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利好消息彙總及解讀:獨角獸第二彈能否助推科技股補漲反彈?

6.8利好消息彙總及解讀:獨角獸第二彈能否助推科技股補漲反彈?

摘要: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錄得下跌,進一步鞏固美聯儲將會在下週加息的預期。上交所從本週一起已經啟動了關於CDR在全天候環境下進行的測試;科普產業的產值規模約1000億元,且人才短缺。中國有11所中國大學進入世界百強,清華大學首次衝進前20。ATM上線“刷臉取款”功能取款,“AI+智慧金融”再度突破。眾多新聞且看今日解讀。

1,路透快評美國至6月2日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錄得下跌,表明勞動力市場狀況進一步緊縮,勞動力市場接近或者已經達到充分就業。

評:快速收緊的勞動力市場以及穩定的通脹進一步鞏固美聯儲將會在下週加息的預期。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今年將再加息2-3次以提前抑制經濟過熱。

2,上交所從本週一起已經啟動了關於CDR在全天候環境下進行的測試,該測試將持續到今年6月15日。中信建投在今日發佈的報告中指出,從以往全天候測試經驗,新交易安排可能在測試後半個月左右推出,預計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首單CDR有望推出。

3,《中國科普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在北京發佈。報告指出,目前中國科普產業的產值規模約1000億元,科普企業主要分佈在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及廣東等地,大多規模小、技術弱、人才短缺。

評:中國科普產業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公眾和市場對科普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大,科普產業發展中存在政策法規虛置或缺位、科普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科普企業小散弱等問題。

4,世界大學官網全公佈了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全球範圍內,麻省理工大學連續七年獲評世界第一。中國有11所中國大學進入世界百強,數量位於亞洲第一,僅次於美國和英國。其中排名最高的清華大學首次衝進前20,位列第17名。

評:今後,中國在建設世界教育強國的過程中,也一定會按照學科特色,大力推進世界一流的教學方法、技術和體系的全面創新,適應人工智能時代人才培養的新挑戰。

5,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北京、浙江等地部分ATM上線“刷臉取款”功能取款。刷臉取款採取紅外雙目攝像頭活體檢測技術,精準識別,有效防範照片、視頻等詐騙風險。

評:與傳統插卡取款相比,刷臉取款不僅操作簡單,而且縮短了業務辦理時間。在操作流程上,是科技在“AI+智慧金融”領域的又一成功實踐。

大盤解讀

昨天滬深兩市震盪收陰回調,是週二股市普漲陽線之後正常的技術性回踩,大盤還是屬於低位盤底階段;正常來說,這次回調完成後,行情扔會震盪上行,所以現在要對市場多些耐心。對當下的行情應該堅持低吸高拋、跌買漲賣的原則。已經低吸入場的個股,只要不出現破位走勢,就可以持股等待拉昇;整體倉位目前先控制在半倉以內。

當下大盤3080-30890點附近存在回調支撐。創業板在1730-1720點附近存在回調支撐,指數下探到支撐附近有望再次企穩反彈。當然,今天是本週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臨近週末,資金應該會比較謹慎,反彈有可能會被延後到下週初。連續上漲多日的金融權重股此時不宜追高了,等短線陰線回調之後再去低吸上車;油氣改革石化等近期反彈少的板塊,有補漲反彈需要;另外中小創題材股有補漲需求,所以當小米CDR概念、5G、芯片、工業互聯、鋰電池等題材科技出現反彈勢頭時,可以及時輕倉跟進。

熱點題材事件解讀

1、【7日晚間有媒體證實,小米已向證監會遞交了CDR發行申請,正在受理過程中】

點評:小米有望成為首家在中國內地以CDR方式上市的企業,對普路通、精達股份、共達電聲等小米CDR概念有利好提振作用,另外跟小米有密切合作的深天馬A、歐菲科技等產業鏈供應商也有連帶效果。

2、【部分地方證監局已向轄區內部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下發通知,要求其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整改計劃,於6月25日前將書面整改計劃上報,資管新規漸入執行時刻】

點評:新的資管新規異常嚴厲,會導致當下私募遊資、券商自營盤、信託機構的資金縮水,未來的買賣使用也會有更多約束;所以對於信託資金扎堆的上市公司,要小心資金離場導致的下跌風險,一旦盤中出現快速下跌走勢,投資者應該先及時離場規避。

3、【集成電路:從江蘇鑫華半導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獲悉,近日一批集成電路用高純度硅料出口韓國,同時也向國內部分晶圓加工廠批量供貨。】

點評:這標誌著我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用硅料已經達到國際一流質量標準,對集成電路企業也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合盛硅業、有研新材與該企業都有業務合作關係。

4、【工信部日前印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初步構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將推動產業發展】

點評:工業互聯網有望促進中國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短期來看,工業軟件、智能裝備、工業通訊設備存在投資機會,而在這些領域有先發技術優勢的企業比如東土科技、東華軟件、東方國信、匯川技術等也會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5、【鋰雲母提鋰:據江西政府網7日消息,江西浩海鋰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南昌大學、江西省化學化工學會等單位開發完成的“鋰雲母全組分利用綠色工藝及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點評:提鋰技術是未來鋰電池、燃料電池發展的關鍵,以前我國80%碳酸鋰都需要進口,對江特電機、鹽湖股份、道氏技術、贛鋒鋰業等有提鋰技術的企業和鋰電生產企業的業績有極大的改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