堅:十六國之前秦皇帝,統一中國北方,但於淝水之役敗北,前秦帝國分崩離析;

王猛:苻堅之謀主;

姚萇:十六國之後秦開國君主;

呂光:十六國之後涼創建者;

赫連勃勃:十六國之胡夏創建者,原名劉勃勃;

慕容廆:慕容鮮卑崛起之領袖;

慕容皝:十六國之前燕開國皇帝;

慕容垂:十六國之後燕開國皇帝,原名慕容霸,用兵如神;

慕容翰:前燕將領;

拓跋珪:北朝北魏之創建者;

拓跋燾:北朝北魏太武帝;

崔浩:拓跋燾之謀主;

楊大眼:北魏將領,關張之徒;

慕容白曜:北魏將領,慕容鮮卑之後;

慕容紹宗:北魏、東魏大將,慕容恪之後;

爾朱榮:北魏末權臣;

高歡:北朝之東魏創建者;

高敖曹:東魏大將;

宇文泰:北朝之西魏創建者;

王思政:北朝西魏大將;

蕭道成:南朝齊之開國君主;

宇文邕:北朝之北周武帝;

於謹:北魏、西魏、北周之將領;

元英:北魏將領;

薛安都:南朝宋之將領,曾參與劉義隆的北伐;

侯景:著名叛將,先投北魏爾朱榮,後投東魏高歡,再率部投梁,復叛,被陳霸先、王僧辯所殺;

曹景宗:南朝梁之將領,嗜酒好色,常公然搶劫民間;

陳霸先:南朝陳之開國君主;

王僧辯:南朝梁之將領,曾平侯景之亂;

侯安都:南朝陳之將領;

蕭摩訶:南朝陳之將領,號稱關羽二世;

隋唐61人

盤點古今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英雄人物——流芳百世,為後人所稱頌

楊堅、李淵、李世民:三位雄主;

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大隋猛將,參與破陳;謀略不顯,矜功自伐;

楊素:大隋猛將,參與大隋開國諸多戰役;喜搬弄是非,打擊異己,無名將氣度;

長孫晟:主要事蹟——大隋智謀第一人,分裂突厥帝國成東、西突厥,不僅影響中國歷史,還影響了世界歷史;落榜理由——未參與指揮大型戰役,戰績不顯;

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杜伏威、劉黑闥:隋末各路反王之佼佼者;

柴紹、程知節、郭元振、阿史那社爾、程務挺、段秀實、段志玄、薛萬均、薛萬徹、郭孝恪、黑齒常之、李抱玉、李抱真、李孝恭、李道宗、李光顏、李禕、李盡忠、李嗣業、僕固懷恩、契苾何力、渾瑊、南霽雲、婁師德、馬燧、秦叔寶、屈突通、唐休璟、王方翼、王思禮、王孝傑、韋皋、薛訥、薛仁貴、尉遲敬德、執失思力:大唐猛將;

侯君集、王君廓:大唐猛將,曾參與叛亂;

封常清、哥舒翰:大唐猛將,參與平定安史之亂;前者陣前賜死,後者被擒投敵;

王玄策:大唐使節,出使天竺,借七千尼泊爾騎兵大破三萬印度兵,並以火牛陣大破大象兵,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可考事蹟太少,回國之後也未得到發揮,實在可惜;

張巡、許遠:大唐著名守城將領,於安史之亂時,曾多次打贏守城之戰;計謀有餘,過於殘忍,以至於城中人相食,得不償失;

張仁願:武則天時著名將領,文武雙全,曾任宰相,多次打敗東突厥,並在突厥領地內築城,也是戍邊良將;

黃巢:唐末起義軍領袖;

顏杲卿、顏真卿:唐著名文臣

五代十國兩宋44人

李克用:唐末將領,晉王,參與剿滅黃巢起義軍,又與朱溫鏖戰;

朱溫:後梁開國皇帝,為人陰險狡詐,好色淫亂;

劉鄩:後梁將領,有“一步百計”之稱;

王彥章:後梁將領,號稱鐵槍,傳說其武藝僅次於李存孝;

李存勖:後唐莊宗,李克用之子;

李嗣源:後唐明宗,李克用養子;

李嗣昭、李存審、李存孝:後唐將領,李克用養子,有十三太保之稱,尤其是李存孝,號稱霸王復生;而李存審曾大破契丹騎兵;

郭崇韜:後唐大將,曾多次以謀助李存勖滅後梁,並參贊太子平前蜀;

周德威:後唐大將,有勇有謀,在晉梁戰爭中立功頗多,曾大破契丹;

楊行密:五代十國中南吳的實際開創者;

郭威:後周太祖;

柴榮:後周世宗,郭威養子,在收復燕雲十六州之時病死,可嘆可嘆!便宜了趙匡胤。

符彥卿:後周、北宋大將;

趙匡胤:北宋開國皇帝;

曹彬:北宋開國第一大將,戰功頗著;內戰一般,外戰外行,曾慘敗於契丹之手;

潘美:大名鼎鼎的潘仁美,北宋開國將領;

石守信、高懷德:北宋開國將領;

楊業、楊延昭:北宋開國將領,演義妖人;名氣雖大,卻都是演義小說吹捧起來的;

范仲淹:北宋名臣,有慶曆新政,曾做靖邊經略;

王彥超:北宋大臣;

狄青:北宋中期猛將;勇有餘而謀略不足;

种師道、種世衡:北宋晚期靖邊將領;

李綱、宗澤、韓琦:北宋抗金將領;

劉錡:南宋抗金將領;

王彥:南宋抗金將領,八字軍創始人;

虞允文:南宋抗金名臣,指揮採石磯一役擊退渡江金兵;此戰固然是南宋唯一次擊敗金兵的戰役,但規模甚小,不足以作為晉身名將之列的資本;

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南宋中興四將,曾有抗金功勳;岳飛之戰績不可考,朝野上下對其吹捧過多;韓世忠也是戰績不足;劉光世更是晚節不保,造成了淮西兵變;張俊為人太過貪財,不配為名將;

張浚:南宋大臣,曾北伐失利;

吳玠、吳璘:南宋抗金將領,也是擁兵自重的四川軍閥;

孟宗政、孟珙:抗金、蒙將領;

文天祥、張世傑:“宋亡三傑”。

大明29人

朱元璋、朱棣:兩代雄主;

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馮勝、傅友德、藍玉、胡大海、耿炳文:大明開國將領,隨朱元璋掃平天下;

劉基、姚廣孝:兩代良謀;

鄭和:七下西洋,多次擊退海盜等勢力;

于謙:明代名臣,在英宗被俘之後,率領北京人民擊退韃靼,重振朝綱;

王守仁:明代名臣,撲滅寧王叛亂;

胡宗憲:曾推薦戚繼光,並平海盜汪直、徐海等,有抗倭功績;但屢次虛報戰功,為減輕浙江壓力,故意放走倭寇,縱其寇掠福建,並嫁禍於俞大猷等,不配為名將;

李成梁:明萬曆年間遼東總兵,兩次鎮守遼土,長達二十二年;也是屢次虛報戰功,貪婪喜財,縱容努爾哈赤,為後金崛起埋下伏筆,不配為名將;

孫承宗:明末名臣,提出平遼策,可惜被破壞;

熊廷弼:明末傑出軍事統帥,有膽略,知兵事,善騎射;用兵屢遭掣肘,不能成其事;

袁崇煥:明末軍事統帥,督師遼東;戰略眼光短淺,擅殺毛文龍,自斷其臂膀,名氣大都因為魏忠賢、金庸的吹噓,甚至遭凌遲之慘烈也成就了其冤死忠魂之名聲;

毛文龍:抗清將領,可惜被袁崇煥擅殺,麾下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降清,成為滿清打天下的主力;

李自成:明末起義軍領袖之一,大順朝皇帝,打進北京城,滅亡明朝;

李定國:明末抗清大將,轉戰於兩廣、兩湖,逼死孔有德、陣斬尼堪,“兩蹶名王,天下震動”;

麻貴、滿桂:明末抗清將領;

史可法:南明抗清大臣,軍事指揮乏善可陳;

鄭成功:明末清初抗清割據勢力,打退荷蘭人,收復臺灣;

大清20人

皇太極、多爾袞:兩位雄主;

范文程:皇太極的謀將;

洪承疇、吳三桂:兩個叛將,正是在此兩人的幫助下,清才以少勝多;

康熙:削藩、平定臺灣;

施琅:鄭氏叛將,平臺先鋒;

曾國藩:主要事蹟——建立湘軍,剿滅太平天國;

左宗棠:主要事蹟——先輔佐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後力主塞防,平定新疆叛亂,抵禦沙俄;落榜理由——新疆叛亂規模甚小,無法成其名將功業,終其一生,名臣氣質更濃;

胡林翼、李鴻章、李續賓:平定太平天國的將領;

石達開、楊秀清、陳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國將領;

林則徐、劉銘傳、劉永福、馮子材:抗擊西方洋槍火炮的將領。

民國共和17人

盤點古今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英雄人物——流芳百世,為後人所稱頌

袁世凱:在朝鮮有小戰績,後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

段祺瑞:北洋軍閥中的佼佼者;

黃興:孫中山的軍事臂膀;

蔡鍔:討袁將領;

蔣介石:北伐統帥,後成為中華民國領袖;

毛澤東:共和國締造者;

白崇禧:號稱小諸葛,新桂系領袖之一,長期作為國民黨軍隊的參謀,極富軍事才能,可惜與蔣介石不和,不能帶兵打仗,否則國共之間勝負難料;僅有的幾次表現機會都顯得撲朔迷離,如臺兒莊戰役的策劃、血戰四平讓林彪吃癟的臨時指揮等等。沒能看到他與林彪的直接交鋒,非常可惜!

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抗美援朝;

粟裕:指揮淮海戰役;

徐向前:解放山西;

劉伯承:號稱軍事家;

杜聿明、孫立人、薛嶽、王耀武、李宗仁、衛立煌:國軍將領,都曾在抗日戰爭中功勳卓著;

共計332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