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人的故事:兒科選擇了她,她選擇了堅持!

為什麼醫生都選擇遠離兒科?

因為兒科被稱為“啞科”,給孩子看病,醫生和患兒通常很難直接交流,而家長的描述也未必準確,這就給確診帶來了風險,使得診療工作尤為困難和繁瑣,接診一個患兒的工作量相當於2位內科成人病人。因此,要求兒科醫生有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加之相應職業保障的不足,讓兒科“這口飯不容易吃”。除此之外,兒科專業曾於1999年起停止招生。儘管有很多人認為,國外醫學院也沒有專門的兒科專業,但是中國兒科專業被取消後,新的兒科醫生的培養機制遲遲建立不起來,也始終沒有一個培養兒科醫生的規劃,造成了近20年的人才斷檔。

紮根兒科工作崗位,一干就是40年

協和人的故事:兒科選擇了她,她選擇了堅持!

董教授擅長小兒胃腸道疾病(包括腹脹、腹痛、厭食、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及嬰幼兒胃腸營養諮詢。在中華兒科雜誌、中國實用兒科雜誌、臨床兒科雜誌、新生兒雜誌、國外醫學兒科分冊等兒科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此外,董教授還認真臨床教學,能結合臨床實際與基礎知識進行講解,擔任協和醫大八年本科、協和夜大、協和大專、協和大本、協和護校等教學任務。在北京地區和全國性兒科消化專業學習班多次授課,對推廣該領域國內外新進展知識作出了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